唐骑新传:铁血安西第七十二章:大获全胜
吐蕃军阵脚大乱,前军撞后军,甲胄碰撞声、战马嘶鸣声搅成一团。就在此时,西侧山巅闪过一道冷光——赵虎已将六石弓拉成满月,箭头锁定在尚绮心儿身上。
“看箭!”
狼牙箭带着尖啸划破烟尘,一位尚绮心儿的亲兵竟在此时扑倒尚绮心儿。
“轰隆!”
火光冲天而起,帅旗在冲击波中化为碎片,周围的亲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尚绮心儿被气浪掀翻在地,鎏金铠甲上溅满了血污。
“大相受伤了!”惊呼声在吐蕃军中炸开。郑远的声音突然从东侧山壁传来,借着风势灌满峡谷:“尚绮心儿已死!降者不杀,编入大唐义军!”
巴图勒挥刀砍翻一名动摇的士兵:“妖言惑众!大相还在!随我杀出去!”
话音未落,一支冷箭穿透他的脖颈。赵虎在山巅缓缓收弓,箭囊里还剩两支响箭。
此时,西侧山腰的石窟中,陈峰望着峡内混乱的吐蕃军,对身旁的传令兵道:“告诉郑侯,随时可以二次起爆。”
传令兵刚要动身,峡口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只见张仪潮亲率的安西精锐如潮水般涌来,火枪阵列齐射,铅弹在阳光下织成死亡之网。
郑远握紧腰间佩剑,望着断魂峡内的火光:“赵虎的箭,断了他们的胆。张都护的兵,要断他们的命。”
峡谷中的吐蕃军腹背受敌,西侧山壁的滚石与东侧的火枪交替绞杀。尚绮心儿挣扎着爬上一块巨石,刚要重整队伍,赵虎的第二支响箭已呼啸而至,擦着他的耳畔钉在石缝中。炸药轰鸣间,巨石崩裂,尚绮心儿滚落下去,再也没了声息。
黄昏时分,断魂峡内的厮杀声渐渐平息。郑远与张仪潮并辔进入峡谷,脚下的血水流成了小溪。张仪潮拍着郑远的肩,哈哈大笑:“你这家伙,玩起炸药比老夫还狠!三万锐士,竟被你困死在这绝地里。”
郑远望着那些放下武器的吐蕃士兵,忽然高声道:“你们皆是部落勇士,却为贵族卖命,葬身异乡。今日降唐,可保性命,若愿随我征战,日后分得的土地,比你们草原的牧场还要肥沃!”
断魂峡的硝烟尚未散尽,血腥味混着泥土的气息在峡谷中弥漫。郑远勒住马缰,望着那些放下武器、垂头丧气的吐蕃士兵,朗声道:“大唐军规,降者不杀!放下兵器,列队受降,既往不咎!”
声音在山壁间回荡,吐蕃士兵们面面相觑。一名络腮胡千夫长迟疑片刻,率先将手中的长矛扔在地上,其余人见状,也纷纷效仿,兵器落地的脆响连成一片。
张仪潮策马上前,对郑远笑道:“这些吐蕃勇士皆是百战之兵,若能收为己用,倒是不错的战力。”
“张都护所言极是。”郑远点头,对孙明吩咐道,“即刻清点降卒,登记造册,将他们与本部人马分开看管,好生安顿,不可虐待。”
孙明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统计名册返回:“郑侯,张都护,此战共歼敌一万二,俘虏一万八,我军阵亡三百余人,受伤九百余人。”
郑远接过名册,目光扫过阵亡将士的姓名,神色凝重:“阵亡将士厚葬,家属优恤。受伤弟兄交由军医妥善医治,务必让他们早日康复。”
处理完降卒与伤员,郑远与张仪潮回到安戎城帅府。灯火通明的大堂内,两人对着地图商议下一步行动。郑远指尖落在吐蕃东部的一座城池上——“达日城”,此城是吐蕃东部重镇,粮草充足,且距安戎城不远,拿下此城,便可打通进军吐蕃腹地的通道。
“达日城守将是尚绮心儿的侄子尚延陀,此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郑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可派一支安西精锐,换上吐蕃败军的服饰,伪装成突围的残兵,诈开城门奇袭此城。”
张仪潮抚须大笑:“此计甚妙!尚延陀见是自家败兵,定然不会设防。只是……需选一支精锐中的精锐,方能担当此任。”
“陈峰所部五百安西锐士,皆是身经百战之辈,让他们去最为合适。”郑远看向一旁的陈峰,“你可敢领此命?”
陈峰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末将愿往!定不负郑侯与都护所托!”
次日清晨,五百安西锐士换上了缴获的吐蕃军服,脸上抹了些尘土,故意弄乱了发髻,看上去与败军别无二致。陈峰则扮作吐蕃百夫长,手持尚绮心儿的帅旗残片,带着队伍朝着达日城进发。
达日城头,尚延陀正站在瞭望塔上焦急地眺望。得知叔父尚绮心儿率军出征,他日夜期盼着捷报传来。忽然,一名士兵指着远方喊道:“将军,快看!是我们的人!”
尚延陀顺着士兵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支队伍狼狈不堪地朝着城池走来,旗帜上隐约能看出是吐蕃的标志。他心中一紧,莫非是大军遇袭了?忙下令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城门缓缓打开,陈峰带着队伍鱼贯而入。守城的吐蕃士兵见他们衣衫褴褛、面带疲惫,果然没有怀疑。陈峰一边走,一边暗中观察城内布防,心中已有了计较。
刚刚入城,陈峰大喝一声:“动手!”
五百安西锐士瞬间拔出藏在身上的刀与火枪,对着周围的吐蕃士兵发起突袭。“砰砰砰”的枪声在城中响起,吐蕃士兵猝不及防,纷纷倒地。
“放信号!”陈峰一脚踹开城门,天边顿时炸开一朵赤红烟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