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司马玮被押到闹市处死。
临刑前,他还拿着那份伪造的诏书,哭喊道:“我是被人陷害的!我没有谋反!”
可回应他的,只有百姓冷漠的目光
——经过贾南风和藩王混战,洛阳百姓早已对这些宗室亲王失望透顶。
“蠢货!真是个蠢货!”永乐朝的朱棣看着光幕,忍不住骂道,
“被人当刀使了都不知道!一点脑子都没有,也敢掺和皇权争斗?死了也是活该!”
李世民也摇了摇头,语气沉重:“政出多门,诏令如同儿戏,官员百姓不知该听谁的。
这样的国家,早已名存实亡,不亡才怪。”
第二幕:乱战升级:赵王司马伦篡位!
【解说声】:“楚王司马玮死后,朝局短暂平静,可野心家从未停下脚步。接下来,轮到了野心最大的赵王司马伦!”
画面中,赵王司马伦身着铠甲,眼神贪婪地盯着皇宫的方向。
他是司马懿的第九子,辈分高,又在诛灭贾南风的过程中立了功,手握部分兵权,早已对皇位垂涎三尺。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暗中诛杀不服从自己的大臣,一步步掌控朝政,最终自封“相国”,权倾朝野。
当他看着龙椅上依旧傻乎乎的司马衷,每天只知道吃炊饼、看鸟雀,心中的野心彻底爆发
——这样的蠢货都能当皇帝,我为什么不能?
【公元301年,司马伦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直接逼迫司马衷禅位,自己登基称帝!
他还荒唐地尊司马衷为“太上皇”——要知道,此时的司马衷才三十多岁,比司马伦还要年轻!】
画面定格在登基大典上:司马伦穿着一身篡改过的龙袍(上面的龙纹歪歪扭扭,显得不伦不类),
志得意满地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而司马衷则被两个太监架着,穿着不合身的“太上皇”服饰,茫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当他被搬出正殿时,还好奇地问左右太监:“朕…不住这里了吗?那朕要去哪里玩?这里的炊饼还好吃吗?”
“无耻老贼!竟敢篡位称帝!”三国时空的刘备看得怒发冲冠,猛地一拍案几,
“司马家的人,果然个个狼子野心!
当年司马懿父子篡我曹魏江山,如今司马伦又篡自己侄子的皇位,真是毫无廉耻!”
曹操眯起眼睛,眼神里满是嘲讽:“司马伦…哼,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他以为篡了位就能坐稳江山?真是太天真了。”
【解说声】:“司马伦的篡位,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激怒了其他手握重兵的诸侯王。
他们本就对司马伦独揽大权不满,如今更是找到了‘讨伐逆贼、匡扶社稷’的借口。”
【坐镇许昌的齐王司马冏、驻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盘踞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
立刻联合起来,发布檄文,起兵讨伐司马伦!】
光幕上出现一张西晋疆域图,
代表齐王、成都王、河间王的蓝色、红色、黄色箭头,从许昌、邺城、长安三个方向,向着洛阳猛烈合围,
而代表司马伦的黑色箭头,则在洛阳城内负隅顽抗。
地图上,无数红色的“叉号”不断出现,代表着双方激战的地点。
【解说声】:“双方大军在洛阳城外展开激战,日夜不休,持续数十日。
这场战斗异常惨烈,士兵们死伤无数,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据史书记载,此战死者近十万人!
最终,司马伦的军队寡不敌众,兵败如山倒,
司马伦本人被擒获,废为庶人,不久后也被赐死,其党羽被灭三族。
而那个傻乎乎的司马衷,又被诸侯王们重新扶回了皇位
——只是,这个皇位,早已成了烫手的山芋。”
“打!打得好!就该打死这些不忠不义的乱臣贼子!”
朱元璋看着光幕上司马伦被杀的画面,看得解气,可随即又皱起眉头,语气沉重,
“只是苦了那些当兵的百姓…十万人啊!
都是爹娘生的孩子,就这么死在战场上,太可惜了!”
马皇后也叹了口气:“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十六年的战乱,最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
第三幕:全面混战,帝国崩塌!
【解说声】:“司马衷复位,看似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却并未意味着乱局的结束
——相反,这只是更大规模混战的开始。
得胜的齐王司马冏,凭借讨伐司马伦的功劳,成为新的执政者。
可他掌权后,很快变得专横跋扈、腐化堕落,每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还大肆封赏自己的亲信,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
画面中,齐王司马冏在自己的府邸里大摆宴席,美女环绕,美酒佳肴堆积如山。
他左手抱着美人,右手拿着酒杯,醉醺醺地说:“朕…不对,本王平定叛乱,功劳最大,享受这些,是应该的!”
而府外,百姓们却因为战乱和赋税,吃不饱饭,甚至有人饿死在街头。
【解说声】:“齐王司马冏的腐化,给了其他诸侯王可乘之机。
驻守洛阳城内的长沙王司马乂,联合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再次起兵,以‘诛杀司马冏、清君侧’为名,攻打齐王的府邸。”
战斗再次在洛阳城内爆发,士兵们在街上厮杀,百姓们四处奔逃,哭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洛阳城沦为人间地狱。
最终,长沙王司马乂率军攻入齐王府邸,司马冏被擒杀,其党羽也被一网打尽。
可乱局并未就此停止。
【不久后,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又对执政的长沙王司马乂不满
——他们觉得司马乂权力太大,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
于是,二人再次联合,率领大军围攻洛阳,想要除掉司马乂。】
画面展示洛阳城被围的惨状:
城外,河间王和成都王的大军密密麻麻,日夜攻打城池;
城内,长沙王司马乂率军顽强抵抗,可由于长期被围,粮草断绝,百姓们开始挨饿,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有的百姓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易子而食;
有的士兵则因为饥饿,连武器都拿不起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