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视频盘点:首先曝光历史败家子们 > 第21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毁长城,神州陆沉前夜!
换源:


       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的侄孙)见洛阳城迟早会被攻破,为了自保,

暗中勾结禁军,趁长沙王司马乂不备,将其擒获,交给了河间王的部将张方。

张方是个出了名的残暴之人,他看着被俘的司马乂,竟下令将其绑在柱子上,用火活活烤死!

画面中,司马乂的惨叫声响彻洛阳城,火焰吞噬着他的身体,他的皮肤被烧焦,发出刺鼻的气味。

而远在皇宫的司马衷,正拿着一块干硬的炊饼,吃得津津有味,对城外的战火、宗室的惨死,一无所知。

“恶魔!这群人全是恶魔!”马皇后看着光幕上司马乂被活活烤死的画面,

泪流满面,捂住眼睛不忍再看,“都是司马家的子孙,怎么能对自己的兄弟子侄下这么狠的手?”

朱棣也感到一阵寒意,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战刀:

“用火活活烤死…司马家的人,心都是铁打的吗?这样的宗室,这样的王朝,早就该亡了!”

【解说声】:“长沙王司马乂死后,八王之乱进入最混乱的阶段。

东海王司马越、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之间,为了争夺最后的权力,爆发了最终决战!

这场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波及整个北方地区,甚至连匈奴、羯族等胡族势力,也被卷入其中

——有的被诸侯王雇佣为兵,有的则趁机坐大,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光幕上的地图再次亮起,原本富庶的中原地区,被代表各方势力的箭头反复切割,

城池一座接一座化为废墟,田野荒芜,百里之内看不到一个活人。

CG画面呈现出“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烈景象:

路边堆满了百姓和士兵的骸骨,有的骸骨还保持着奔跑的姿势,有的则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

曾经繁华的洛阳、长安等大城市,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乌鸦在废墟上盘旋,发出嘶哑的叫声。

【万朝弹幕(满屏沉重与愤怒)】:

-“疯了!这群人全都疯了!为了权力,连自己的亲人都杀,连百姓的死活都不管!”

-“这哪里是八王之乱?分明是司马家全员恶人比赛!比谁谁更狠,比谁更毒!”

?

-“司马懿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他要是知道自己的子孙这么能折腾,怕是要从坟里爬出来抽他们!”

?

-“心疼西晋的老百姓…好好的日子,被这群藩王折腾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

-“@五胡,别躲了,都知道你们要来了!司马家把中原折腾空了,正好给你们机会!”

?

-“西晋这是在自掘坟墓啊!内乱还没结束,外患就要来了!”

第四幕:最后的“胜利者”?

【解说声】:“公元306年,经过十六年的混战,东海王司马越最终笑到了最后——至少,是暂时的胜利者。

他率领大军击败了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将二人擒杀,彻底掌控了西晋的朝政。”

【可此时的司马衷,对东海王来说,早已没有了利用价值,反而成了“累赘”。

于是,东海王司马越暗中下毒,毒杀了司马衷,对外宣称他“暴病而亡”。

随后,他另立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自己则以“丞相”的身份,独揽大权。】

画面中,司马衷躺在皇宫的病榻上,脸色发青,嘴角还残留着黑色的血迹——那是中毒的痕迹。

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突然“生病”。

而东海王司马越则站在病床前,眼神冷漠,仿佛只是死了一只无关紧要的蝼蚁。

【解说声】:“持续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最终以参战的八位诸侯王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

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全部死亡而告终

——他们几乎都非善终,不是被赐死、被杀,就是被活活烤死,没有一个能善始善终。”

光幕上出现一张巨大的司马家族谱,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司马氏宗室的名字。

随着解说声,一个个名字被打上猩红的叉号

——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

最终,家族谱上的名字几乎被全部涂抹殆尽,只剩下几个无关紧要的旁支,显得格外凄凉。

冰冷的解说声带着无尽的嘲讽,缓缓响起:

【十六年,八王混战。

这场内乱,耗尽了西晋最后一丝元气,摧毁了中央政权的一切权威,让西晋从一个一统天下的王朝,沦为一个名存实亡的空壳。

更可怕的是,它将无数胡族武装引入中原腹地,让那些早已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胡族势力,看到了西晋的虚弱。

【他们用司马家的血,亲手为自家的王朝挖掘了坟墓。而最大的悲剧在于——】

镜头猛地一转,从宗室的血腥厮杀切换到黎民百姓的惨状:

衣衫褴褛的流民拖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在荒芜的土地上寻找草根树皮;

年迈的老妇抱着饿死的孙儿,坐在断墙下无声落泪;

曾经繁华的市集化为废墟,几只野狗正撕咬着无人掩埋的尸体。

紧接着,镜头又转向边境草原,匈奴首领刘渊穿着皮甲,手持弯刀,眼神锐利地盯着中原方向,身后是密密麻麻的胡族骑兵;

羯族首领石勒则在帐篷中擦拭着战刀,刀锋上的寒光映出他嗜血的笑容

——这些胡族势力,早已在八王之乱中被诸侯王当作“雇佣军”反复利用,

如今西晋国力空虚,他们终于露出了獠牙。

【这场浩劫,几乎没有真正的胜利者。除了……那些即将南下的豺狼。】

话音落下,天幕之上,四个血红色的大字如同烙印般砸下,刺得万朝众生睁不开眼: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毁长城,神州陆沉前夜!】

短暂的沉寂后,预告画面缓缓亮起。

画面变得昏暗,只有远处的草原上,胡族的铁骑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马蹄声如同闷雷,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战马的嘶鸣声划破夜空,刀锋在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仿佛下一秒就要踏破中原的国门。

【解说声】:“内部的疯狂屠戮,终于招致了外部的致命一击。

当司马家的王爷们忙着争夺权力时,他们早已忘记了边境的威胁;

当中原的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时,胡族的铁骑正在草原上集结。”

【下一次,我们将见证西晋王朝的最终结局

——那个曾经一统三国的帝国,如何在胡族的铁蹄下土崩瓦解;

我们也将看到那位傻皇帝司马衷死后,西晋的最后一抹余晖如何熄灭,

以及中原大地即将陷入的、长达数百年的黑暗乱世。】

【“永嘉之祸”,即将来临!】

光幕缓缓暗下,可那股冰冷的寒意,却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所有时空。

万朝众生看着预告中胡族铁骑的身影,再也没有了之前看“司马家内斗”的戏谑,只剩下深深的凝重与担忧

——他们都明白,内乱之后必有外侮,西晋的灭亡,已成定局;

而中原的浩劫,才刚刚开始。

洪武时空的皇宫内,朱元璋猛地坐起身,不顾病体的虚弱,对着空气大声喊道:

“快!传朕旨意!调兵遣将,加强北边防务!加固城墙,囤积粮草!

绝不能让北元的鞑靼、瓦剌,像当年的五胡一样,踏破我大明的国门!”

马皇后连忙扶住他,轻声道:“重八,你别急,这只是天幕的预告,不是咱们大明的事。”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居安思危!西晋就是前车之鉴!若是咱们放松警惕,迟早会重蹈覆辙!”

永乐朝的朱棣也面色严峻,手指紧紧攥着腰间的战刀。

他想起了大明的边境,想起了蠢蠢欲动的瓦剌和鞑靼,心中暗下决心:

“必须尽快推动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只有把都城放在边境,才能时刻警醒,绝不能让永嘉之祸的悲剧,在大明重演!”

大秦时空的巡游车队中,嬴政站在高台上,目光锐利地扫向北方的天空。

那里,匈奴的威胁一直存在,只是大秦有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才守住了边境。

他看着天幕的方向,缓缓开口:“弱则乱,乱则亡。

西晋之亡,非亡于外侮,实亡于内耗。

大秦若想长治久安,必先固内,再御外。”

蒙毅在一旁躬身道:“陛下英明。臣定会协助陛下,整顿朝纲,加强边防,绝不让大秦重蹈西晋覆辙。”

三国时空的曹操、刘备、孙权,看着预告中“永嘉之祸”的字样,心中满是复杂。

他们当年争雄一生,只为一统天下,可没想到,西晋统一后,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曹操长叹一声:“若是孤在,定不会让宗室如此乱政;

若是孤的曹魏还在,定能守住中原,不让胡族染指!”

刘备也摇了摇头,语气沉重:“汉室江山,终究还是毁在了无能之辈手中。永嘉之祸……怕是中原百姓的大劫啊。”

无论是大一统的帝王,还是割据一方的诸侯;

无论是身处盛世的君主,还是经历过战乱的臣子,

此刻都被天幕中的“永嘉之祸”预告,揪紧了心。

他们看着西晋的悲剧,也在警醒着自己——任何王朝,若是内部腐朽、宗室乱政,最终都逃不过灭亡的命运;

而任何忽视边境威胁、轻视百姓死活的统治者,终将被历史抛弃,被时代碾压。

天幕的光虽已暗下,可关于“永嘉之祸”的阴影,却已深深印在了万朝众生的心中。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下一次天幕亮起时,

见证那个曾经辉煌的西晋王朝,如何走向最终的覆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