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沉寂后,天幕再次亮起,预告画面带着强烈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海上之盟”的墨迹未干,金国便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野心。
公元1125年,金国灭辽后,以“北宋未履行盟约”为由,分东西两路,大举南侵!】
画面中,金国铁骑如同黑色的潮水,从北方草原汹涌而出,越过长城,直扑北宋边境。
宋军边防军早已腐朽不堪,要么不战而逃,要么一触即溃,金国铁骑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逼近汴梁。
【童贯率军北上御敌,却在金军面前吓得魂飞魄散,弃军而逃;
蔡京则带着家产,偷偷逃离汴梁,留下赵佶独自面对这场灭顶之灾!】
镜头特写:赵佶站在汴梁城墙上,看着远处逼近的金军铁骑,脸色苍白,双手颤抖。
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从容,眼中满是恐惧与悔恨
——他终于明白,自己的艺术才华,在铁蹄面前一文不值;
他终于知道,“丰亨豫大”的美梦,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残酷。
【下面,我们将见证北宋王朝的最后挣扎——看赵佶如何禅位给儿子宋钦宗,试图逃避罪责;
看汴梁城内的百姓如何自发抵抗金军,却因朝廷的昏庸而功亏一篑;
看“靖康之耻”的序幕如何拉开,帝王、宗室、百姓如何沦为金人的阶下囚!】
光幕彻底暗下,却在万朝众生心中留下了无尽的震撼与沉重。
所有人都知道,北宋的末日即将到来,而那场刻在华夏历史上的“靖康之耻”,
也将以最惨烈的方式,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天幕之上,“海上之盟”四个朱红大字如同淬了毒的利刃,悬在汴京皇宫的虚影之上,泛着令人心悸的寒光。
万朝众生刚从花石纲的血泪控诉、农民起义的烽火硝烟中缓过神,尚未平复的心情,
又被这步足以葬送整个王朝的“致命棋”,惊得头皮发麻,脊背发凉。
“蠢货!十足的蠢货!”洪武时空的病榻上,朱元璋猛地拍向床沿,瓷碗被震落在地,碎裂声刺耳。
他指着天幕,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恨不得穿越时空,给赵佶和蔡京每人一个耳光,
“辽国再弱,好歹是挡在北方的一块破木板!就算挡不住寒风,也能隔挡些豺狼!
现在倒好,自己拆了木板,光着身子直面金国的冰天雪地和虎狼之师,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马皇后连忙上前扶住他,轻声劝慰:“重八,莫气坏了身子,这都是百年前的旧事了。”
可朱元璋却摇着头,眼神里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旧事?这是能亡国的教训!咱大明要是忘了这个,将来也得走北宋的老路!”
永乐朝的朱棣面色凝重如铁,手指紧紧攥着腰间的玉带:“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话早在辽朝时就传遍了!
童贯那阉人难道没听过?竟敢带着一群酒囊饭袋,去跟虎狼谋皮,简直是自寻死路!”
贞观时空的李世民,站在太极殿的窗前,望着天幕上“海上之盟”的字样,痛心疾首:
“《战国策》有云‘远交近攻,强则攻弱,弱则附强’。可远交近攻的前提,是自身有足够的实力支撑!
北宋自身虚弱不堪,军队连农民起义都难以镇压,却想借金人之手灭辽,这哪里是结盟?
分明是给金人送肥肉,终将为他人作嫁衣!”
大秦时空的巡游高台上,嬴政负手而立,目光冰冷地扫过天幕。
在他眼中,赵佶的决策短视到了极致:“短视!愚不可及!
身为君主,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葬送江山,不过是早晚的事。”
就在万朝众生各怀愤懑之际,天幕中的背景音乐彻底变了
——此前象征艺术与奢靡的琴箫之声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肃杀的战鼓声,
每一声都如同敲在人心上,沉重而压抑。
那道冰冷的解说声再次响起,带着一种近乎嘲讽的悲哀,揭开了北宋自掘坟墓的序幕:
【内部的剥削早已让百姓苦不堪言,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动摇了王朝根基,
可北宋的掌权者们,非但没有幡然醒悟,反而想通过“开疆拓土”转移矛盾。
为了满足赵佶“建立不世功业”的虚荣幻想,在蔡京、童贯等奸臣的蛊惑下,
一个极其短视且致命的战略,最终出炉
——这便是将北宋推向深渊的“海上之盟”!】
第一幕:蜜糖毒药:“海上之盟”的诱惑蜜糖
光幕画面切入汴京皇宫的密室,这里金碧辉煌,却弥漫着诡异的气氛
——烛火摇曳,将在场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墙上的辽国地图上,显得格外扭曲。
赵佶身着龙袍,坐在主位上,眼神紧紧盯着地图上标注的“燕云十六州”,
那是自北宋建立以来,历代君主都想收复的“故土”,也是他心中“青史留名”的关键。
蔡京、童贯、王黼等核心大臣围在地图旁,脸上带着各自的算计。
童贯因之前镇压方腊起义“有功”,此刻气焰嚣张,他指着地图上的辽国疆域,唾沫横飞地说道:
“陛下!辽国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天祚帝荒淫无道,沉迷狩猎,不问政事;
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宗室离心离德,百姓怨声载道!
而辽东的女真金国,近年来崛起迅速,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勇士,屡败辽军,士气正盛!”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激昂:
“若我大宋能与金国结盟,南北夹击辽国,必可一举攻破辽都,收复燕云十六州!
这可是太祖、太宗皇帝都未能完成的功业啊!
陛下若能达成此事,必将名垂青史,成为千古一帝!”
蔡京立刻捻着胡须附和,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
“童枢密所言极是!联金灭辽,既能雪百年国耻,又能开疆拓土,彰显陛下的文治武功,这正是‘丰亨豫大’的应有之义!
陛下英明神武,定能抓住这天赐良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