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退婚后嫁了反派,夫君上位我虐渣 > 第22章 得罪皇子
换源:


       朝中党派斗争愈发激烈。

皇帝对着折子只觉得头疼脑热,每日御书房内厚厚一沓的奏折,简直眼睛都要花了。大太监吴庸替他泡了一壶新的乌龙茶,大气不敢出地在一旁侍候着,生怕一个不小心皇帝就将火气撒在自己身上。

清早,礼部的杨廷便上书,认为太子治理江州水患一事有功,当授以嘉奖,以激以勉励;可监察御史赵恺又道太子纵容手下在外喝酒闹事,还打伤了百姓,虽然太子已经惩治了刁仆,可还是有纵容下人,管束不力之过。

这两个人,一个是辅国公手底下的,一个是宁王手底下的,都是听了宁王和辅国公的话,才上书进言。若不是碍着辅国公的面子,杨廷或许当场就受了廷杖,毕竟皇帝心里是偏着二皇子一边的。

可这下马威终究还是没落出去。

储君之争一出,朝中大小官员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些许牵连。

眼瞅着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在殿堂上剑拔弩张的气势,苏青山恨不得将头埋进衣襟里,听着耳边纷纷扰扰叽里呱啦,只求没人注意到他才是。

什么太子,二皇子,辅国公,宁王......绕来绕去苏青山就明白了八个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尽管苏青山装了半个时辰的鸵鸟,可二皇子却没放过他。

也不知是谁,为了救两位殿下于水火,竟将矛头转移到了礼部侍郎苏青山的头上,弹劾他身为礼部官员,不知节约国库资产,肆意挥霍,备出来的礼还十分地上不得台面。

就拿上回西域使者进宫朝拜来说,他准备的那些东西,人家没有吗?哪里都买得到的玩意儿,无怪乎那使臣脸上流露出些许鄙夷的神色。

苏青山心里直呼一个冤枉,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礼部侍郎,背不下这么大一口锅啊!人家鄙夷的是他吗,难道不是这些个挑不起大梁的使臣?

显然是被人做局了。

苏青山还是一头雾水,自己老老实实明哲保身,怎么就得罪了哪位贵人了?好在皇帝也没太为难他,知道他一个小官员,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只是替人做挡箭牌罢了,也就挥挥袖子,停了朝议,此事也就作罢。

下了朝,有交好的同僚悄悄叫住了苏青山,告诉他,“你说你没事儿,干嘛把二皇子得罪了?”

苏青山苦着一张老脸,低声道:“我何时得罪殿下了?”

他与皇子们的交集,苏青山在脑中细细回想了一遍,除了自己的儿子被六皇子教训了一顿,他还帮着六皇子出了一口恶气,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蛾子事。

“听说事是二皇子的一个美妾,前些日子死了。”同僚拍拍他肩膀安慰道,“殿下很喜欢那个女子,许是殿下心情不好,拿你当个炮灰也有可能。”

“走了走了,回去陪老婆孩子了。”那同僚见苏青山神情呆滞,潇洒转身,留下杵在原地的苏青山。

越想越不对劲啊,二皇子怎么就盯上自己了?

回府路上一直心事重重。、

一进门,莲姨娘便瞧出了他神色不对,关切问道:“老爷,今儿是怎么了?”

苏青山便同她说了来龙去脉,“若二殿下只是随口说说,倒也罢了,若我真是在何处得罪了他,咱们可就有一道难关了。”

莲姨娘心里也怕,可还是劝着,“咱们与殿下并无往来,不会有事的。”说着又换上一副笑脸,“老爷,近来明哥儿听话的很,也不出去和他那群狐朋狗友一起溜达了,都乖乖在家里温书呢,说要争取明年春春闱,搏个好名次。”

苏青山点点头,“明哥儿有你提点着,我是放心的。”

苏青山和莲姨娘自然不知道二皇子为何会怨恨上苏家。

二皇子对流云,是有爱的,他亲手杀了流云,所以将所有的怨气都记在了苏家和沈家名下。

只是沈家现在势力还太强,动不得,日后慢慢报复便是。

苏清婉原以为找到了线索,假以时日这桩案子就会水落石出,可在这关键的时候,流云却死了。

她猜到是二皇子下的手。

没想到他这样狠厉坚决。

可沈凌却无一丝一毫的波澜,仿佛人命不值钱。

许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里浸泡过太久,见惯了血雨厮杀,怜悯之心早已所剩无几。

苏清婉想过,这一切是不是沈凌的手笔?明明他可以将流云下狱,但沈凌没有这么做。可转念一想,杀人偿命,何况杀的是太子......

皇帝也没有罚沈凌,明明连凶手都没有找出来。

以往苏清婉见着的,都是沈凌和煦的模样,可这一次后,才明白了党派之争的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到傍晚,一家子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苏青山仍有些担忧的神色。

苏又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兴冲冲地朝苏青山道:“爹,孩儿这段时间都在屋子里用功读书,又学了不少新知识呢。”

苏青山却没心情搭理他。

苏清瑶忽然道:“大姐姐可是攀上高枝了,日后嫁给沈家,自己倒是享了福,可也得顾及咱们苏家啊。惹上了二皇子不说,还将爹卷入这朝廷纷争中,为了这件事,爹可是忧虑了整整一日呢。”

苏清婉闻言一挑眉,“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苏清瑶却是一笑,“二皇子怎会无缘无故就找咱们家的麻烦?上回是六皇子,这回是二皇子,难道咱们就这么背不成?贵妃生日宴那回,大姐姐可是跟二皇子的侍妾说了好些话呢,怪不得人家盯上咱们。”

“清婉啊,你也该收敛些才是,像那些沈家啊,皇子啊,咱们小门小户的,还是要和人家保持距离,免得日后牵连到咱们。”

有了上回子苏又明一事,苏青山对苏清婉的态度和蔼了许多,虽不像以往那么居高临下咄咄逼人,可还是那么地刺耳不中听。

苏清婉也不与苏青山争辩,“父亲说的是,女儿是一时没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