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个小社会,这是毋庸置疑的。由大到小来论,从上至下,校长,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及同等位次的政教主任和总务处主任,团书记及各处室副主任,再到年级组长,各科目教研组长,班主任及普通教师。一个普通教师在一所学校的成长路径通常是比较窄的,但是普通教师的成长路径却很单纯直接。而且总有一些幸运的人可以凭着自己普通教师的身份也能一辈子得偿所愿。
容强是我的学弟,从他入职成为了一名老师开始,他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班主任。或许对自己的认识够清晰。他知道自己身材不高大,相貌也不潇洒,家世还一般。容强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朴实。他知道自己没有强硬的后台,也无意学校的管理岗位,于是他从入职的第一天就打定了一个主意,一定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心无旁骛。他用心地夸赞每一个与他搭班一的同事,把一个班级的工作管理的风生水起,每每都会在年终时获得年级的优秀表现,于是他从入职的第一年开始便开始收获荣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而他本人的职称晋升也由二级升到一级再到高级,几乎在规定的年限都能毫无悬念地晋升,一路凯歌,直到他年近六十依然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其实疑惑也是有的,为什么同样是这样做工作,容强总能把班务做得有声有色?这其中没有诀窍,却有门道。因为长期的任劳任怨,容强在同事和社会上的信誉都好。在没有阳光分班的那个年代,出现教师子女班或重要关系户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由于家长的信任在,容强几乎每年都能带到比别人更好的班级,虽然班上也有调皮的学生,可大面积的优秀生源,再加上容强的兢兢业业,成绩想不好也难呀。有时候学校为了培养尖子生,还专门分出重点班和普通班来管理,容强理所当然地承担了重点班的工作。相应的,学校的奖励政策也都朝重点班倾斜。长期以往,容强的教书事业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他不优秀谁会优秀呢。而学校的领导层也都争相着要与容强搭班,这样他们也都能获得优秀的教学业绩。为了这个,学校的中高层领导总有人想着法去担任容强班级的任教老师。
说到分重点班与关系班,不得不提到分班的一些潜规则。有一年任教的班上有些孩子无意中说了一些学科的分数,后来便有老师发现有些孩子的分数与成绩册上的不一致,于是陆陆续续地有一些老师发现了端倪。原来,年级的管理领导为了自己任教的班级能出成绩,在班级分配时就做了手脚。为了让所有的老师看到名单时觉得学生分配是合理的,个别能接触名单的年级管理者便把本班已经调整过的学生成绩进行变更,把一些本来成绩优秀的孩子分数写得低一些,让其他老师觉得每个班的成绩是公平合理的。
容强娶了一个小学部的女老师,我还记得当时她考试时的试讲还是我当的评委呢,她也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两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勉认真,在小县城算是一对很受老百姓夸赞的一对教师夫妻。容强和爱人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凑成了一个好字,是许多人都很羡慕的家庭模式。
如今,容强已近六十,快退休了,可他依然还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勤勉踏实,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可没有一任校长说过他的不是,他们看到的也几乎都是容强的勤勉踏实。容强的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一个普通的基层教师是如何走上了完美的成长路径的。可是像容强这样成功进阶的普通老师并不多。还有一大部分老师只能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苦捱着,只等着退休年龄的到来,而且只能抱着无法晋升为高级教师的遗憾。
小城的日子循环往复地向前,一个时代随着流水走了。阳光分班落地了,那些所谓的重点班和关系户班成了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