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粮日定在雨后第五天,天刚亮,生产队的晒场上就挤满了人。
家家户户拿着粮袋、箩筐,脸上带着期待。
经过林小满的照料,麦田里的麦子虽然没完全恢复到最佳状态,但比最初预想的好太多,至少能让大家勉强熬过这个秋冬。
林小满跟着王秀莲、张桂香来到晒场时,李队长正带着会计给村民分粮。
晒干的麦子装在几个大粮囤里,会计按每家的人口和工分算好斤两,由壮劳力用秤称好,倒进各家的粮袋里。
“林家,人口4人,工分210分,应分粗粮3斤,小米2两。”会计拿着账本,大声念着。
王秀莲赶紧递上粮袋,看着会计用小瓢舀起掺着沙子的粗粮,心里一沉。
3斤粗粮,掺了近一半的沙子,淘洗后能剩下的不到2斤,再加上2两小米,根本不够一家四口吃半个月。
她忍不住嘟囔:“咋这么少?能不能多给点?孩子正长身体,老人也需要补补。”
会计摇了摇头:“按工分算的,你家工分少,能分这些已经不错了。要是麦田没救活,怕是连这点都没有。”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附和:“是啊,多亏了小满,不然今年冬天都得饿肚子。”
“我家分了5斤,够吃一阵了,回头得给小满送点腌菜。”
王秀莲没再说话,接过沉甸甸却“不实诚”的粮袋,脸色难看地往家走。
张桂香拄着拐杖,走在后面,看着孙女神色平静,忍不住叹了口气:“小满,别往心里去,你娘就是被穷怕了。”
林小满点点头,目光扫过晒场上的人群。
赵家也在分粮,赵老栓仗着工分高,分了8斤粗粮和1斤小米,赵建军拎着粮袋,故意在林小满面前晃了晃,脸上带着得意的笑。
林小满没理他,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这点粮食,确实撑不了多久。
回到家,王秀莲把粮袋往墙角一扔,坐在门槛上抹眼泪: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3斤掺沙的粮,淘完就剩一把,小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不能让他跟着饿肚子。早知道当初……”
她话说到一半,瞥见张桂香瞪她的眼神,又把“就该听赵家的”咽了回去。
林小宝凑到粮袋旁,伸手想抓一把粗粮,被王秀莲拍开:“别碰,还得淘洗,沙子硌牙。”
孩子瘪了瘪嘴,小声说:“娘,我饿,想吃窝头。”
张桂香走过去,摸了摸林小宝的头,从口袋里摸出半块干硬的窝头,是她之前省下来的,递给孩子:
“吃吧,慢点嚼。”
林小宝接过窝头,小口小口地啃着,眼睛却盯着粮袋,像是在算里面的粮食够吃几顿。
林小满看着这一幕,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她走到粮袋旁,伸手抓起一把粗粮,沙子硌得手心发疼。
在前世粮食丰产的时代,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为了几斤掺沙的粮食愁眉不展。
但现在,这就是她必须面对的现实。
“娘,奶奶,别愁。”林小满放下粗粮,语气平静却坚定。
“粮食会有的,咱们不会饿肚子。”
王秀莲抬起头,抹了把眼泪:“你说得轻巧,去哪弄粮食?队里分的就这点,总不能去偷去抢。”
“不用偷,不用抢,我有办法。”林小满没细说,只说,“我去小菜园看看,之前种的菜该打理了。”
她转身走进自家小菜园。小菜园不大,只有半分地,种着几垄菠菜、白菜,还有几株刚发芽的黄瓜苗。
林小满蹲在黄瓜苗旁,指尖轻轻碰了碰嫩绿的芽尖。
这是她三天前种下的,按正常生长速度,得一个月后才能结果,但她的异能,能让这个过程大大缩短。
她悄悄催动异能,指尖传来温热的感觉,看着黄瓜苗的茎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高,藤蔓开始抽出卷须,叶片也变得厚实鲜亮。
不到半个时辰,几株黄瓜苗就长到了半人高,还开出了嫩黄色的小花。
按这个速度,不出五天,就能结出新鲜的黄瓜。
她可以用异能催生一批早熟的黄瓜、西红柿,趁着还没到蔬菜大量成熟的季节,拿到黑市去换钱换粮。
就说是“提前培育的品种”,凭着她“救活麦田”的名声,没人会怀疑。
正想着,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是林小宝,孩子手里拿着啃了一半的窝头,走到她身边:“姐,你在干啥?黄瓜苗好像长高了。”
林小满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姐在给苗浇水,你看,好好照顾它们,过几天就能结黄瓜了,到时候给你做凉拌黄瓜吃。”
林小宝眼睛一亮:“真的吗?黄瓜甜甜的,我爱吃!”
“真的,不过这事要跟姐姐保密,不能告诉别人,不然黄瓜就长不快了。”林小满故意压低声音,像在跟弟弟说悄悄话。
林小宝用力点头:“我知道了,我不告诉别人!我还帮姐姐看着菜,不让小鸟来啄苗。”
傍晚,王秀莲做饭时,看着林小满从菜园里摘回来的一大把鲜嫩菠菜,愣了愣:“这菠菜咋长得这么好?比别人家的壮实多了。”
“用心照料就长好了。”林小满把菠菜递过去,“今晚炒菠菜,再煮点小米粥,让奶奶和小宝多吃点。”
晚饭时,看着桌上的炒菠菜和飘着米香的小米粥,林小宝吃得狼吞虎咽。
王秀莲看着孩子吃得香,又看了看婆婆和女儿,脸色缓和了不少,没再抱怨粮食少。
饭后,林小满坐在院子里,借着月光整理白天摘的菠菜。
张桂香走过来,坐在她身边:“小满,你是不是有啥法子能弄来粮食?要是难,别硬扛,跟奶奶说,奶奶还有点私房钱。”
林小满握住奶奶的手:“奶奶,我有办法,您放心,我不会让家里人饿肚子。”
张桂香没再多问,只是拍了拍她的手:“在外注意安全,别跟人起冲突。”
林小满点点头,光靠催生蔬菜换粮还不够,得想办法长期解决问题。
或许可以借着救活麦田的机会,跟李队长申请一小块地,专门种些早熟、高产的作物,既能帮衬家里,也能让村民们看到更多希望。
第二天一早,林小满又去了菜园。
经过一夜的催生,黄瓜藤上已经结出了小黄瓜,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她摘了几根长得最快的小黄瓜,用布包好,打算下午去知青点找陆明野问问。
陆明野见识广,或许知道公社里哪些地方能安全地把蔬菜换成钱,也能帮她避开赵家父子可能设下的圈套。
走到村口时,林小满远远看见陆明野背着药筐从后山回来,手里还拿着几株草药。
她加快脚步走过去,笑着打招呼:“陆知青,正好找你有事。”
陆明野停下脚步,看到她手里的布包,问:“怎么了?麦子又出问题了?”
“不是,是菜园里的黄瓜提前结了,想问问你,公社里有没有能换钱的地方。”林小满打开布包,露出里面鲜嫩的小黄瓜。
“长得挺好,想换点粮食给家里。”
陆明野看着黄瓜,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
这个季节,黄瓜还没到结果的时候,这几株却长得这么好。
但他没多问,只想了想说:“公社东头有个供销社,收新鲜蔬菜,不过价格低。要是想多换点钱,可以找刘婶,她常在黑市帮人牵线,人靠谱,不会坑人。”
林小满心里一喜:“谢谢,那刘婶住在哪?”
“就在供销社旁边的巷子,门口种着一棵石榴树。”陆明野补充道,“小心点,别让公社的人看见,最近查得严。”
“知道了,谢谢你。”林小满把黄瓜包好,心里踏实了不少。
只要能顺利把蔬菜换成钱,家里的粮食问题就能暂时解决。
而这,只是她改变现状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