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竹马何时胜天降 > 第十八章 风谲云诡
换源:


       次日上朝,一晚上没休息好的几人又凑到一起,在圣人的授意下向百官群臣介绍了一遍情况。

刺史经验老到,表现中规中矩。应付完几轮问答,便偷偷打起了哈欠。本应在宫中的三皇子不顾宵禁,深夜携户部侍郎秘密造访,导致刺史不得不爬起来跟着加班。

魏枫倒是惊艳众人,超常发挥。有了昨天小范围内出糗的警醒,他当晚发愤图强、临时抱佛脚。魏小郎君头脑灵光,引得圣人士别半日刮目相看。

李绍云差强人意,因为他心不在焉。“……此外,副官元伯舟车劳顿、水土不服,昨夜突然发病,高烧未退,无法上朝,还望父皇赎罪。”李绍云替元伯呈上其晕倒前堪堪完成的奏章,“元长史克己奉公、兢兢业业,都护府细节、要事皆见此折,父皇可随后过目。”

众人闻言都很惊讶,三皇子尤其狐疑。

若如昨夜刺史所言,元伯此人甚奇,算是二皇子的首席智囊。如此重要的人物,居然不露面,究竟是真病还是在搞小动作?

正好圣人体贴,要安排太医救治功臣。李疾霆立刻跨步上前,举荐了一位他熟识的御医。李绍云答曰,他上朝前已请了一位值夜班的太医前往宫中照看,不过他并没有拒绝三皇子的提议,甚至表达了多一位医者多一份安心的谢意。这倒是令李疾霆费解:“这么自信?难道不是装病?”

还真不是。李绍云无心辨别三皇子此番热情背后的试探,他叹了口气,斗胆又道:“我府上这位元长史做事一板一眼,缺乏变通。其在京中并无落脚之地,我好不容易说服他在我位于骊宫的原府上暂住几日,待他在长安城中安顿好自己再搬出。可没想到父皇体贴儿臣,将府邸搬至皇城内,他也稀里糊涂随内侍进了府,等昨日我回府了解情况,已快宵禁,不便出宫。

“能与父皇临近,儿臣自然欣喜,可元长史诚惶诚恐,迷迷糊糊中念叨了一晚上的‘忧逾礼制、辜负皇恩’,不能自已。”

他这么一说,人群中传出戏谑嘲讽的窃窃私语,龙椅上那位也不禁感到非常无语。众人明白过来,这人胆子忒小,被浩荡圣威刺激得失了魂了,上不了台面。相信不久,元长史胆小如鼠的消息就会传遍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到时候他元伯还得咬牙切齿地谢谢二皇子帮自己效率地避开皇帝老儿。

李绍云能有什么办法,他本来也没想把元伯说得这么不堪。只是今早醒来发现元伯面黄如蜡、浑身炭灼、气息奄奄,他才是被吓得魂儿都要飞了,方觉一刻都拖不得,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人给转移出去。

“二郎,尔所率部功高卓越。如今突厥已破,是时候遣回这些勇士,编入京师各部,作诸军表率。”圣人轻飘飘地收编了二皇子的嫡系兵力,“你也在外多年,是时候回来和兄弟姐妹聚一聚。兵部最近在编撰武经,正需要个实战经验丰富的主笔,免得纸上谈兵。”顺便卸了他身上要紧的职务。

“十二卫派一支出去接替都护府的工作。三府不宜同时变动,军府还是由魏都尉主持工作。”

李绍云和魏枫对视一眼,一齐谢恩。对此,他俩早有预料。玄铁军和魏氏必然要扣下一个,相较而言,李绍云本人留在长安对他们来说更有优势。虽然,这可能意味着,在皇帝眼里,二皇子本人比魏家军更加危险。

四皇子出列请命:“儿臣所率左领军卫最适合接替皇兄的玄铁军。且当年左领军卫不敌突厥,深感耻辱,更应该予其戴罪立功的机会,竭尽全力,固守西北安稳。”

李绍云并不感兴趣谁去接手,只是有些好奇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弟弟。他下意识回头望去,三皇子正瞧着老四、表情也有些错愕,而五皇子李显智和六皇子李景然都插着手在茫然划水。李景然眼神一偏,看到他在看自己,立刻腼腆地笑起来,在胸前挥手示意。李绍云被对方无厘头的表现搞得大囧,一个躲闪不及,只得点头回应。而在弟弟侧前方的李显智正无聊地听着父皇的进一步安排。

圣人应允,又道:“三郎要随户部侍郎去西南赈灾是吧。也好,你们几个也应该向兄长学习,多锻炼锻炼。”

李绍云听到有关于自己的关键词,立刻回身立正。被点到名的李疾霆和没被点到的李显智、李景然也赶紧纷纷走上前,又是对李绍云一顿恭维,又是对圣人诚恳承诺。

有人闭上眼睛就敢胡夸,可他李绍云心中明镜可不敢接受。他只想着赶紧下朝。

“三郎,四郎,工作抓紧落实,赶在元正前回来。难得二郎也在,今年是个热闹的团圆年。”

“儿臣遵旨。”

下了朝,有内官报信,说元长史已退烧,正好生休养着。李绍云明白,这是元伯在叫自己安心,不要急着回去看他。

魏枫春风得意,问得元伯真的病了,不禁感慨人的技能点真是千奇百怪、各有千秋。

李绍云笑他:“那是,森然表弟抗压能力就非同一般,而且口才真是不错啊。怎么样,听我的,去考个文凭,以后天天面圣?”魏枫立刻讨饶:“表兄可别揶揄我。昨天我就要被吓死了,刚才更是心都要跳出来。这阵仗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他越说声越小,而李绍云闻言负手大笑:“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都是人,朝堂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可怕。”魏枫没敢信,寻思聊两句得了,免得被人说他们当众拉帮结伙,他正要撤,突然听到声音,有人大张旗鼓地凑了过来。

“不错,你别看人头攒动,一个称心的都没有。圣人都点明‘团圆年’了,但凡真有个能耐的,都不至于让这话掉地上。”来人是刑部员外郎,四十来岁,须眉男子,相貌堂堂,说起话来和颜悦色、扬眉奋髯,“二皇子,好久不见。”

李绍云见到来人,也十分高兴,帮魏枫互相介绍一番。原来对方正是当年在行宫教授二皇子十八般武艺、助力其一举封王的大将军……的女婿。

有新人加入,魏枫便也不好立刻避嫌离开。“听岳父说,你昨个儿给他捎了信,却没见到人?你不是才回来吗,跑得倒勤。”

“久未回京,自当第一时间看望师父。”李绍云恭敬道,“只是昨日进宫匆忙,没来得及亲自上门拜访。听传话的仆从说,师父近年来每日中午都要睡上三个时辰?”

员外郎点点头,告知李绍云不必担心:“年纪大了,再说早年征战多少留下点儿毛病,多睡就睡吧,总比清醒地疼着强。你今天来看?我可以载你。”

李绍云答应着,又道:“但我等下还是先回府看看副官。”员外郎这时才想起来,悄声提醒他,三皇子介绍太医多半是来打探情况的。

李绍云心中有数,不太在意,只说自己离京多年,再看惊觉几个皇弟都深藏不露。

“哦,那你真是不晓得这几年的暗潮汹涌啊。这我比你清楚,”员外郎煞有介事地掩嘴介绍,“除却我那个卧床的岳丈不问世事很久了,谁也指望不上他,再就还有我这个倒霉催的,其他人你可以粗略分成四个派系。”

李绍云略作思索,询问:“四个?没有六皇子?”

员外郎满意点头:“对头。”

魏枫震惊:“没有六皇子、不算二皇子,那也没有四个吧,难道还有大皇子的?大皇子都被废黜多久了。”

员外郎和李绍云对视一眼。前者觉得好笑,后者表示魏枫还小,不了解情况也属正常。“员外郎的意思是,还有一派目前中立,”李绍云替他解释,“他们站太子。”谁能当上太子,他们就站谁那一边。

魏枫眨眨眼,似懂非懂:“那就是没大皇子的事儿了?”李绍云不置可否。

“诶~所以说,群臣不懂圣人心呐。”员外郎笑得意味深长,与李绍云一唱一和,“这时候就应该有个聪明的站出来,请奏把大皇子放出来过个节啥的,保准龙颜大悦,赐他步步高升。”

李绍云对员外郎表现出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十分不满,当即提醒对方,自己才是这一高见的版权所有者。

员外郎不以为意:“这么能耐,你在这跟我争个什么?怎么不见你刚才圆了圣人多年夙愿?”李绍云立刻变脸:“这种事情我不好开口,还是留给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吧。”说罢,两人一齐看向魏枫。

难道……圣人还放不下前太子吗?魏枫正思索着,被他俩盯得一愣。这俩人都说好事好事,却没一个采取行动的,怕不是在坑他吧。他拒绝得干脆,引得对面两人大笑。

“小伙子聪明有余,可惜野心不足。就算我帮忙引进来了,他怎么跟天斗地斗人斗哇?”员外郎嘲笑道。幸好这对话私密,不至于第二天大街小巷再传出来小魏都尉得过且过、饱食终日的小道消息,再给二皇子脸上“增光添彩”。

李绍云打趣道:“几个皇弟在朝中都有布局,我这才回来,还成光杆司令了,实在头疼。还请员外郎继续屈居谣言之下,给骈行几分薄面。”

魏枫好奇:“什么谣言?”

员外郎翻了个白眼,不屑地冷笑一声,愤慨道:“自从他小子一剑封王,让人查明是岳丈教出来的,我就莫名其妙被划到二皇子的派系去了,可冤的我啊……明明大将军那么多儿子,女婿也不止我一个,凭什么就我解释不清啊?尤其是你没风光多久就被削了爵,这叫我在朝廷吃尽了苦头……”

李绍云赶紧打断对方的秋后算账:“行了行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嘛,肯定精进不休,不负员外郎多年所受委屈。”随即他又想到,员外郎解释不清,大概率是因为对方拒绝加入其他皇子的阵营,那也就是说,师父的其他子嗣都已各择其主。李绍云顿感长路漫漫,感慨道:“我还没上桌呢,这盘馕饼就被人全分了去,这可叫我如何是好,总不能就这么饿着吧?物竞天择,吃不饱肚子的可都被淘汰了。员外郎可帮我引荐引荐?”

员外郎冷笑:“你怎么不自己努力?”

李绍云陪着笑:“我怎么没努力?你这不是都知道了吗,一个‘胆小如鼠’,一个‘安于现状’。”

魏枫无辜躺枪,无语,等他见到元伯一定如实相告。

员外郎深知对方幕僚必然不止如此,这两位只是二皇子敢于到处搬的两块硬砖,于是他让二皇子知足常乐、凑活用用得了。李绍云锲而不舍:“我那都是武官出身,跟人家一比不是东倒西歪嘛?你给我介绍介绍文官呗?”

“我看你像个文官!你考虑下现实情况好不好,我躲过到处的明枪暗箭就不错了,上哪去认识人家?”员外郎嘲讽完,想了想又道,“吏部郎中是我旧友,你要是想安排个人啥的,也许我还能说得上几句话。但丑话先说到前头,你那人可得说得过去哈。而且,郎中可是三皇子的人,我可不保证他瞧不瞧得上你。”

李绍云刚惊喜搭上魏枫肩膀的手闻言又撂了下去。而后他眼睛一转:“诶,我还真有个事儿可以拜托郎中。”在员外郎和魏枫疑惑的眼神中,李绍云神秘莫测地一笑:“圣人收走了我手下精兵,可那些孤儿寡母还得我来想办法安置。员外郎也知道,民间对玄铁军一向偏见颇深,要是通过我推出去,恐怕他们很难找到好工作。你看,能不能认几个在你名下,再托郎中给推荐一下?积德行善,李某代他们谢过二位。”

员外郎刚张开的口被李绍云恭恭敬敬地托着下巴合上。他想说自己还没答应呢,但转念一想,眯起眼睛打量着李绍云:“你这事肯定不简单,说,是要阴谁?”

李绍云按下员外郎指指点点的食指,敷衍地粉饰:“肯定不会阴自己人的。”员外郎挑眉:“那就是三皇子喽?”李绍云再三保证绝对不会牵连吏部郎中,员外郎当然不信。

二皇子只好耐心承诺:“等元伯病好,代我给郎中去信一封,聊表诚意,把郎中拉到自己人阵营不就行了?省着你孤单寂寞。”员外郎一边心动,一边质疑:“就凭你二皇子的名声,哪有那么容易?”

听了一路的魏枫闻言笑了:“那可就是员外郎多余操心了。元长史除了废话较多、身子不利索,在这方面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员外郎狐疑地瞟向李绍云,后者邪魅一笑:“自有裨谌为我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