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傍晚的雷阵雨来得又急又猛,扬歌刚结束视频会议,就听见客厅传来“滋啦“一声怪响,紧接着全屋的灯都灭了。他摸黑找到手电筒,光束扫过墙角的路由器时,发现插座旁凝着一小滩水渍——窗外的雨水顺着老旧的空调外机缝隙渗进来,正好滴在插线板上。
等雨势稍歇,他踩着板凳检查电路,手电筒的光晃得眼睛发酸。拔下插线板时,指尖摸到一片黏腻的焦痕,一股塑料烧糊的味道钻进鼻腔。扬歌对着那团黑黢黢的线团叹了口气,这已经是这个月坏的第二个插线板了。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秦音发来的晚餐照片:青瓷碗里盛着番茄炖牛腩,汤汁红亮得晃眼。扬歌对着照片发了会儿呆,打字回复:“我家可能要停电过夜了。“
视频通话几乎是立刻接通的。秦音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她亮着暖灯的厨房,抽油烟机还在嗡嗡作响。“怎么回事?“她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点饭菜的热气,“早上看天气预报说你那边有暴雨,没提前检查窗户吗?“
扬歌把镜头对准烧坏的插线板,焦痕在手电筒光下格外显眼。“老房子的空调外机没装防雨罩,雨水顺着墙缝流进插座了。我刚试了试总闸,推上去就跳闸,估计是线路短路了。“他蹲在地上往后退了退,露出墙上斑驳的插座面板,“这房子的电路还是十年前的,估计早就老化了。“
秦音的眉头在屏幕里轻轻蹙起:“你先别碰总闸了,万一触电就麻烦了。“她转身从抽屉里翻出个笔记本,“我去年工作室的打印机短路时,电工师傅教过我几个步骤,你记一下。“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清晰可闻,她念得很慢,每个字都带着认真的停顿:“第一步,把家里所有电器的插头都拔掉,尤其是靠近水源的。第二步,找个绝缘的东西——比如塑料尺子,把总闸旁边的保险丝盒打开,看看保险丝是不是断了。“
扬歌找来把塑料直尺,小心翼翼地撬开总闸旁的小盒子。里面的保险丝果然断成了两截,断口处还凝着黑色的熔渣。“是断了。“他举着手机凑近,“这玩意儿能自己换吗?“
“可以,但得选对型号。“秦音的脸凑近屏幕,仔细看了看保险丝的粗细,“你看断了的那根,上面应该印着电流规格,一般家用的是10A或者16A。记着型号,去楼下五金店买两根备用,换的时候一定要先把总闸拉到底。“她忽然笑了笑,“我上次笨手笨脚的,换完发现把总闸推反了,折腾了半天才明白过来。“
扬歌揣着手机下楼时,雨已经停了。五金店的老板正收拾摊子,听他说完情况,从柜台底下翻出个小纸盒:“老房子的保险丝得用这种螺旋式的,比插片的结实。“他往扬歌手里塞了个验电笔,“换完别急着推闸,先用电笔测测插座有没有漏电,安全第一。“
回家的路上,晚风带着潮湿的泥土味。扬歌看着手里的验电笔,忽然想起秦音说过她工作室的电路也是自己琢磨着修的。那时候他还笑她太能干,此刻才明白,独居的人总有许多不得不学会的技能。
换保险丝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当总闸“咔嗒“一声推上去,客厅的灯重新亮起时,扬歌对着屏幕比了个胜利的手势。秦音正在盛饭,闻言回头笑:“厉害啊,扬师傅。“她把镜头转向餐桌,“我炖了牛腩,本来想分你一半的,看来只能下次了。“
“等我这边彻底修好电路,请你吃大餐。“扬歌瘫坐在沙发上,看着墙上跳动的时钟指向八点,“说起来,你住的地方电路应该都是新的吧?“
“新是新,可邻居的事更头疼。“秦音夹起一块牛腩,忽然叹了口气,“三楼那户养了只萨摩耶,每天早上五点准时在楼道里撒尿,偏偏就选在我家门口。“
她起身走到门边,把手机镜头对准门外。地面上果然有几处深色的水渍,旁边还散落着几片狗毛。“我放了除臭剂也没用,敲过门提醒,那家老太太总说'狗狗不懂事',转头照样不牵绳。“秦音的声音低了些,“上周我新买的地毯刚铺在门口,就被它尿湿了,心疼得我半天没睡着。“
扬歌想起自己楼道里也有户养宠物的人家,每次遛狗都会带着拾便袋。“要不要试试写张纸条贴在门口?“他认真琢磨着,“语气软一点,比如'您家狗狗真可爱,就是总在我门口方便,能不能麻烦您多留意呀',老人家可能吃软不吃硬。“
“我试过了,“秦音对着镜头摇摇头,“纸条第二天就被撕了,地上的尿渍反而更多了。“她蹲下来抚摸脚边的猫,“有时候觉得挺委屈的,明明是公共空间,凭什么要我忍气吞声。“
猫的呼噜声透过听筒传来,扬歌忽然说:“下次她再让狗在门口撒尿,你录个视频留证,去找物业协调。实在不行,就买个门口监控,对着楼道那种,老太太估计就不好意思了。“他想起公司同事处理邻里纠纷的办法,“或者你在门口放盆仙人掌?既不占地方,狗狗应该也不爱靠近。“
秦音的眼睛在屏幕里亮起来:“仙人掌这个主意不错!我明天就去花市看看。“她忽然笑出声,“你还挺懂这些的嘛。“
“都是被生活逼的。“扬歌起身去厨房倒水,“以前我合租的室友总把垃圾堆在门口,说了好几次都没用,最后我买了三个分类垃圾桶放在客厅,他反而不好意思乱堆了。“
那天晚上,两人聊了很多关于生活琐事的话题。扬歌说起自己房东不肯修漏水的水龙头,他只能用塑料袋裹着抹布堵在缝隙处;秦音则讲她如何在阳台装防盗网,防止晾晒的衣服被风吹走。这些细碎的烦恼,像是一把把小钥匙,悄悄打开了彼此生活的后门。
周四中午,秦音发来一张照片。她门口摆了盆仙人球,圆滚滚的球体上缀着嫩黄色的花,旁边还放了块木牌,用俏皮的字体写着:“仙人球有刺,狗狗请绕道~“
“早上老太太遛狗经过时,盯着牌子看了半天,“秦音的语音带着笑意,“虽然没说话,但把狗牵得紧紧的,应该是听进去了。“
扬歌正在给新换的插线板套防水罩,闻言回了个点赞的表情。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纱窗落在他手背上,暖融融的。他忽然觉得,这些曾经让他头疼的琐事,因为有了可以倾诉的人,似乎也没那么难捱了。
傍晚时分,秦音又发来消息,是段短视频。画面里,三楼的老太太正牵着萨摩耶下楼,经过秦音门口时特意绕了个弯。秦音的画外音带着雀跃:“你看!真的有用!“
扬歌看着视频里摇着尾巴的大狗,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总说“远亲不如近邻“。那时候他不懂,此刻却明白,好的邻里关系需要经营,就像好的感情一样,得有人愿意先迈出体谅的那一步。
他给秦音回复:“等周末我去给你送盆多肉,比仙人球更可爱。“
屏幕那头很快跳出个笑脸:“好啊,我给你做番茄牛腩当谢礼。“
挂了电话,扬歌看着墙上崭新的防水插线板,忽然觉得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傍晚格外温柔。那些关于电路和宠物的琐碎对话,像是在两人之间织了张细密的网,把原本隔着千里的生活,慢慢网在了一起。而这份在柴米油盐里慢慢滋长的感情,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来得真实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