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我材料学博士,震惊众禽 > 第3章 军工危机,临危受命
换源:


       他易中海再是院里的一大爷,大得过厂里的规章制度吗?

“你……你一个学生娃子,从哪知道的这些?”易中海憋了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话,语气里满是惊疑不定。

“爸下周一就要带我去厂里办入职,我提前把厂规厂纪背熟了,免得以后犯错误,给咱院里丢人。”

林卫的回答,滴水不漏,甚至还反过来将了他一军。

“噗嗤——”

人群里,不知道是谁没忍住,笑了出来。

易中海的脸,彻底挂不住了,由青转紫,像开了个酱油铺。

他感觉周围那些目光,不再是敬畏,而是充满了玩味和看好戏的意味。

他精心维护了几十年的权威,在今天,被一个毛头小子,用他最不熟悉的方式,狠狠地戳了一个窟窿!

“哼!牙尖嘴利!”易中海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既然你们家有理,那这会也不用开了!散了,都散了!”

说完,他黑着脸,背着手,头也不回地走回了自己家,“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一场声势浩大的全院大会,就这么草草收场。

众人看着易中海离去的背影,再看看场中那个神情淡然的少年,眼神彻底变了。

这林家新来的小子,是个狠角色!

不好惹!

而林卫,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易中海紧闭的房门,内心毫无波澜。

他知道,梁子,算是结下了。

但那又如何?

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想不被欺负,想活出个人样,就必须用“新”的规则,去打败那些陈腐的“旧”江湖。

今天,只是一个开始。

四合院的风波,只是生活的一个小插曲。

对林卫而言,真正的主战场,在那个机器轰鸣、钢水奔流的地方——红星轧钢厂。

周一,林卫在父亲林建国的带领下,正式办理了入职手续,被分配到了技术科,成为了一名技术员学徒。

一踏入轧钢厂的范围,一股混杂着灼热铁水、浓烈机油和煤炭燃烧的气味便扑面而来。

高耸的烟囱吐着灰黑色的浓烟,巨大的厂房里,传来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

这里,就是共和国的工业心脏之一,一个充满激情与汗水的钢铁世界。

然而,此刻,在这颗“心脏”的核心部门——技术科的会议室里,气氛却凝重得仿佛一块生铁。

长条会议桌上,烟雾缭绕,十几个技术员和老师傅围坐在一起,个个愁眉不展。

主位上,厂长杨卫国,一个四十多岁,面容刚毅的军转干部,正用手指一下下地敲着桌面,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众人的心上。

“都说说吧,问题到底出在哪?军代表今天早上又来催了,59式坦克的炮管,这个月的任务到现在一根合格的都没生产出来!废品率百分之百!你们技术科是干什么吃的!”

杨卫国的声音不大,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压力。

59式坦克,是华夏陆军的希望,是面对外部威胁的底气。而炮管,就是坦克的獠牙!

现在,獠牙造不出来,整个厂子都背负着巨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

会议室的角落里,一个身材高大的金发碧眼的苏联专家,正烦躁地来回踱步,嘴里用俄语不停地咒骂着什么。

他叫伊万,是来指导炮钢生产的顾问,可面对眼下的难题,他也束手无策。

技术科老科长王建业,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推了推厚厚的眼镜,满脸愁容地站起来汇报:“厂长,我们和苏联专家反复研究过了。钢材的化学成分,完全符合苏方的标准。冶炼和锻造的工艺,也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但不知道为什么,生产出来的炮管,在进行最后的膛压测试时,总会出现微观裂纹,导致强度不达标。”

“又是微观裂纹!”杨卫国一拳砸在桌子上,“我不要听这些!我要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是一个时代的瓶颈。华夏的工业基础薄弱,很多时候只能照搬苏联的图纸和标准,一旦出现问题,就缺乏独立解决的能力。

林卫作为新人,本没有资格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

但他刚办完入职,就被老科长王建业顺手抓了壮丁,让他来会议室端茶倒水,顺便“旁听学习”。

此刻,他正静静地坐在最末尾的角落里,端着一杯凉透了的白开水,眼神却异常明亮。

他的大脑,正在飞速运转。

59式坦克炮管……微观裂纹……

作为21世纪的材料学博士,他几乎是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这不是什么玄学问题,而是典型的金属热处理和微量元素分布不均导致的应力集中!

苏联提供的标准,或许在他们自己的工业体系下是可行的。但华夏的铁矿石品位、焦炭质量、甚至工人的操作习惯,都和苏联有差异。

生搬硬套,不出问题才怪!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