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玄学大师的复仇幕后操控 > 第57章 子归来 账底燃
换源:


       那名地勤人员的声音礼貌却不带一丝温度,像一道无形的墙,将陈子昂与登机口的世界隔绝开来。

他的心脏猛地一沉,一种被蛛网缠住的无力感瞬间包裹全身。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回国探亲结束,准备返回温哥华继续他平静的生活。

签证问题?

他出国多年,从未遇到过。

没等他细想,一个穿着得体,胸前别着侨联徽章的中年男人便笑容可掬地走了过来。

“陈先生是吧?别担心,小问题。”男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亲切得恰到好处,“我是市侨联的,叫我老李就行。青云是著名的侨乡,我们有责任照顾好每一位归侨侨眷。您这情况,核实起来需要点时间,总不能让您在机场干等着。我们已经在市区安排了酒店,您先过去休息,一有消息,我马上通知您。”

这套说辞天衣无缝,甚至体贴得有些过分。

陈子昂脑中警铃大作,但看着周围旅客好奇的目光和不远处两名制服笔挺、眼神锐利的机场安保,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反抗只会让场面变得更难看,甚至更危险。

他被“请”上了一辆黑色的奥迪,车窗外浦东的璀璨灯火飞速倒退,取而代之的是通往未知目的地的沉沉夜色。

他被带到了青云市,一个他只在父亲的只言片语中听说过的城市。

酒店房间宽敞而压抑,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

陈子昂将行李箱扔在墙角,疲惫地倒在床上。

就在他准备关灯时,墙上的液晶电视毫无征兆地自动亮起,刺耳的新闻开场音乐让他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屏幕上是青云市本地新闻频道,一名神情严肃的女记者正站在一个被贴了封条的巨大粮仓前进行现场报道。

“……今天下午,市联合调查组对‘钟鸣置业’名下的‘送终宴’粮仓项目进行了突击查封……”

“送终宴”,这个诡异的名字让陈子昂脊背发凉。

镜头随着记者移动,扫过粮仓办公室外墙上悬挂的一排荣誉铜牌。

画面一晃而过,但他的瞳孔却骤然收缩。

在七枚铜牌中,最中央的那块上,一个遒劲有力的“程”字,像烙铁一样烫进了他的视网膜。

程……这个姓氏像一把生锈的钥匙,捅开了他记忆深处尘封的锁。

他猛地从床上弹起,冲到行李箱旁,手忙脚乱地翻找着。

在箱子夹层里,他摸出一个被油布包裹的硬角木盒,那是父亲陈国栋的遗物。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份泛黄的笔记本。

他颤抖着手翻开,在某一页的末尾,找到了那行熟悉的字迹:“程某人,可信,亦可惧。若闻钟声断,速离。”

钟声断……钟鸣置业……陈子昂的呼吸变得粗重,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父亲的警告跨越时空而来,而他,正身处风暴的中心。

第二天,那个自称老李的侨联干部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林工的中年人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林工自称是青云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受沈舟先生所托,以“战备工程史料整理”的名义,邀请陈子昂这位海外归来的高材生参与一项“民间档案修复项目”,并表示有不菲的酬劳。

陈子昂本能地想拒绝,但“战备工程”四个字,让他想起了父亲笔记本里零星提到的“人防工程”和“特殊拨款”。

他答应了。

见面的地点在一家僻静的茶馆。

沈舟看上去比他大不了几岁,穿着简单的白衬衫,气质沉静如水,但眼神却像能洞穿人心的鹰隼。

没有多余的寒暄,沈舟从一个牛皮纸袋里抽出一张文件复印件,推到陈子昂面前。

“陈先生,令尊陈国栋先生,曾是青云市财政系统的杰出干部。”沈舟的声音平稳,“这份是他在1972年经手的一份财政特批单,编号072-A4,关于一笔用于‘特殊战备设施’的款项。我想,你对上面的笔迹应该不陌生。”

陈子昂的目光落在复印件上,那熟悉的、略带顿挫的笔锋让他手指微不可察地一抖。

这正是父亲的手稿。

沈舟连这个都知道,他的背景深不可测。

僵持的沉默中,陈子昂感到自己像一个被剥光了衣服扔在雪地里的人,所有的伪装和侥幸都被对方轻易看穿。

终于,他沙哑地开了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栗:“我爸……临走前,在院子里烧了半本账。他告诉我,‘那不是贪,是保命’。”

一句话,等于承认了一切。沈舟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见的弧度。

几乎是同一时间,一则风声在青云市的上层圈子里悄然流传:纪委已经掌握了“钟鸣置业”背后复杂的资金链,正准备顺藤摸瓜,彻查到底。

消息传到了城郊一处戒备森严的宅邸。

书房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程守拙,正用一方鹿皮细细擦拭着一杆老式猎枪。

听完心腹陈秘书的汇报,他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只是淡淡地吩咐:“国栋是个聪明人,可惜走得早。他的儿子,不能乱说话。去处理一下。”

当晚,陈秘书就亲自登门拜访了陈子昂。

他没有说任何威胁的话,只是毕恭毕敬地递上一张黑色的银行卡。

“陈先生,程老说,这是您父亲的‘忠诚金’,还剩下八十万。您父亲为青云市奉献了一生,这是他应得的。您取走这笔钱,从此以后,就当从没见过这些事,安心回您的温哥华。”

陈子昂看着那张卡,仿佛看到了一条毒蛇。

他没有接,只是抬起眼,目光灼灼地盯着陈秘书:“我只想知道,这笔钱……是不是当年从拍卖人防工程图纸来的?”

陈秘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这一切,都被茶馆雅间里那个不起眼的仿古摆件尽收耳底。

密室中,沈舟听着耳机里传来的对话,对身旁的年轻人阿明点了点头。

他知道,最后的时机到了。

第二天,陈子昂在酒店楼下的咖啡馆枯坐。

一名穿着清洁工制服的年轻人擦身而过时,不小心将一沓文件掉在了地上。

年轻人慌忙捡起,却“遗落”了一张打印纸。

陈子昂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纸张顶端的英文标题让他浑身一震——《关于冻结涉嫌国际洗钱账户资产的紧急通知令》。

而在冻结名单上,他父亲在温哥华的那套房产地址,赫然在列。

这张伪造的“海外资产冻结令”,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所有的退路都被斩断了。

当晚,他拨通了那个陌生的号码。

按照指示,他独自来到市郊一座废弃的图书馆。

在积满灰尘的阅览室里,沈舟早已等候多时。

“我要看真账。”陈子昂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沈舟没有说话,只是从怀里取出一个银色的加密U盘,放在布满尘埃的桌面上,缓缓推了过去。

“这里面,有你父亲亲笔签字的十七笔‘应急拨款’记录,每一笔都对应着一笔无法见光的交易。还有程守拙通过海外账户下达的打款指令。”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地看着陈子昂:“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公开它。”

那一夜,陈子昂彻夜未眠。

天亮时,他眼球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清明。

他没有立刻联系沈舟,而是以“税务合规咨询”为由,拨通了父亲一位旧友的电话。

那位叔叔如今已是建行青云分行的高管。

利用父亲留下的人情和自己精通的计算机技术,他成功地绕过了几道防火墙,潜入了银行内部系统。

在一个他父亲曾暗示过的、代号为“蓄水池”的服务器里,他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影子账户”。

近三年的流水记录,触目惊心。

他将所有数据导出,刻录成三份光盘。

一份,他通过国际快递,匿名寄往了首都的央行金融犯罪举报中心。

另一份,他联系了一家以报道深度调查闻名的海外媒体。

做完这一切,他才带着最后一份光盘,去见了沈舟。

交接的那一刻,他将光盘放在沈舟手中,低声说道:“我爸说,他们不是贪官,他们是‘秩序的守墓人’。”他的声音里带着巨大的困惑与痛苦,“可是,守墓人,为什么要烧活人?”

沈舟握着那份沉甸甸的数据,没有回答。

他迅速将数据与U盘里的内容整合,一个庞大而精密的金融帝国版图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他很快发现了关键点:“母账”的最后一笔转账,就在三天前刚刚完成。

两千万的巨款,最终流入了一个名为“仁济诊所”的慈善基金会。

他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林晚星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最后被直接挂断。

沈舟站在“仁济诊所”对面的街角,夜风吹得他衣角猎猎作响。

诊所大楼内灯火通明,像一头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

他握紧了手中的U盘,借着昏暗的路灯,能看到U盘上贴着一个小小的标签,上面是沈舟自己写下的字迹:“红算盘·终局账本——公开倒计时72小时。”

与此同时,数十公里外,程守拙宅邸的书房内,一片死寂。

那台被程守拙擦拭得一尘不染的老式英文打字机,在没有任何人触碰的情况下,突然自动启动。

金属键臂清脆而富有节奏地敲击起来,在一张空白的信纸上,缓缓打出了一行猩红的字:

子叛,账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