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三国夫人今宵可愿与我同枕共席否 > 第二十六章 辩才伊籍
换源:


       名士向来崇尚清高从容,讲究的是谈笑自若的气度。

而身兼名士与一方诸侯的刘表,生平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显露出如此震惊失态的表情,左右属下无不感到诧异。

更令蔡瑁等人惊疑的是刘表对颜良的那番评价——那颜良究竟有何能耐,竟能让主公这般动容?

刘表定了定神,长叹一声,将蒯越的来信递给众人传阅。

蔡瑁第一个接过书信,才看了几行,脸色顿时大变,失声道:“这颜良竟然打算背叛袁本初,自立门户?他……这也太过猖狂了吧!”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众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且不说颜良背主是为不义,单就以袁绍如今的势力,就连他们的主公刘表明面上也要表示顺从。而颜良仅凭几千兵马就敢背叛袁绍,这简直是——

胆大包天,简直是自取灭亡!

众人或惊疑,或嗤之以鼻,都认为颜良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

“颜良可不仅仅是狂妄,你们再往下看。”刘表苦笑道。

蔡瑁继续高声朗读蒯越的信件,听着听着,那些原本不屑一顾的人也不禁纷纷变色。

原来颜良早有算计——他打算效仿当年的张绣,与荆州结盟,要求刘表在后面提供粮草支援,为他撑腰。

更关键的是,颜良放话:若刘表不答应,他就将新野拱手献给曹操。

谁都知道新野一旦落入曹操之手,对荆州将意味着什么。

堂内顿时一片沉寂。

半晌,蔡瑁打破沉默,高声道:“他颜良要投曹操就投好了!”

“官渡一战我看袁公胜算很大,待曹操一败,咱们趁机发兵北上,不仅能夺回新野,还能坐收渔翁之利。”

一旁的韩嵩却道:“袁本初拥十万之众,却迟迟攻不破官渡。”

“袁曹之争,胜负难料,我们岂能轻易把赌注全押在袁本初身上?”

大堂内再度议论纷纷,有人支持蔡瑁,有人附议韩嵩。

的确,在眼下这个关头,谁都不敢妄断官渡之战的胜负。

沉默了许久的刘表,突然重重地干咳了几声。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大堂重归寂静。

刘表环视众人,叹道:“诸位所言都有道理。”

“但我以为,无论官渡之战谁胜谁负,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确保荆州的安全。”

他顿了顿,又道:“颜良此人有勇有谋,若能用他来拱卫荆襄,无论是对付袁本初还是曹孟德,都不失为一柄利器。”

“既然局势已到这一步,顺势而为,与他结盟倒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刘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决定采纳蒯越的建议。

主公既已发话,众人便不再多言。

毕竟,蒯越在信中已经将利弊分析得十分透彻。

似韩嵩这等名士,只要荆州能保持和平现状,哪怕是暂时的,他们也乐见其成。

而蔡瑁等大族出身的官吏,则心想着若与颜良结盟,双方化敌为友,那自己在新野的产业也能保全,这仗能不打自然最好。

既然众人都无异议,刘表便命麾下宾幕伊籍前往新野,与颜良商议结盟事宜。

朝阳大营。

此时的颜良正在磨刀霍霍,打算率领骑兵到汉水边巡弋一番,再给刘表施加些压力。

正当他披挂准备出营时,斥候来报,说刘表帐下宾幕伊籍已在数里外,奉刘表之命前来商议结盟之事。

颜良脸上掠过一丝笑意——一切正如他所料,刘表果然服软了。

听说来使是伊籍,颜良眼前不禁一亮。

他依稀记得,演义中的伊籍明为刘表宾幕,却与刘备交往甚密,不但救过刘备一命,还为他推荐了马良、马谡等人才。

正史中的伊籍更是辩才无双,连孙权都对他的才辩惊叹不已。

此人后来随刘备入蜀,还与诸葛亮等人共同制定了《蜀科》,奠定了蜀汉的法律体系。

颜良心想,自己要自立门户,少不了与各方诸侯合纵连横,身边正需要这样一位外交奇才。

伊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人后来投奔刘备,显然对刘表早有不满,或许可以为我所用……”

颜良心念电转,当即下令全军出营列队,他要亲自迎接伊籍。

三千将士得令,迅速出帐集合,在辕门至中军大帐的道路两旁肃立等候。

颜良则驻马辕门,举目远眺。

不多时,几骑人马徐徐而来,当中那位青衣儒生打扮的,想必就是伊籍。

颜良驱马出迎,相隔数步便拱手笑道:“久闻机伯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颜某三生有幸。”

马上的伊籍,原本还在揣测颜良会是何等人物。

各种传闻都说颜良凶猛残暴,杀人如麻,是个冷酷武夫。

今日一见,却发现颜良如此亲切和善,与先前印象大相径庭。

更让伊籍惊讶的是,颜良竟亲自出营相迎,这让他颇感受宠若惊。

伊籍急忙拱手还礼:“有劳将军亲迎,籍实在愧不敢当。”

颜良笑道:“先生言重了。颜某在河北时就久闻先生大名,只恨不能相见请教。”

“今日有幸得见,出营相迎也是应当的。”

这番话听得伊籍心中舒畅。

想他虽有才名,但在名士云集的刘表幕府中,并不算起眼,平日很少受到如此礼遇。

如今出使新野,竟得河北名将颜良这般盛情接待和赞誉,顿时让颜良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颜良心中暗笑,便与他并辔入营。

一路行来,三千河北军士军容整肃,鸦雀无声。

“河北军军纪如此严明,远非我荆州军能比。”

“这位颜将军的治军之能,果然名不虚传……”

伊籍心中啧啧称奇,目光中不禁流露出对颜良的钦佩之色。

颜良佯装未见,却暗中观察着伊籍的表情。

见他面露赞叹,颜良嘴角掠过一丝笑意。

他就是要让伊见识自己的军威,一方面通过他向刘表示威,另一方面也让这位辩才见识自己的过人之处。

“不知先生眼下在刘使君麾下任何要职?”颜良忽然问道。

一听这话,伊籍顿时面露尴尬:“在下眼下只不过是州牧幕府中的一名书佐而已。”

书佐是低阶文官,以伊籍的才华,任此职确实屈才。

颜良佯装惊讶:“先生才华横溢,就算不做一方太守,至少也该任从事之职。”

“刘使君怎会让先生屈就书佐这等微职?”

“州牧麾下名士如云,籍才疏学浅,任此职已是幸运。”伊籍自嘲地笑了笑。

颜良看得出来,那是苦笑。

显然,伊籍对自己的待遇并不满意。

这样一来,颜良便有了可乘之机。

说话间,二人已入帐中。

宾主落座后,伊籍向颜良表明了刘表的诚意,声称刘表愿与他结盟,共拒北敌。

“刘使君想与颜某结盟也可以,不过颜某还有一个条件。”

颜良不慌不忙,竟然讨价还价起来。

伊籍心想,这颜良真是沉得住气。

明明身处逆境,四面楚歌,却表现得如此强势,倒像是刘表求着与他结盟似的。

“这位颜子义,处变不惊,如此善于审时度势,这一点上,刘使君确实不如啊……”

伊籍心中暗赞,便问颜良还有什么条件。

颜良呷了口酒,朗声道:“很简单,我要与刘使君单骑相会,当面盟誓。”

一听这话,伊籍顿时脸色大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