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醉卧于人间 > 第十二章 新的基石
换源:


       赵军官的来访像一阵短暂而有力的山风,吹皱了鹰嘴崖表面的宁静,却也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他带着凌山那句“等价交换”的承诺和一套简化版“场域发生器”的设计构想匆匆离去,留下的,则是一份沉甸甸的军方背书和即将开启的高速通道。

合作的第一步很快显现。几天后,一支没有任何标识、但成员眼神精干、动作极其专业的小型车队抵达了云岭村。他们没有打扰村民,而是在老支书的引导下,直接与凌山指定对接的负责人——秦雪瑶进行了接触。

秦雪瑶展现出了她惊人的协调能力。她拿着凌山列出的一份极其特殊、甚至包含部分非公开材料的采购清单,与车队负责人进行了高效对接。许多在过去需要耗费巨大代价和漫长时间才能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高纯度稀有金属、定制复合材料、精密传感器核心元件,如今通过这条新建的“安全通道”,开始有条不紊地、隐蔽地运抵云岭村外围的指定交接点。凌山则会在夜间动用经过悬浮力场伪装的运输平台,将这些物资悄无声息地运送上山。

他的“巢穴”建设速度骤然加快。更多的平台从崖壁延伸而出,结构更加复杂精巧。内部实验室的能量核心得以升级,各种之前停留在设计图上的设备开始被快速制造和组装。那套“涟漪壁垒”系统也得到了强化和扩展,覆盖范围更广,响应更为精准。

与此同时,军方承诺的“山区基础建设加大投入”也以惊人的效率兑现了。

一支由国家级的筑路工程队开着重型设备进驻,开始勘测和修建从镇子通往云岭村的标准化柏油公路。这与之前村民们想象中的修修补补完全不同,是真正的高标准工程,盘山而上的道路坚固平整,甚至还规划了必要的防护栏和排水系统。

不仅如此,一支电力工程队也随之而来,开始升级整个区域的电网,并铺设一条通往鹰嘴崖方向的专用高容量电缆——名义上是为了支持“萤火虫学校”和未来可能发展的旅游项目,实则为了满足凌山那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尽管他自身的能量采集技术已十分先进,但更多能源意味着更多可能性)。

通信方面,一座新的信号塔在附近的山头立起,不仅彻底解决了山村以往的通信盲区问题,其隐藏的高速数据链路也直接为凌山服务,使得他与外界的加密信息交换更为流畅稳定。

整个云岭村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村民们获得了大量临时工作机会,收入显著增加,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通往外面世界的路正在变得畅通,未来的希望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住在崖上的“奇人”。凌山的声望在村民中达到了顶点,甚至带上了某种神话色彩。

老支书整天笑得合不拢嘴,却又谨记凌山的喜好,严格约束村民和好奇的外人,绝对不准靠近鹰嘴崖范围,生怕打扰了这位给村子带来福气的“活神仙”。

在这一片欣欣向荣之中,凌山兑现了他的承诺。他将简化版的“场域发生器”设计图,以及一套对应的、基于特定算法和材料工艺的能量聚焦核心制造教程,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交给了赵军官。

这份资料在军方内部引起了远超预期的震动。经过初步验证,这种基于复合力场原理的防御技术,虽然效能远不如凌山自用的版本,但其思路之精巧、能耗之相对低廉、以及对现有材料体系的兼容性,都代表了防御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它不仅能用于重要设施的静态防护,甚至有望经过进一步开发,应用于移动平台!

凌山的名字,在军方某个极高的保密层级内,被标记为“国士”级别的战略资源。他与军方的这种“等价交换”合作模式也被正式确认和巩固下来。他提供前沿技术思路和概念原型,军方则提供资源、渠道和政治层面的庇护,并负责将技术转化为实际国力。

这让凌山的“隐居”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基础和自由度。他无需再事事亲力亲为去获取资源,也不再需要过分担忧来自官方层面的窥探和干扰。

秦雪瑶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转变。她成为了凌山与外部世界(不仅是军方,也包括其他商业领域)的实际联络人和代理人。她精明地利用这条稳固的渠道,不仅为凌山采购物资,也开始尝试将凌山一些“边角料”技术或设计(例如某种高效水净化模块、或一种新型生态建材配方)进行小范围的商业化应用,所产生的巨额利润则再次投入山区建设和凌山指定的研发方向。一个以凌山为核心的、隐秘而强大的“贸易-科研-建设”循环体系开始初步形成。

苏芷晴则全身心投入到凌山不断扩展的生态建筑项目中。有了更充足的资源,她的设计得以更大胆地实现。她开始将凌山提供的环境调控技术(如局部微气候生成、智能水循环)与自己的人文美学融合,不仅是在装饰,更是在参与构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与山崖共同呼吸的有机建筑群。鹰嘴崖正在从一个隐居点,向着一个未来生态科技的展示窗口悄然演变。

林静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她不再试图去挖掘凌山背后的“黑幕”,而是将笔触转向记录这场发生在大山深处的、静默却深刻的变革。她报道了新公路和电网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希望,记录了“萤火虫学校”里孩子们崭新的笑脸,也深度分析了这种“技术反哺乡土”的新型发展模式的可能性。她的报道客观而充满人文关怀,无形中为凌山所做的一切提供了正面的舆论铺垫和理解基础。

这一日,夜幕低垂。凌山独自站在崖边最新延伸出的一处观景平台上。脚下云海沉浮,星光如洗。三只巨大的金雕安静地栖息在他身旁的特制架子上,它们的羽翼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眼神锐利如电,已然成为这片夜空毋庸置疑的守护者。

山下的村庄灯火比以往明亮了许多,偶尔还有施工机械的微弱声响传来,预示着更美好的明天。一条无形的、坚固的通道已然将他与外部世界连接,但他依旧站在漩涡的中心,享受着这份喧嚣中的宁静。

他伸出手,指尖在空中轻轻划过,一道微弱的、几乎看不见的能量涟漪在他指尖荡漾开来,那是经过强化后的“涟漪壁垒”在响应他的意志。

他知道,眼前的宁静建立在新的平衡与合作之上。但他更清楚,这个世界从不缺少贪婪与觊觎。“奥西里斯”的退却只是暂时的,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方。

然而,此刻的他,已然拥有了更强大的壁垒和更从容的底气。他望向深邃的星空,目光沉静而悠远。

脚下的鹰嘴崖,已不再是最初的避难所,它正在成为一座真正的堡垒,一个奇迹的孵化器,一个足以惊动世界的……深山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