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山的指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星炬基地”和军方最高层同时激起波澜。
“近地轨道碎片清理及临时通讯中继网络构建方案”——这份文件的技术细节远超现有航天工程的理解范畴,但其逻辑清晰,目标明确:以最快速度,最低风险,重建人类文明的“听觉”和“方向感”。
赵军官拿到方案时,双手都在微微颤抖。他不是因为技术难度而害怕,而是因为看到了终结全球性恐慌的曙光!他立刻动用一切权限,协调所有剩余的可发射火箭资源、航天工程师团队,全力配合凌山的计划。
“凌霄天庭”,灵犀殿再次成为指挥中枢。
“第一步:轨道清理。”凌山的精神力与“星髓”同步,意识再次投向近地轨道那片危险的残骸带。这一次,并非为了防御,而是为了“清扫”。
“锁定‘望楼-3号’残骸集群。计算最优收集路径。‘织网’单元:青瞳、破风。执行方案:‘引力涟漪’。”
高轨之上,青瞳与破风再次翱翔。它们不再需要构建坚固的防御壁垒,而是以一种更精妙的模式,振动双翼,引动“凌霄天庭”传输而来的能量,在残骸密集区域制造出细微而精准的局部引力波动。
这并非强大的引力井,而是如同在水面投入一颗小石子产生的涟漪。那些高速飞旋的卫星碎片、金属残骸,一旦进入这片引力涟漪区域,其轨道便被 subtly改变,如同被无形的手引导着,缓缓向着预设的、远离重要轨道的“垃圾坟场”区域汇聚。这个过程无声无息,却高效得令人咋舌。
与此同时,全球尚存的几个航天发射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数枚经过紧急改装的中型火箭矗立在发射架上,它们的 payload并非传统卫星,而是由“星炬基地”根据凌山提供的图纸、利用现有材料紧急生产的简化版力场中继器。
这些中继器结构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其核心是一个小型化的能量接收单元和一个能产生稳定力场、抵御一定程度能量干扰的保护壳。它们的功能单一:接收地面信号,放大,并通过力场保护下的激光链路进行中继传输。
发射过程全球直播——这是华夏官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旨在向恐慌的世界传递希望和秩序的信号。
当火箭喷吐着烈焰,撕裂长空,将那些承载着人类重新连接希望的“小盒子”送入预定轨道时,不知有多少人守在残存的收音机、电视机前,屏息祈祷。
埃琳娜·罗斯科娃坐在星炬基地的主控台前,脸色因连续熬夜而苍白,但眼神却亮得吓人。她负责监控所有中继器的能量接收状态。“‘驿站一号’成功激活!能量接收稳定!力场生成……完美!”她几乎是吼着报告,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因激动而有些变调。这一刻,她感觉自己触摸到了宇宙的真理,毕生所学终于找到了终极用武之地。
陈星则紧张地盯着材料应力数据,他研发的新型复合材料是中继器能否在恶劣轨道环境中长期生存的关键。看到各项数据均在安全阈值内,他才长长松了口气,下意识推了推眼镜,才发现手心里全是汗。
雷斌少校则率领团队,构建起一套临时的、基于这些中继器的加密通讯协议。他表情冷峻,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确保这条新生的“血管”不会第一时间就被潜在的敌人渗透或掐断。“‘信使’协议部署完成,链路加密等级最高。可以尝试第一次通话。”
第一个接入这条新网络的,是华夏与北方邻国之间的一条紧急热线。
当断断续续、却清晰可辨的声音再次通过这条线路传来时,两国的通讯中心内爆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欢呼声!虽然只是声音,却代表着连接的重启,秩序的回归!
紧接着,更多的紧急通讯、基础导航信号开始通过这初步建立的、由数十个简易中继器构成的“驿站网络”进行传输。
全球性的恐慌情绪,如同被戳破的气球,开始肉眼可见地消退。
远洋货轮重新找到了方向,虽然精度远不如前,但至少避免了撞上冰山或暗礁的风险。跨国救援组织能够重新协调物资和人员。分离已久的家人听到了彼此的声音,虽然延迟很高,却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新闻报道开始恢复,虽然内容简略,但至少提供了权威的信息来源,有力地遏制了谣言的传播。各国政府恢复了一定程度的掌控能力,开始有序地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华夏在国际社会中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许多国家内心充满疑虑和嫉妒,但表面上不得不表示感激和合作。一种新的、以华夏为核心的、基于实用主义和技术共享(尽管是最基础的部分)的国际协作模式开始悄然形成。
在云岭村,老支书通过村里新架设的、连接了“驿站网络”的信号接收器,第一次看到了外界的新闻画面。当他看到那火箭升空、听到主持人报道“全球通讯正在逐步恢复”时,他久久地沉默着,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旱烟,对身边的村干部说:“告诉乡亲们,没事了,天塌不下来。该种地的种地,该上学的上学。”他抬头望了望鹰嘴崖的方向,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其中混杂着敬畏、感激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担忧。
“凌霄天庭”内,凌山感知着全球能量场中那恐慌的“浊流”逐渐平复,混乱的波纹被新的、有序的信息流所取代。虽然这网络简陋,如同用细线连接破碎的玻璃,但它确实起到了作用。
他没有丝毫放松。“网络只是骨架。下一步,需要恢复血肉。”他看向下方星球,“埃琳娜博士的‘差分收集阵列’必须加快。世界的运转,需要能量。”
然而,就在这重建秩序的希望之光刚刚亮起时,雷斌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凌先生,我们监测到多个之前标记为‘海妖’和‘奥西里斯’关联的IP,正在试图解析‘驿站网络’的传输协议,攻击频率和 sophistication在快速提升。另外……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获得了某些……我们尚未掌握的、关于‘暗影’能量特征的碎片数据。”
黑暗中的鬣狗,果然趁着混乱,试图啃食伤痕累累的文明躯体,甚至……想偷走猎人的武器。
凌山目光一冷。“看来,清理完轨道垃圾,还需要清理一些……人类的垃圾。”
重连的世界,光芒之下,阴影仍在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