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醉卧于人间 > 第五十章 断链危机
换源:


       【星璇】的预警如同冰冷的警铃,在凌山意识中尖锐鸣响。目标直指位于西伯利亚腹地的“通古斯7号”地面枢纽站——那是“灵犀网络”在欧亚大陆北部的核心节点之一,负责处理庞大的数据流和远程能量传输调度,堪称网络的一条“主动脉”。

敌人的战术再次升级。它们不再满足于摧毁实体设施或制造混乱,而是要精准地切断凌山感知和影响世界的“神经”,测试其反应,并试图让初步联网的全球防御体系陷入瘫痪。

“立刻启动‘通古斯7号’最高防御预案!所有人员进入掩体!非必要系统离线!”凌山的声音通过尚未受影响的网络链路,瞬间抵达枢纽站控制中心。

几乎在命令下达的同时,攻击已然降临!

并非动能撞击或能量轰炸。三枚经过特殊伪装的梭状侦测器,以一种近乎自杀的方式,直接撞击在枢纽站外围的能源接收阵列上!撞击的威力不大,但它们却在接触的瞬间自毁,释放出一种高度特化的、针对“灵犀网络”能量签名和量子加密协议的定向emp脉冲与信息熵病毒!

嗡——!

一道无形的波纹扫过整个枢纽站!所有的屏幕瞬间雪花一片,灯光熄灭,备用电源系统在挣扎了几下后也彻底沉寂!更可怕的是,那信息熵病毒如同数字癌变,沿着光缆疯狂蔓延,所过之处,数据被搅乱、加密协议被瓦解、存储介质被彻底擦除!

物理摧毁可以修复,但这种针对性的信息攻击,直击要害!

“主能源离线!备用电源失效!核心数据库遭到未知攻击!丢失率每秒17%!防火墙正在崩溃!”控制中心内,一片混乱,技术人员在一片黑暗和警报红光中声嘶力竭地呼喊,却无能为力。

“切换至应急无线链路!尝试物理隔离!”站长的声音还算镇定,但带着绝望。

“不行!病毒传播速度远超预期!它……它甚至能通过备用无线频道传播!见鬼!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仅仅一分钟,“通古斯7号”这座庞大的信息堡垒,就变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内部数据正在飞速“蒸发”的孤岛。并且,病毒正试图以其为跳板,向着网络的其他节点扩散!

灵犀殿内,凌山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条重要的“神经”正在快速坏死、黯淡。更棘手的是,那种信息熵病毒极其刁钻,甚至对【星璇】的净化力量都产生了一定的抗性,清除它需要时间,而敌人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雷斌,立刻强制隔离‘通古斯7号’与网络的所有物理和逻辑连接!哪怕手动拔线!”凌山立刻下令。“已经在做!但病毒扩散速度太快,可能已经有数据包泄漏到二级节点!”雷斌的声音焦急万分。

“莉娜·克罗宁博士。”凌山的声音直接切入了正在协调另一处平台建设的克罗宁的频道。“我在听,凌先生。”克罗宁的声音依旧冷静,甚至能听到她那边键盘敲击的背景音。“‘通古斯7号’遭遇针对性信息攻击,病毒特性已传输给你。你的‘尘埃’,能否在数据层面进行干扰或阻断?”凌山的问题近乎天方夜谭,让物理的“尘埃”去对抗信息的病毒。

频道那头沉默了三秒,只有急促的键盘声。“理论上可行。”克罗宁的回答出乎意料的干脆,“我曾在早期研究中设计过一种‘数字尘埃’原型,是一种悬浮于基站内部的、能发射特定电磁场干扰数据流稳定性的纳米单元,用于应对极端电子战情况。但从未实战部署,且需要精准的病毒频率特征。”

“特征数据已发送。授权你最高权限,调用全球所有相关资源,立刻生产、投送、部署!”凌山没有丝毫犹豫。“明白。预计需要23分钟。”克罗宁甚至没有问失败怎么办,直接切断了通讯,投入到一场与时间的疯狂赛跑中。

全球的精密纳米工厂在克罗宁的远程指令下高速运转,特殊的“数字尘埃”被生产出来,立刻由超高速无人机群装载,如同扑火的飞蛾,冲向正在死去的“通古斯7号”。

与此同时,凌山自身也并未闲着。【星璇】高速旋转,磅礴的算力不再用于直接净化病毒,而是开始逆向编译病毒的结构,并以其为基础,构建一种全新的、更具攻击性和适应性的数字抗体!

这是一场发生在微观信息世界的军备竞赛,凶险程度丝毫不亚于真实的太空战。

23分钟,前所未有的漫长。

病毒已经几乎彻底摧毁了“通古斯7号”的核心数据库,并成功突破了部分隔离,感染了三个次级节点!全球防御网络的协调效率明显下降,一处正在建设的“守望者”平台甚至因指令错误发生了轻微碰撞。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克罗宁的“数字尘埃”无人机群如同幽灵般穿透了西伯利亚的夜空,抵达目标上空!无数肉眼不可见的纳米单元被释放,如同烟雾般涌入枢纽站的通风系统,弥漫到每一个机房!

这些“数字尘埃”被激活,发出针对性的干扰场,并非摧毁病毒,而是极其精准地扰乱其复制和传播的节奏,如同在高速运转的齿轮中撒入了细沙!

病毒的蔓延速度骤然减缓!

就是现在!凌山眼中精光一闪,他操控【星璇】,将刚刚编译完成的、更具侵略性的数字抗体程序,通过尚未被完全破坏的几条深层物理线路,直接注入“通古斯7号”的最底层硬件!

数字抗体如同饥饿的猎犬,扑向那些被“尘埃”迟滞的病毒,以其为食,疯狂复制、清除、并进化!

这场发生在硅基世界的战争无声却激烈。机柜内指示灯疯狂闪烁,硬盘发出刺耳的读写声。

五分钟后。“通古斯7号”控制中心的主屏幕猛地亮起,虽然满是破损数据,但代表着系统核心的进度条终于开始艰难地反向增长!“病毒……病毒被遏制了!正在清除!”技术人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十五分钟后,大部分病毒被清除,核心系统开始缓慢重启。三十分钟后,“通古斯7号”虽然数据损失惨重,但终于恢复了最基本的连接功能,脱离了孤岛状态。

危机解除。但代价巨大。超过70%的宝贵数据永久丢失,其中包括部分重要的能源调度日志和早期预警模型。

凌山缓缓松了口气,但眼神更加凝重。敌人已经摸到了他们的“数字门脉”,下一次的攻击,只会更加致命。

克罗宁博士的冷静汇报传来:“‘数字尘埃’部署成功,消耗率37%。建议对所有关键节点进行常态化部署。相关成本报告已提交。”

就在这时,雷斌带来了一个意外的调查结果:“凌先生,我们追踪了病毒最初的渗透路径。发现它并非直接来自深空,而是首先感染了一颗隶属于‘全球天文共享项目’的、用于监测近地小行星的老旧科研卫星,然后以此为跳板,才攻击了‘通古斯7号’。”

凌山目光一凝。“全球天文共享项目”……这个由各国天文台联合建立的、旨在促进科学合作的平台,其安全防护相对薄弱。

而“海妖”组织,最近正在大力鼓吹“科技共享”和“数据透明”,并资助了该项目的一次安全系统“升级”……

巧合?还是……“海妖”与那深空的“吞噬之源”之间,存在着某种意想不到的、甚至可能超越他们自身理解的联系?

无形的网,似乎比想象中更加扑朔迷离,更加……深不可测。

断链危机虽暂解,但疑云已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