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醉卧于人间 > 第四十九章 尘与网
换源:


       “守望者”平台的初战告捷,如同给紧绷的全球神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凌山和联盟高层却丝毫不敢放松。莉娜·克罗宁博士那看似不起眼的“智能尘埃”防御层发挥了奇效,但其技术原理和那位冰冷高效的博士本人,都引起了凌山更深的关注。

克罗宁的“尘”:凌山让雷斌调来了克罗宁博士的全部加密档案。档案显示,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学术世家,却与家族关系疏离,职业生涯早期曾在几家高度保密的国防承包商从事前沿材料研究,成绩斐然却始终低调。那份“智能尘埃”的技术,其核心是一种能对特定能量频率产生非线性干扰的纳米级微机械,灵感似乎来源于某些深海洋流生物的感知扰乱机制,但其精妙程度远超现有水平。

“博士,您的‘尘埃’技术,其能量识别和干扰的精确定向性,令人印象深刻。”凌山的声音通过加密线路,直接联系上了正在轨道指挥站忙碌的克罗宁。

全息影像中的克罗宁头也没抬,手指飞快地在数据板上划动,语气平淡无波:“谢谢夸奖,凌先生。只是基于公开的量子传感理论和一些生物仿生学应用的合理延伸。详细技术报告我已提交至第七号服务器,编号CT-8891,您可自行查阅。如果没有其他技术性问题,我这边还有三处平台的部署需要协调。”她甚至没有给凌山继续追问的机会,便礼貌而迅速地切断了通讯。

这种近乎无礼的效率,反而让凌山暂时打消了疑虑。或许她只是一个纯粹到极致的实用主义者,只关心结果而非过程或来源。他吩咐雷斌:“重点监控‘智能尘埃’的生产和部署流程,确保其绝对安全。克罗宁博士……保持观察。”

“海妖”的新网:“海妖”组织似乎察觉到了“智能尘埃”带来的威胁,他们的舆论攻势再次转向。这一次,他们开始 subtly散布关于“纳米科技失控风险”、“无处不在的监控尘埃”以及“技术精英对社会的隐形控制”的恐慌。

“……这些看不见的尘埃,今天能防御外星人,明天是否就能潜入我们的身体,控制我们的思想?”一则隐藏在流行视频网站里的动画短片,以看似科普的方式,描绘着恐怖的场景,获得了惊人的点击量。

同时,他们加大了对“星际孤立主义”的支持,暗中资助了几个有影响力的政治团体和学者,试图在联盟议会中推动“暂停‘守望者’计划,全力建设近地防御圈”的议案。虽然议案最终被否决,但支持者比预想的多,显示了这种思潮的市场。

林静在她的新书和专栏中激烈地抨击这些论调,称之为“自掘坟墓的短视”和“被恐惧扼杀未来的懦弱”,但思想的病毒一旦植入,清除起来极为困难。

“吞噬之源”的适应性:【星璇】的预警变得越来越频繁,袭击的地点、方式也越发刁钻古怪。

一次,数枚梭状侦测器并未直接攻击任何设施,而是悄然潜入一处废弃的卫星墓地,激活了里面老旧的通讯卫星,向地球持续发送一种能引起特定频率脑波紊乱的异常信号,导致小范围内数千人出现莫名的焦虑、失眠和攻击性上升,险些引发社会骚乱。最终是凌山远程超载了那些老旧卫星的能源系统才将其解决。

另一次,袭击者的目标竟是一处位于南极的、研究远古冰芯的科考站!它们似乎对科考站钻取的、蕴含古代气候信息的冰芯样本产生了兴趣(或者说警惕)。幸好事先被【星璇】预警,科考站人员及时转移了样本,袭击者摧毁了站点后便自行离去。

这些袭击不再以摧毁设施为主要目的,而是更像在测试——测试人类的反应速度、防御弱点、技术偏好,甚至……社会结构的韧性。

它们的学习速度惊人,每一次失败,都会让下一次的袭击更加难以防范。它们甚至开始模仿人类的战术,进行佯动、欺骗。

凌山坐在灵犀殿中,【星璇】在掌心缓缓旋转,无数数据流在他意识中交汇。他感觉自己仿佛在与一个无形的、无比聪明的对手下棋,对方落子如飞,且每一步都蕴含着多重后手。

“它不仅在绘制我们的太空地图,更在绘制我们的社会基因图谱和技术树。”凌山对联盟高层发出警告,“它在寻找最省力、最高效的瓦解我们的方式。下一次,可能不再是物理攻击。”

埃琳娜的突破与风险:巨大的压力下,埃琳娜·罗斯科娃再次取得了突破。她成功改进了“差分阵列”,使其能小范围模拟出类似“智能尘埃”的广谱能量阻尼场,虽然能耗巨大,但足以覆盖重要的行星际航道节点,为航行中的飞船提供临时庇护所。

然而,在一次极限测试中,阵列核心因过载而失控,险些引发一场堪比大型核爆的能量崩溃。是陈星冒着生命危险,冲进辐射区手动注入了中和剂才避免了灾难。事故后,陈星被紧急送进医疗舱,埃琳娜则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三天三夜,出来时憔悴不堪,却带回了一份更加完善、但也更加复杂激进的设计图。

“代价……总是必要的。”她沙哑着嗓子,眼神中的偏执更加深沉。

凌山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文明的挣扎,个体的牺牲,潜藏的暗流,以及深空那步步紧逼的冰冷威胁……这一切,都如同巨大的熔炉,煅烧着人类这个种族。

他能感觉到,【星璇】与脚下这颗星球的联系正在加深。每一次全球性的情绪波动,每一次技术的突破甚至每一次失败的能量散逸,似乎都在以一种极其微妙的方式,被【星璇】吸收、解析,成为其推演未来、优化自身的一部分。

他不再仅仅是守护者,更像一个观察者,一个引导者,一个……文明进程的催化剂。

然而,催化剂本身,也可能在剧烈的反应中,被消耗,被改变。

【星璇】中心那点翠绿与炽金交织的光芒,似乎比以往更加活跃,更加……难以预测。

网已张开,尘埃浮动。猎手与猎物的界限,正在模糊。

下一次袭击的警报,再次于【星璇】中无声亮起。这一次,目标指向的,并非太空设施,也非偏远科考站。而是——全球灵犀网络的一个主要地面枢纽。

攻击的目标,首次明确指向了凌山延伸向世界的“神经”。

凌山缓缓睁开眼。棋局,进入了中盘。该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