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80,寡妇滚蛋,我要宠老婆女儿 > 第三十章 投石问路
换源:


       那水产摊老板一听清水河三个字,正耷拉着的眼皮猛地一跳,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惊诧。

他把手里的稻草一扔,坐直了身子,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个笑呵呵的年轻人。

“你……你怎么知道?”他语气里的不耐烦,已经变成了十足的警惕。

清水河是金州城西边几十里外的一条野河,水质清冽,河里的鱼虾鳖蟹,因为生长环境好,味道格外鲜美,在懂行的老饕嘴里,那可是上等货。

但那地方偏僻,河道也复杂,产量极少,能捞到东西的,都是些有门路的老渔民。

他这只甲鱼,正是花了大价钱从一个老渔民手里收来的,藏着掖着,准备等识货的大主顾上门,狠狠宰一笔。

没想到,被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乡下小子一口道破了来历。

苏建军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心想这不就是一只王八吗?

哪条河里的有啥区别?

杨辰脸上的笑容不变,他蹲下身,指着那甲鱼背上几道不太明显的暗纹,不急不缓地说道。

“老板,你看这鳖背上的纹路,比一般的要深,颜色也偏青黑,裙边厚实,翻过来再看它的爪子,尖利发黄,这都是常年在清水河沙底石缝里刨食磨出来的,别处的鳖可没这个品相。”

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字字在理,直接把那老板给说愣了。

他自己收货的时候,也只是听老渔民吹了几句,哪有眼前这年轻人分析得这么头头是道。

他看杨辰的眼神,彻底变了,从警惕变成了几分佩服。

“兄弟,你也是行家啊。”老板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挤出了生意人的笑容。

“谈不上行家,就是以前跟着长辈学过点皮毛。”杨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老板,开个实诚价吧。我买这东西是送人的,东西得好,价钱也得实在。”

“得嘞!”老板也爽快,一拍大腿:“兄弟你既然是懂行的,我也不跟你来虚的。这只三斤二两,你给我十五块钱,拿走!”

一旁的苏建军听得直咋舌,十五块钱买一只王八?

这都够乡下一家人小半年的嚼用了!

他刚想说太贵了,却被杨辰一个眼神给按了回去。

“行。”杨辰很干脆地从口袋里掏出钱,点了一张大团结和一张五块的递过去。

“老板,帮我用草绳捆结实点,我这还得提着走半天。”

“好嘞,您就瞧好吧!”老板收了钱,喜笑颜开,手脚麻利地用浸了水的草绳,将那甲鱼捆了个结结实实,还特意多绕了两圈,打了个方便提拎的结。

提着那只分量不轻的甲鱼,苏建军跟在杨辰身后终于忍不住了。

“妹夫,你花那么多钱买这玩意儿干啥?还说要送人?谁啊?”

“送给那位讲原则的黄科长。”杨辰掂了掂手里的甲鱼,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送他?他不是不收礼吗?”苏建军更糊涂了。

“哥,这你就不懂了。”杨辰耐心解释道:“像黄科长这种人,你直接送钱,那是打他的脸,他肯定不要。你送烟酒,太普通,他见得多了,也未必看得上。但这个东西不一样。”

他晃了晃手里的甲鱼:“这叫投其所好。清水河的野生甲鱼,大补,是花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稀罕物。”

“咱们送这个,说得好听,是请领导尝尝鲜,补补身子,表达一下敬意。这既不是钱,也不是俗礼,他收下来,心里舒坦,没负担。这叫雅贿。”

苏-建军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自己脑子完全不够用了。

他觉得杨辰说的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跟天书一样深奥。

他只能由衷地感慨一句:“妹夫,你这心眼子,比咱村那口老井都深。”

回到招待所,苏建军看着那只在卫生间脸盆里扑腾的甲鱼,还是觉得肉疼。

杨辰则像没事人一样,泡了杯茶,悠闲地看起了报纸,仿佛那十五块钱只是打了个水漂。

他这是在等,等李卫国把石头投进水里后,那圈涟漪什么时候能荡到自己这里来。

这一等,就等到了下午。

房间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清脆的铃声吓了苏建军一跳。

杨辰放下报纸,不慌不忙地走过去接起电话。

“喂,杨辰兄弟吗?我是李卫国。”

“李主任,您好。”

“东西我给黄科长送过去了。”李卫国在那头笑了笑,声音里透着一股满意。

“你小子,可以啊。那几样山货,品相确实不错,处理得也干净。黄科长看了,没说什么,就让我把东西留下了。”

“那……”

“别急。”李卫国似乎知道他想问什么。

“黄科长那个人,我了解。东西他能留下,就说明事情有门。他让我转告你,明天中午,在国营金州饭店,他做东,请我们吃个便饭。”

“金州饭店?”杨辰心里一动。那可是省城最有名的饭店,能在那儿请客,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对。”李卫国在那头叮嘱道:“你小子机灵,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心里应该有数。明天是个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的了。”

“我明白,多谢李主任提点。”

挂了电话,苏建军立刻凑了上来,满脸的紧张和兴奋:“怎么样怎么样?成了?”

“八字刚画了一撇。”杨辰深吸了口气,眼神里却透出强烈的自信。

“哥,明天中午,是骡子是马,就看咱们能不能拉出来遛遛了。”

他看了一眼卫生间的方向,对苏建军说:“把咱们的大将军看好了,明天它可是咱们的开路先锋。”

第二天中午,金州饭店。

杨辰和苏建军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

苏建军特意换上了带来的唯一一身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皮鞋擦得能照出人影,可一进这金碧辉煌的大厅,还是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杨辰则依旧是一身普通的便装,只是洗得干干净净。

他手里提着一个用布包着的竹篮,神态自若地在大厅的沙发上坐下,还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饭店里的装饰。

很快,李卫国就到了。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微胖,梳着大背头,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

那人走路时下巴微微扬起,眼神扫过大厅,带着一股审视的意味。

杨辰知道,这位,应该就是那位讲原则的黄科长了。

“黄科长,李主任。”杨辰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不卑不亢。

李卫国笑着介绍道:“黄科长,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杨辰小兄弟。杨辰,这位是省供销社的黄建业黄科长。”

“黄科长好。”杨辰伸出双手。

黄建业只是轻轻地和他握了一下,便松开了,嘴上客气道:“小同志你好,听卫国说,你是从靠山村来的?”

“是的,黄科长,我们村就在大山脚下。”

“嗯,山里好啊,空气好。”黄建业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一行人进了提前预定好的包厢,分宾主落座。

点菜时,黄建业把菜单推给杨辰,说:“小同志,你是客,你来点。”

杨辰也没推辞,他知道这既是客气,也是一种试探。

他只点了两道金州本地的特色菜,又点了一个素菜一个汤,然后就把菜单推了回去:“黄科长,李主任,我也不知道你们的口味,就随便点了两个,剩下的还是你们来吧。”

他这个举动,既表现了对主人的尊重,又没有显得过分小家子气,让李卫国暗暗点了点头。

饭菜很快上来,席间的气氛却有些沉闷。

黄建业只是偶尔问一些关于靠山村风土人情的问题,绝口不提山货的事。

李卫国在一旁,也只是打着圆场,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苏建军坐在旁边,紧张得连筷子都快拿不稳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摆在面前,他却味同嚼蜡。

杨辰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放下筷子,对苏建军使了个眼色。苏建军连忙将脚边的那个竹篮,双手捧着,放到了桌子的空处。

“黄科长,李主任。”杨辰站起身,亲自将竹篮上的布揭开。

“知道您二位工作忙,日理万机。我们乡下人,也没什么好东西孝敬领导。这是我们从山里带出来的一点心意,一只野生的甲鱼,给您二位补补身子。”

竹篮里,那只被捆得结结实实的甲鱼,正伸着脖子,显得颇有活力。

李卫国看到这甲鱼,眼神一亮,笑道:“杨辰兄弟,你这可太破费了。”

黄建业的目光,也落在了那甲鱼上。

他扶了扶眼镜,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但嘴上却说:“小同志,这怎么好意思,太贵重了,拿回去,拿回去。”

“黄科长,您这话就见外了。”杨辰的笑容很真诚。

“这东西在我们山里,就是个水里游的玩意儿,不值什么钱。主要是这份心意,听李主任说您平时工作辛苦,我寻思着,这清水河的野生甲鱼,最是滋补,给您带一只,也是我们做晚辈的一点心意。”

他特意加重了清水河三个字。

果然,黄建业听到这三个字,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杨辰,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看穿。

“你说,这甲鱼是清水河的?”

“千真万确。”杨辰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这东西稀罕,我也是托了山里老乡的福,才弄到这么一只品相好的。”

包厢里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苏建军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不知道为什么一只甲鱼的来历,会这么重要。

良久,黄建业脸上的严肃表情,忽然像冰雪一样融化了。他放下茶杯,竟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一个杨辰!”他指了指杨辰,又指了指那只甲鱼,对李卫国说道。

“卫国啊,你这个小兄弟,不简单呐!他送的不是礼,是送到了我的心坎里去了!”

他转头看着一脸茫然的杨辰和苏建军,感慨道:“不瞒你们说,我老父亲最近身体一直不太好,医生嘱咐了,要多吃些滋补的东西,还点名说,要是能弄到清水河的野生甲鱼,熬汤喝,那是最好不过。”

“我托了好多关系,都没弄到。没想到,今天让杨辰小兄弟,给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他站起身,亲自走到杨辰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杨辰,你这个朋友,我黄建业交了,你那山货的生意,咱们今天,就好好谈一谈!”

轰!

苏建军的脑子里,像是炸开了一朵烟花。他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看着黄建业那热情洋溢的脸,再看看自己妹夫那云淡风轻的笑容。

他终于明白,什么叫运筹帷幄,什么叫决胜千里。

这一局又被他妹夫给盘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