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80,寡妇滚蛋,我要宠老婆女儿 > 第五十章 反击的号角
换源:


       送走黄建业后,靠山村的院子里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但气氛却截然不同。

村民们干活时不再有说有笑,每个人的脸上都蒙着一层阴云,动作间透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谁也没想到,本本分分做生意,竟然会招来如此卑劣的栽赃陷害。

“这帮狗娘养的,跟那石三真他娘的是一丘之貉!”苏建军一拳砸在院里的石桌上,震得茶碗叮当作响。

“妹夫,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得想办法报复回去!”

杨辰没有说话,他蹲在地上,用一根树枝拨弄着那片伪造的霉变木耳。

锅底灰的颗粒感很明显,手法粗糙,却险些让他们万劫不复。

这说明对方有恃无恐,根本没把他们这些山里人放在眼里。

“报复,肯定要报复。”杨辰站起身,将树枝扔进火堆里,看着它被火焰吞噬。

“但不是用拳头,而是用脑子。咱们要让他知道,山里人不但不好惹,而且不好骗。”

当天下午,杨辰就带着苏建军直奔县城。

他没去县政府,而是直接拐进了县里唯一的一家照相馆。

“同志,给我们俩拍张照。”杨辰递过去两毛钱。

苏建军一头雾水:“妹夫,这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情照相?”

“办证不得用照片吗?”杨辰白了他一眼。

两人很快拿到了热乎乎的一寸黑白照片。

随后,杨辰又拉着苏建军去了县里最大的百货商店,买了两身当时最时髦的蓝色涤卡中山装,两双锃亮的黑皮鞋。

甚至还买了两支插在上衣口袋里的英雄牌钢笔。

苏建军穿上新衣服,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嘴都合不拢了:“妹夫,你这是干啥?咱们这是要去相亲还是要去当官?”

“去当官。”杨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镜子里的他,褪去了几分乡土气,多了几分沉稳干练。

“从今天起,咱们就是靠山村山货产销合作社的正副社长。去跟那些穿制服的打交道,行头得先跟上,不然人家打心眼里就瞧不起你。”

第二天一早,杨社长和苏副社长就出现在了县工商局的门口。

苏建军挺着胸膛,学着电影里干部的样子,迈着四方步,结果因为皮鞋不合脚,差点把自己绊倒,惹得路人一阵哄笑。

工商局的办事员还是上次那个老李,看到杨辰他们,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怎么又是你们?不是说了让你们准备材料吗?”

杨辰也不生气,从公文包里拿出两条大前门香烟,恭恭敬敬地放在桌上:“李同志,上次是我们不懂规矩,给您添麻烦了。这是我们合作社的一点心意,您看我们这材料都准备齐了,您给指导指导?”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还有两条好烟。

老李的态度缓和了不少,拿起材料扫了一眼,嘴里开始挑毛病:“这个申请书格式不对,那个身份证明要村委会盖章,还有这个场地证明,得有消防安全意见……”

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苏建军听得头都大了。

杨辰却不慌不忙,拿出个小本子,一条一条认真地记下来,时不时还虚心请教两句,把老李捧得舒舒服服。

一整天,杨辰和苏建军就泡在了县城的各个部门里。

税务、卫生、消防,每个衙门的门槛都快被他们踏破了。

苏建军从一开始的趾高气昂,到后来的垂头丧气,他算是明白了,想办成点事比跟老虎干仗还难。

“妹夫,算了吧,这帮人就是存心刁难咱们,我看是办不下来了。”晚上在小旅馆里,苏建军揉着磨出水泡的脚,一脸的生无可恋。

“这才哪到哪。”杨辰给他递过去一瓶红花油:“他们越是刁难,就越说明咱们走的路是对的,有人怕了。明天继续,我就不信,这天底下还没有讲理的地方。”

与此同时,省城。

赵卫东接到杨辰的电话后,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涉嫌投毒的恶性刑事案件。

他亲自带队,连夜赶到省城,与当地警方成立了联合专案组。

调查首先从金州大酒店开始。

那三个中毒的客人,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其中一人因为毒素伤及神经,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医生从他们的呕吐物和血液样本中,检测出了一种罕见的植物碱毒素,这种毒素常见于一种名叫断肠草的植物中。

“断肠草?”赵卫东眉头紧锁:“这种东西剧毒,而且味道极苦,是怎么混进菜里的?”

酒店的厨师长吓得脸色惨白,赌咒发誓说自己的操作绝无问题。

警方调取了酒店后厨为数不多的监控录像,发现在案发当天下午,有一个穿着清洁工衣服的人,在后厨的干货存放区逗留了很长时间形迹可疑。

经过酒店人员辨认,这个人并不是酒店的员工。

线索中断了。

杨辰在县城跑手续的同时,也一直在和赵卫东保持联系。

听到这个消息,他沉思了很久,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赵队长,那批木耳从你们扣下到送到酒店,中间经过了哪些人的手?”

赵卫东报出了几个经手人的名字,都是特供商店仓库的员工。

“查一查这些人最近的银行账户,或者有没有跟什么可疑的人接触过。”杨辰说道。

这个提醒点醒了赵卫东。

很快,调查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仓库的一个名叫王四的装卸工,在案发前一天,他的账户里突然多了一笔五百块钱的汇款。

在那个年代,五百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来说,是一笔巨款。

面对警方的审讯,王四的心理防线很快就崩溃了。

他交代是一个自称齐老板手下的人找到了他,给了他五百块钱。

让他用注射器往其中一箱木耳的包装袋里注射一种泻药,说是要给靠山村一点教训,让他们生意做不成。

王四并不知道那液体是剧毒的断肠草汁,以为真的只是泻药,就鬼迷心窍地照做了。

证据确凿,警方立刻对齐老板展开了抓捕。

可等他们赶到齐老板的公司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这个在县城横行多年的地头蛇,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提前跑路了。

虽然主犯在逃,但案情已经水落石出。

第二天,省城各大报纸都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起特供山货投毒案。

报道详细披露了案件的经过,明确指出靠山村是恶意商业竞争的受害者,并高度赞扬了其产品的优良品质。

省电视台也制作了专题报道,采访了已经康复的受害者和办案民警。

一时间,舆论彻底反转。

靠山村不仅洗清了冤屈,反而因祸得福。

他们的山货,被打上了品质过硬,遭人嫉妒的标签,名声比以前更响亮了。

黄建业的特供商店门口,前来询问和求购靠山村山货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订单量瞬间翻了两倍。

消息传回县城,正在各个部门之间焦头烂额的杨辰和苏建军,突然发现情况变了。

工商局的老李,主动打电话过来,说他们的申请材料审核通过了,让他们下午就去领营业执照。

卫生局的办事员,在走廊里碰到他们,破天荒地露出了笑脸,说他们的卫生条件符合标准,许可证很快就能下来。

之前那些冷冰冰的面孔,一夜之间都变得热情洋溢。

苏建军拿着那本崭新的、墨迹未干的营业执照,手都在发抖:“妹夫,这就办下来了?”

“办下来了。”杨辰看着执照上靠山村山货产销合作社几个大字,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不是几张纸,而是他们对抗不公、走向正规化的第一块盾牌。

“走,哥,咱们回家。”杨辰拍了拍苏建军的肩膀:“好戏才刚刚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