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重生庶女,我靠奶茶制霸后宫 > 第48章:血脉之谜终揭晓
换源:


       姜拾拾把那份《技术授权七条》扔进火盆,火星刚窜起来,小六就端着一碗红褐色的药汁进来,放在桌上,声音压得低:“小姐,稳婆说……这药得趁热喝,验血才准。”

她盯着那碗药,没动。

上回验血还是三年前,姜府医女说她血色偏淡,像是常年亏虚。她当时只当是穿来时身体没养好,喝了两个月补药也就忘了。可昨夜翻原主旧药方,发现“血气不继”“经血色浅”这类词反复出现,连服药时间都固定在每月初七——像在被人控制着什么。

“请来的那个稳婆,”她终于开口,“真是给我娘接生的?”

“千真万确,”小六点头,“当年姜夫人难产,她亲手把小姐抱出来的。可她说……您的脉象,跟夫人留下的记录对不上。”

姜拾拾冷笑一声,端起药碗一饮而尽。药苦得她皱眉,但她更在意的是那句“对不上”。

半个时辰后,医女悄悄来报:“小姐的血……和姜家女子的血纹不一样。姜家女血丝呈螺旋状,您的……是直纹散射。”

她指尖在桌面上划了道线。

直的,不是旋的。

她不是姜家女?

“去冷宫。”她站起身,“就说我要修缮旧殿,避暑用。”

冷宫早就没人住,墙皮剥落,屋檐塌了半边。太后的人三天两头来“巡查”,说是防贼,其实防的是人进去翻东西。姜拾拾让铺子里的工匠打着修梁的旗号进去干活,自己换了身粗布衣裳,混在人堆里进了东偏殿。

那屋当年是位妃子住的,后来疯了,被拖走那天咬了太监一口,血溅了一墙。如今墙皮裂了,露出里面一层暗红色的痕迹。

她伸手抠了抠,发现床板底下有块松动的木板。撬开一看,夹层里塞着个褪色的锦囊,打开后,半块玉佩掉出来,边缘刻着“柳”字,还有一张叠得极小的纸。

她展开纸,上面是娟秀的小楷:

“吾女若存,望勿归姜门,恐遭毒手。吾为先帝庶女,名柳清漪。若你读到此信,母已不在人世。只愿你平安长大,莫问来处。”

她捏着纸的手没抖,但呼吸沉了一瞬。

先帝庶女?那她就是皇族血脉。

可为什么被送进姜家?原主那个“姜拾拾”又是谁?

她把玉佩和血书收进袖中,刚要走,门外传来脚步声。

是太后身边的掌事姑姑,带着两个太监,说是来“查看工程进度”。

“太后娘娘说了,这地方阴气重,修不得。”姑姑语气硬,“赶紧撤人。”

姜拾拾从阴影里走出来,拍了拍手上的灰:“修不得也得修,我昨夜梦见我娘在这儿哭,说想回家。”

姑姑脸色一变:“你……你胡说什么!”

“我胡说?”她笑,“那你敢让我在这儿点一盏长明灯吗?要是灯不灭,就说明她真在这儿,是不是?”

姑姑咬牙:“你……你敢动宫规?”

“我不敢?”她反问,“我连北狄王后都敢喷辣椒水,你还以为我怕一盏灯?”

人被她怼走,当晚,她就在冷宫设了局。

佛堂里,太后亲自来了,说要为“姜家女”举行血脉净化仪式,驱除邪祟。铜雀灯摆在正中,灯芯燃着幽蓝的火。

“来吧,孩子。”太后坐在蒲团上,声音慈祥,“把手放在灯上,若灯火转红,便是姜家真血。”

姜拾拾低头看那灯。

上回这灯差点要了她的命。这次,她早准备好了。

她袖中藏着一颗药丸,是她根据现代化学知识调配的,能让血液在短时间内呈现异常颜色。她吞下药丸,缓步上前,伸手按在灯芯旁的铜盘上。

一滴血落下。

灯焰猛地一跳,由蓝转紫,又泛出诡异的青绿。

太后瞳孔一缩,脱口而出:“果然!你不是姜家女!灯阵可启!”

姜拾拾抬眼,笑了。

“您可算说出来了。”

她猛地从袖中抽出那张血书,甩在佛前蒲团上:“我娘是先帝庶女柳清漪,被你们毒杀后,把我送进姜家顶替真女。原主早夭,你们拿我当替身养了十几年,就为了今天?”

太后脸色骤变:“你……你胡说!柳清漪早就……”

“早就死了?”姜拾拾打断她,“那这玉佩呢?这血书呢?您当年亲手烧了她的遗物,却漏了这一半。”

她逼近一步:“铜雀灯要的根本不是姜家血,是要一个‘不是姜家女’的人来触发阵法,对吧?你们需要一个‘冒牌货’来完成仪式,所以才把我养大,又一次次想杀我灭口。”

太后猛地站起,脸色铁青:“你……你竟敢污蔑本宫!”

“污蔑?”她冷笑,“您刚才那句‘灯阵可启’,可是亲口承认了。”

她抬手一扬,血书飘落在铜雀灯前,火光映着那行“吾女若存,望勿归姜门”。

“我不是姜拾拾。”她声音冷得像刀,“我是你们想杀却没杀成的那个。”

佛堂外,脚步声响起。

太子来了,手里捧着一块完整的玉佩,和她那半块能拼在一起。

“先帝遗诏有载,”他说,“皇族旁支女,可封郡主。你若认祖归宗,便可入族谱。”

姜拾拾看都没看他,抬手夺过那玉佩,转身就走。

太子在后面喊:“你不想知道当年真相吗?”

她走到院中,抬手一掷,玉佩砸在铜雀灯残骸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真相?”她回头,眼神锋利,“我已经知道了。你们杀我母,换我命,养我十几年就为当祭品。现在还想拿个郡主头衔打发我?”

她一步步逼近太子:“我不稀罕什么封号。我要的是三百年的账,一笔一笔算。”

她转身朝外走,脚步没停。

小六追上来,低声问:“小姐,接下来去哪儿?”

“丞相府。”她说,“当年经手这件事的,不止太后。姜家老太爷还在装死,也该醒了。”

她袖中紧攥着那半块玉佩,指节发白。

天边刚透出点光,她走到丞相府门前,抬手拍了三下门环。

门开了条缝,门房探头。

她直接把玉佩塞进对方手里:“告诉你们老爷,他欠的命,该还了。”

门房还没反应过来,她已经迈步往里走。

厅堂里,老太爷正捧着茶碗,见她进来,手一抖,茶洒了一 l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