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嫡女谋锦绣医途 > 第八章百草堂藏证,李党暗搜捕
换源:


       沈清辞是被一阵淡淡的药香唤醒的。

睁开眼时,头顶是干净的青纱帐,身下铺着柔软的棉絮,与破庙的干草、天牢的湿冷截然不同。她动了动手指,发现自己的手腕正搭在脉枕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夫正垂眸诊脉,手指温暖而有力——正是百草堂的苏大夫。

“姑娘醒了?”苏大夫见她睁眼,眼中露出一丝欣慰,收回手道,“你是急火攻心加上体力不支才晕过去的,还好没伤着根本,我给你熬了参汤,喝了补补元气。”

旁边的药童立刻端来一碗温热的参汤,汤色清亮,飘着淡淡的参香。沈清辞撑着身子坐起来,接过参汤,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浑身的疲惫终于缓解了几分。她看向苏大夫,轻声问:“苏大夫,您认识我母亲?”

“何止认识。”苏大夫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陈旧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画像——画中女子穿着月白色医袍,眉眼温婉,正是沈清辞的母亲苏婉清,“婉清是我的侄女,当年她嫁入将军府,我还去喝了喜酒。她的医术,有一半是我教的,可惜……”

说到这里,苏大夫的声音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痛惜:“五年前她‘失足落水’,我就觉得不对劲——婉清从小在药圃里长大,水性极好,怎么会轻易落水?可当时李斯年权势滔天,我一个小小的药铺大夫,根本不敢查。直到今天见到你,听到‘婉清’的名字,我才知道,沈家果然是被冤枉的。”

沈清辞握着参汤的手紧了紧——母亲的死果然不简单!李斯年不仅诬陷父亲,还害死了母亲!这笔账,她一定要算!

“苏大夫,”沈清辞从怀里拿出那个装着火漆印的木盒,递到他面前,“这是雁门关粮草官张诚给我的,里面是李斯年私刻的火漆印,也是证明我父亲清白的关键证据。我现在是罪臣之女,走到哪里都有人盯着,您能不能帮我暂时保管这个木盒?”

苏大夫接过木盒,打开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凝重起来:“这火漆印上的‘李’字,是李斯年的私印样式!有了这个,就能证明军粮是他调换的,沈将军的冤屈就能洗清了!你放心,我这百草堂有个暗格,专门用来藏贵重药材,把木盒放在那里,绝对安全。”

说着,苏大夫起身走到书架旁,转动了一下最上层的一个青花瓷瓶,书架“咔哒”一声移开,露出后面一个小小的暗格。他把木盒放进去,又将书架归位,动作熟练,显然是早有准备。

“多谢苏大夫。”沈清辞松了口气,有苏大夫帮忙,火漆印暂时安全了。

“跟我客气什么。”苏大夫摆摆手,又道,“你母亲当年离开药铺时,曾留下一句话,说‘若沈家遇祸,让清辞找百草堂,信药不信人’——现在看来,她早就料到李斯年会对沈家动手,特意给你留了后路。”

沈清辞心里一暖,母亲的用心,她现在才懂。她想起父亲说的“找靖王萧煜”,又想起驿站里萧煜的出手相助,问道:“苏大夫,您知道靖王萧煜吗?他为什么会帮我?”

“靖王?”苏大夫沉吟片刻,道,“这位王爷表面闲散,实则不简单。他母亲当年是先帝宠妃,因撞破李斯年私吞军饷的阴谋,被李斯年设计难产而亡。这些年,靖王看似逛茶馆、斗蛐蛐,实则一直在暗中查李斯年的罪证——他帮你,既是为了扳倒李斯年,也是为了给她母亲报仇。”

沈清辞恍然大悟——原来萧煜和她有共同的敌人!这样一来,他们的合作就更稳固了。

就在这时,药铺的伙计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苏大夫!不好了!外面来了一群官差,说是要搜查咱们药铺,还说……还说要找一个叫沈清辞的罪臣之女!”

沈清辞的心瞬间提了起来——李斯年的人还是找来了!

苏大夫也慌了一下,随即很快冷静下来,对沈清辞道:“你别慌!我这内堂有个隔间,里面放着药篓和围裙,你赶紧换上,扮成药童,跟我出去应付官差。记住,不管他们问什么,你都别说活,只负责递药材就好。”

沈清辞点点头,连忙跟着苏大夫走进隔间,换上了一身粗布药童服,又用布条把头发束起来,脸上抹了点灰,看起来和普通药童没什么两样。

刚收拾好,药铺的门就被一脚踹开,十几个官差冲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穿着黑色官服的男人,腰间别着一把刀,眼神凶狠——正是李斯年的手下,京城府尹的副手赵大人。

“苏大夫,”赵大人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在药铺里扫了一圈,语气蛮横,“有人举报,说罪臣之女沈清辞藏在你这百草堂,你识相的,就赶紧把人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抄了你的药铺!”

苏大夫脸上堆着笑,走上前道:“赵大人说笑了,我这百草堂是小本生意,怎么敢藏罪臣之女?您看,店里都是来看病抓药的百姓,哪有什么沈清辞啊?”

“有没有,搜了才知道!”赵大人冷哼一声,挥手道,“给我搜!仔细点,别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官差们立刻分散开来,翻箱倒柜地搜查,药柜里的药材被扔了一地,病人吓得纷纷往外跑。沈清辞站在药柜旁,低着头,手里拿着一个药杵,假装在捣药,心里却在盘算——若是他们搜到内堂的暗格,火漆印就暴露了!

就在这时,一个官差走到书架旁,伸手想去拿那个青花瓷瓶——正是控制暗格的机关!沈清辞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刚要动,就听到苏大夫喊道:“这位官爷,那是我家传的瓷瓶,可别碰坏了!里面装的是贵重的藏红花,要是碎了,我可赔不起啊!”

说着,苏大夫快步走过去,手里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药,“不小心”撞了那官差一下,药汁洒了官差一身。官差气得跳脚:“你没长眼睛啊!”

“对不住,对不住!”苏大夫连忙道歉,又让伙计拿来干净的布巾,“快给官爷擦擦,我这就给您赔罪!”

趁着官差擦衣服的功夫,苏大夫悄悄把青花瓷瓶转了回去,挡住了暗格的机关。沈清辞松了口气,手里的药杵却没停——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官差们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赵大人见搜了半天没找到人,脸色越来越沉,走到苏大夫面前,冷声道:“苏大夫,你别跟我装糊涂!我已经查到,沈清辞昨天进了城,还去了天牢和驿站,最后就往城南这边来了!你要是再不交人,我就把你也抓起来,说你窝藏罪臣之女!”

苏大夫的脸色变了变,却还是强撑着道:“赵大人,您可不能血口喷人啊!我真没见过沈清辞,要是您不信,您可以再搜,要是搜不到,您可得给我赔罪!”

“好!这可是你说的!”赵大人冷笑一声,对官差们道,“给我仔细搜!尤其是内堂和后院,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

官差们刚要往内堂走,就听到药铺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穿着月白色锦袍的男子带着十几个暗卫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正是靖王萧煜。

“赵大人,这么大阵仗,是在搜什么呢?”萧煜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目光却落在赵大人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赵大人看到萧煜,脸色瞬间变了——他虽然是李斯年的手下,却也不敢得罪这位看似闲散的靖王。他连忙躬身行礼:“靖王殿下,下官……下官是在搜捕罪臣之女沈清辞,有人举报她藏在这百草堂。”

“哦?”萧煜挑了挑眉,走到药柜旁,目光扫过沈清辞,却没停留,反而对赵大人道,“本王刚才在城外看到沈清辞了,她往西边跑了,你怎么还在这里搜?”

赵大人愣了一下:“殿下看到沈清辞了?往西边跑了?”

“是啊,”萧煜点点头,语气随意,“本王的暗卫还追了一段,可惜没追上。你要是再在这里耽误,恐怕她就跑远了,到时候李斯年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吗?”

赵大人心里一慌——李斯年只让他抓沈清辞,可没让他得罪靖王,要是因为耽误时间让沈清辞跑了,他肯定没好果子吃。他连忙对萧煜躬身道:“多谢殿下提醒!下官这就带人去西边搜!”

说着,他不敢再多留,带着官差们匆匆离开了百草堂。

药铺里终于恢复了平静,沈清辞松了口气,对着萧煜躬身行礼:“多谢殿下出手相救。”

萧煜转过身,看着她,眼底带着一丝笑意:“沈姑娘不用客气,本王只是不想看到有人在京城滥用职权,扰了百姓。对了,张诚已经被我送到安全的地方了,沈若薇也招了,承认是她帮李斯年传递沈家的消息,还在你父亲的军粮里动了手脚。”

沈清辞的眼神冷了下来——沈若薇果然是李斯年的帮凶!

“殿下,”沈清辞道,“火漆印已经藏在百草堂的暗格里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把证据递交给御史台?”

萧煜沉吟片刻,道:“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是我母亲的旧部,也是个正直的人,我可以帮你联系他。但李斯年在朝堂上势力很大,我们必须找到更多的证据,才能一次性扳倒他——你母亲当年留下的手记里,有没有提到其他线索?”

沈清辞想起母亲手记里提到的“药圃”,道:“我母亲说过,将军府的药圃里有特殊的药材,或许藏着线索。还有,苏大夫说,我母亲当年留下了‘信药不信人’的话,可能和药圃里的药材有关。”

“药圃?”萧煜眼睛一亮,“那我们就从药圃查起!明天我派人去将军府附近盯着,你和苏大夫一起去药圃,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沈清辞点点头,心里有了期待——若是能从药圃里找到更多证据,父亲的冤案就更有希望了!

就在这时,苏大夫的徒弟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师父!刚才有人把这个塞在药铺门口,说是给沈姑娘的!”

沈清辞接过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明日药圃有险,勿往——影”。

是暗卫的提醒!李斯年已经知道她要去药圃,设下了陷阱!

沈清辞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萧煜也凑过来看了纸条,眉头皱了起来:“李斯年的动作真快!看来,我们得改变计划了。”

夜色渐深,百草堂的灯还亮着。沈清辞、苏大夫和萧煜围坐在桌前,低声商议着明天的计划——药圃有险,不能去,可若是不去,就找不到线索。他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避开陷阱,又能找到母亲留下的线索。

沈清辞看着桌上的药草,突然想起母亲教她的“以药设局”——或许,她可以利用自己的医术,给李斯年设一个圈套,让他自投罗网。

她抬起头,看向萧煜和苏大夫,眼神里带着一丝坚定:“我有一个主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她的脸上,映出她眼底的冷意和智谋。她知道,明天的药圃之行,将是她与李斯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也是她反击的关键一步——她不能输,也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