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宫闱迷案之北辰风云 > 21.江陵案
换源:


       沈少微如一道离弦之箭,不顾一切扑向望楼!眼中唯有赵熵那张因惊怒而扭曲的脸庞,父亲沈毅含冤而死的惨状与眼前仇人重叠,恨意灼烧着她的五脏六腑。

“拦住她!“赵熵厉声尖叫,仓皇后退。两名贴身死士悍然迎上,刀光如匹练般斩落!

沈少微武艺本就不精,全凭一股狠劲与灵活身法,此刻更是只攻不守。她险之又险地侧身避开一道刀锋,另一刀却已划破她臂膀,鲜血瞬间涌出。她闷哼一声,竟不退缩,手中沾血的刀依旧直指赵熵!

就在另一名死士的刀即将劈中她后心之际——

“锵!“

一柄长剑如毒龙出洞,精准格开那致命一击!赵庚已杀到近前,玄甲染血,目光冷冽如万年寒冰,将沈少微护在身后。

“你的对手是本王。“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令人胆寒的威压。

两名死士交换眼神,同时扑上!赵庚剑法展开,如惊鸿游龙,守得密不透风,又伺机反攻,剑尖每每指向要害,逼得死士连连后退。沈少微得以喘息,忍痛配合,她虽力道不足,却眼光刁钻,专攻下盘扰敌,竟也牵制了一人部分心神。

赵熵见手下被拦住,逃生之路又被堵死,惊惧之下,面容扭曲,陡然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狂笑:“赵庚!本王小看你了!还有你这个沈家余孽!坏我大事!“

他猛地从袖中掏出一物,却非兵器,而是一枚小巧的机关铜盒,对准二人:“都去死吧!“

沈少微认得那似是江淮惯用的机关暗器,惊呼:“王爷小心!“

赵庚却似早有预料,剑尖一挑,将地上一名死士落下的腰刀踢向赵熵下盘!赵熵下意识躲闪,手中机关“咔哒“一声激发,数枚淬毒银针激射而出,却因身形歪斜失了准头,大半钉入梁柱!

“你就只会这些江淮玩剩下的鬼蜮伎俩吗?“赵庚冷笑,步步紧逼,“水中字、磷火焚尸、伪造军饷失踪、构陷忠良!哪一桩不是借助这些奇技淫巧,行掩耳盗铃之事!“

赵熵被逼至望楼栏杆边缘,退无可退,听到赵庚提及一桩桩罪行,尤其听到“江淮“二字,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彻底疯狂:“是又如何?!成王败寇!沈毅那个蠢货,不肯归顺,竟还想暗中查探军饷去向,写信回京!他找死!还有木心!拥兵自重,不识抬举!你们都该死!那二十万两军饷,正好助本王成就大业!只可惜…只可惜没能将你和木心一并按死!“

他几乎是亲口承认了所有罪行!声音尖利,在喊杀声渐息的战场上竟异常清晰,不少附近兵士都听得真切,一片哗然!

“还有你那好父皇!“赵熵赤红着眼,口不择言,“偏心昭王!那个蠢才!本王哪点不如……“

话音未末,赵庚眼中杀机爆闪,不再给他胡言乱语的机会。长剑如电刺出,并非致命,却精准挑飞他手中机关,同时一脚狠狠踹在其胸口!

赵熵惨叫一声,口喷鲜血,重重撞在栏杆上,萎顿在地,再也说不出话。

几乎在赵熵亲口认罪的同一时刻,城外,木心接到苗年拼死送来的赵庚手书及证据抄本,又亲眼见城内红烟起、听到隐约传来的赵熵疯狂之言,再无怀疑。

“赵熵狗贼!我誓杀汝!“他怒发冲冠,长刀指向已是摇摇欲坠的城门,“众将士!随我杀进去!清君侧,平叛乱!“

主帅爆发,士气如虹,最后一道防线瞬间被冲破!木心一马当先,冲入城内,与负隅顽抗的永王死党展开最后巷战。

城内伪“安家军“见大势已去,或降或逃,迅速被剿灭。永王余党见主上被擒,纷纷丢弃兵器,跪地投降。喊杀声逐渐平息,唯余硝烟与血腥味弥漫。

数日后,江陵城暂复秩序。北辰王赵庚于原永王指挥所前设下公案,公开审理永王赵熵谋逆一案。

军民围得水泄不通。赵庚端坐上位,面色沉肃。沈少微、木心、清明等立于一侧。永王赵熵及其核心党羽,包括面如死灰的王洪祥、失魂落魄的江淮等皆跪于堂下。

赵庚命人当众宣读铜盒内密信、账册内容。当念及永王如何威逼利诱王洪祥,王洪祥如何为攀附张家、讨好永王而主动提出将军饷置于高台“以策万全“的馊主意时,王洪祥瘫软在地,涕泪横流,连连磕头:“罪臣糊涂!罪臣鬼迷心窍!求王爷开恩啊!“

赵庚冷眼扫过,并不理会。当证据显示沈毅最初并不同意此冒险方案,但王洪祥谎称此乃永王之意,且承诺加派双倍人手,并以“延误军机“相胁时,沈少微紧紧攥住了拳头。原来父亲并非失察,而是迫于压力!赵庚的目光与沈少微有一瞬交汇,微微颔首,似在确认她的猜想。

接着,展示伪造认罪书的破绽(“年“字缺笔),传唤关键人证(那名发现马车调包的士兵、被暗卫救出的真正木夫人、张牧之等)。张牧之跪地陈情,泣诉自己因旧宅被永王利用、又担心木夫人安危而被迫沉默,如今得见天日,愿以死谢罪。木心面色复杂,最终叹了口气。

桩桩件件,铁证如山,与那日赵熵疯狂间的自白相互印证。

“水中字“乃明矾黄苓之术;“军饷失踪“是偷梁换柱,真银早已被永王窃取;“沈毅之死“为伪造自杀,灭口忠良;“安贼入城“实乃贼喊捉贼,栽赃构陷!真相彻底大白于天下。

百姓哗然,议论纷纷,痛骂永王无道,惋惜沈毅忠良。最终,赵庚宣判:永王赵熵,罪大恶极,革去王爵,押解回京等候圣裁。王洪祥等一干人等,依律严惩。沈毅清白得以昭雪,追复原职,厚恤其家。

木心与夫人劫后重逢,执手相看,恍如隔世。木心对赵庚、沈少微郑重行礼:“王爷、沈姑娘,大恩不言谢!木心此前竟误会沈兄…惭愧无地!日后但有所命,木心万死不辞!“木夫人亦对沈少微感激涕零,取下腕上一只通透玉镯相赠,沈少微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张杭之护送沈毅灵柩至岳阳后返回复命。面对沈少微,他神色复杂万分,最终深深一揖:“沈姑娘,往日…是在下狭隘无知,误会了姑娘与沈伯父…落井下石,实非君子所为。如今追悔莫及,唯有祝姑娘…日后安好。“沈少微神色平静,只淡淡道:“张大人,世事无常,各自珍重。“

清明凑到沈少微身边,龇牙咧嘴地活动着受伤的肩膀:“霜降,你可真神了!要不是你冒死放信号,爷和咱们可就悬了!以后咱王府有你在,看谁还敢兴风作浪!“赵庚淡淡瞥了清明一眼:“多嘴。伤好了?“清明立刻缩缩脖子,躲到一旁,小声嘟囔:“爷就是嘴硬…“

苗年护主有功,赵庚重赏,准其归家休养或留在军中效力,苗年选择留下。江淮被削去功名,终身监禁。听闻其狱中终日喃喃自语,时而狂笑时而痛哭,疯疯癫癫,再无往日才子风采。

公务暂毕,夜色阑珊。赵庚与沈少微于庭中偶遇。

“伤势如何?“赵庚目光扫过她手臂包扎处。

“劳王爷挂心,无碍。“沈少微轻声回道。

一阵沉默后,赵庚开口:“永王一案,已具表上奏。江陵事宜,亦将移交朝廷派员接手。不日,本王将返京复命。“

他顿了顿,看向她:“沈姑娘…日后有何打算?“语气看似随意,目光却落在她脸上。

沈少微微怔,垂眸片刻,复又抬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回王爷,家父沉冤得雪,心愿已了。奴婢…民女欲扶灵归葬岳阳,安顿家族,守孝一段时日。“她轻轻褪下腕上一枚代表王府奴婢的木质名牌,双手奉还,“王爷知遇之恩,破案之情,少微永世不忘。家父若在天有灵,得知真相大白,亦可安息了。“

赵庚看着她手中的名牌,并未立刻去接,只道:“沈大人清正刚毅,教女有方。王府…或许仍缺一位能破奇案、明察秋毫的幕僚。“

沈少微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却释然的微笑:“王爷说笑了。民女侥幸,不过恰通些微末之技,误打误撞。天下能人辈出,王爷麾下岂会无人?且…民女累了,只想归于平淡,守护父亲留下的家业。“

赵庚默然片刻,终是接过了名牌,却从怀中取出一块温润白玉佩,上刻精细云纹,中间一个“庚“字:“既如此,不便强留。此玉佩乃本王信物,若日后…遇有难处,或改变主意,可持此物至任何一处王府别院或官府,自会有人相助。“

沈少微看着那枚代表着尊贵与承诺的“庚“字玉佩,心中微颤。她犹豫片刻,双手接过,郑重行了一礼:“多谢王爷。“

数日后,江陵码头。赵庚一行人准备登船返京。木心率众相送,场面隆重。

沈少微一身素衣,立于不远处,与众人告别。她与清明说了几句,清明眼眶发红,很是不舍。木夫人上前拉住她的手,又细细叮嘱了许多。

赵庚最后走向她。

“保重。“他言简意赅,目光掠过她腰间——那里似乎并未佩戴他赠的玉佩。

“王爷一路顺风。“沈少微敛衽行礼,神色平静。

船只缓缓离岸。赵庚立于船头,望着岸上那道纤细却坚韧的身影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视线之外。他负手而立,江风吹动衣袍,猎猎作响。案上,是刚刚收到的京城密报,提及另一桩棘手的悬案,他下意识地屈指轻敲栏杆,眸中闪过一丝思量,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腰间,那里悬着一枚白玉佩,与他赠出的那一枚,几乎一模一样。

另一边,沈少微踏上返回岳阳的马车。手中紧紧攥着那枚温热的“庚“字玉佩,目光望向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眼神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