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25章 崽崽联名文具卖爆
换源:


       秋阳晒得院子里的向日葵蔫头耷脑,陆星辰趴在石桌上涂画,铅笔头在纸上蹭出沙沙响。苏瑶刚从药厂回来,瞅见他本子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火箭,尾焰涂得红通通的。

“画啥呢?”她蹲下身,鼻尖快碰到纸页。

“老师让画理想。”陆星辰手里铅笔没停,在火箭旁画了串小星星,“我想当宇航员,坐火箭上月亮。”

苏瑶刚要笑,院门外传来自行车铃铛声。县文具厂的王厂长推着车进来,车后座绑着鼓鼓的布包,车把上挂着两盒新铅笔。

“苏主任,可算找着你。”王厂长抹了把额角的汗,把布包往石桌上一搁,“上次说的事,考虑得咋样?”

上个月王厂长来公社,瞧见陆星辰的画和陆宇轩写的算术表,当即动了心思。说要跟苏瑶合作,把孩子们的作品印在文具上,搞个“崽崽牌”联名系列。

“孩子们的东西,能成?”苏瑶心里没底。她见过文具厂的练习本,不是印着天安门就是工农兵,哪有印小孩子涂鸦的。

“咋不成?”王厂长扯开布包,里面是几本装订好的样册。第一本封面上印着陆星辰画的火箭,旁边用红漆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二本是陆宇轩写的乘法表,字迹工整得不像孩子写的。

“你看这火箭多精神!”王厂长指着样册眼睛发亮,“现在的娃就喜欢新鲜玩意儿,肯定好卖。”

正说着,陆宇轩背着书包跑进来,裤脚沾着草屑。刚从学校回来,看见石桌上的样册,几步凑到跟前翻看起来。

“这是我的字!”他指着乘法表那页,小脸上满是惊喜,“娘,他们把我的算术表印上去了!”

陆星辰也凑过来看,见自己画的火箭印在封面上,高兴得直拍手:“是我的火箭!飞得好高哟!”

苏瑶看着两个孩子兴奋的样子,心里的犹豫散了大半。抬手摸了摸陆星辰的头:“王厂长,这合作我答应了。不过得跟孩子们商量,毕竟是他们的东西。”

“那是自然。”王厂长笑得眼睛眯成条缝,“我们厂出材料和人工,利润五五分。孩子们的稿费另算,按销量给,咋样?”

苏瑶还没答话,陆宇轩突然仰起脸:“王爷爷,能给我爹也印个本子不?他在前线打仗,我想让他看见我的字。”

王厂长愣了下,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不光给你爹印,给前线的叔叔们都印上!让他们知道,后方有娃等着他们回来教算术呢!”

这话逗得苏瑶直笑,陆宇轩却挺了挺小胸脯,小大人似的:“我要写最难的算术表,让叔叔们知道我学习可好了。”

接下来几天,苏瑶带着两个孩子去文具厂盯样稿。陆星辰又画了几幅新图,有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有冒炊烟的村庄;陆宇轩把从一到一百的加减法都写了一遍,字迹比上次更工整。

王厂长看着孩子们的作品,一个劲竖大拇指:“苏主任,你这俩娃真是块料!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苏瑶嘴上谦虚,心里却甜滋滋的。想起刚把孩子们接过来时,陆星辰怕生,见人就躲;陆宇轩沉默寡言,整天抱着本旧算术书看。如今他们能大方展示自己的作品,还能说那么有志气的话,她这个当娘的,比谁都骄傲。

半个月后,“崽崽牌”文具正式上市。王厂长特意派车送了几箱到公社,让苏瑶先过目。打开箱子,铅笔上印着陆星辰画的小火箭,练习本封面上是陆宇轩写的算术表,还有几盒橡皮,印着三个孩子手拉手的图案——那是陆诗涵画的,线条歪歪扭扭,却透着天真烂漫。

“真好看!”陆诗涵拿起块橡皮在脸上蹭了蹭,“这是我画的!”

苏瑶拿起本练习本,摸着光滑的纸页,心里说不出的感慨。小时候在城里,哪有这么好看的文具。铅笔是木头的,练习本是糙纸的,能有支带橡皮头的铅笔,都能在同学面前炫耀半天。

“苏主任,不好了!”二柱子气喘吁吁跑进院子,手里攥着个空纸壳,“文具厂的人刚才来喊,‘崽崽牌’文具卖疯了!县城的供销社都抢空了,让赶紧再送两车过去!”

苏瑶愣了下,随即笑了。拿起本练习本递给陆宇轩:“你看,大家都喜欢你的字呢。”

陆宇轩接过练习本,小脸上满是自豪。突然从口袋掏出个皱巴巴的纸包,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是几张崭新的角票。

“这是王厂长给的稿费。”他把钱递到苏瑶面前,小大人似的,“娘,我要把钱存起来,等攒多了给你买大房子,带院子的那种,能种好多好多花。”

苏瑶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鼻子突然一酸。蹲下身把陆宇轩搂进怀里,下巴抵着他的发顶:“娘不要大房子,有你们在,哪里都是家。”

陆宇轩在她怀里蹭了蹭,小声说:“可是我想让娘住好房子。就像城里的阿姨那样,不用天天晒太阳,不用扛锄头。”

苏瑶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每天在药厂和菜地之间奔波,晒得黝黑,手上磨出茧子,这些孩子们都看见了。

“好,那咱们就一起努力,攒钱买大房子。”苏瑶拍了拍陆宇轩的背,声音有点发颤。

陆星辰也跑过来,把手里的铅笔举得高高的:“娘,我也能挣钱了!我的火箭还能画得更好看!”

苏瑶笑着把他也搂进怀里,两个小小的身子贴着她的胸口,暖暖的。突然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这是谁家的娃这么懂事?”院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

苏瑶抬头,陆战野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个军绿色挎包。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帽檐下的眼睛里满是温柔,正看着她们娘仨笑。

“爹!”陆星辰第一个反应过来,挣开苏瑶的怀抱就往陆战野怀里扑。

陆战野一把抱起他,在他脸上亲了口:“想爹了没?”

“想!”陆星辰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蹭来蹭去,“爹,你看我的火箭!印在本子上可好看了!”

陆战野笑着点头,目光落在苏瑶身上。她还蹲在地上,眼眶红红的,嘴角却带着笑。走过去伸手把她拉起来:“我回来了。”

苏瑶看着他,突然说不出话。他瘦了点,下巴上冒出胡茬,眼角还有道新疤痕,大概是战场上留下的。可他的眼睛还是那么亮,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回来就好。”憋了半天,就说出这么句话。

陆战野笑了笑,从挎包里掏出个红布包着的东西递到苏瑶面前:“给你的。”

苏瑶打开,是支钢笔。笔身上刻着朵小小的梅花,笔帽上别着个亮晶晶的笔尖。

“在县城买的。”陆战野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听说你现在经常要写报告,用钢笔方便。”

苏瑶握着钢笔,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指尖传来,心里却暖暖的。想起以前用的那支圆珠笔,还是从公社办公室借的,早就写不出水了。

“谢谢。”把钢笔小心翼翼放进衣兜,生怕弄坏了。

陆宇轩突然拉着陆战野的衣角:“爹,我给你印了本子,上面有我的算术表。你在前线要是没事干,就看看我的字,看我写得好不好。”

陆战野把他搂进怀里,在他额头亲了口:“我们宇轩真能干,比爹小时候强多了。”

陆诗涵也凑过来仰着小脸:“爹,我画了我们一家人手拉手的画,印在橡皮上了。你想我们的时候,就看看橡皮。”

陆战野笑着把她也抱起来,一手一个孩子,眼里的温柔快要溢出来。看着苏瑶轻声说:“辛苦你了。”

苏瑶摇摇头,刚要说话,二柱子又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厚厚的信封:“苏主任,王厂长派人送稿费来了!说是这半个月的销量分红,好家伙,这么厚一沓!”

苏瑶打开信封,里面是满满一沓崭新的钞票,还有张纸条写着“‘崽崽牌’文具销量突破五千套,特此分红”。

“这么多钱!”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陆战野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看来咱们家要出小富翁了。”

陆宇轩把自己的稿费递过来:“娘,我的钱也存进去,离大房子又近一步了。”

苏瑶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又看了看身边的陆战野,突然觉得心里踏实得很。从刚下乡时的举目无亲,到现在有了这么个温暖的家,有懂事的孩子,有体贴的丈夫,还有蒸蒸日上的事业,这一切像做梦一样。

“晚上包饺子吃!”她把钱小心翼翼收好,笑着说,“庆祝你爹回来,也庆祝咱们的‘崽崽牌’文具大卖!”

“好耶!吃饺子!”孩子们欢呼起来。

陆战野看着苏瑶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慨。在前线时,最盼家里的信。每次收到信,看到苏瑶说孩子们又长高了,说药厂的生意越来越好,就觉得浑身是劲。

现在回来了,看到孩子们懂事了,看到苏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搞出这么多新名堂,觉得自己这个丈夫当得有点不称职。

“我来帮忙。”他挽起袖子想去和面。

“你歇着吧。”苏瑶把他往旁边推了推,“刚回来,累坏了吧?去陪孩子们玩会儿。”

陆战野没动,站在旁边看着她。看她熟练地揉面、擀皮,把肉馅包进面皮里,动作麻利得很。突然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

“干啥呢,孩子们看着呢。”苏瑶的脸一下子红了,想挣开却被他抱得更紧。

“我想你了。”陆战野的声音闷闷的带着点沙哑,“在前线的时候,天天想。”

苏瑶的心跳漏了一拍。能感觉到他胸膛的温度,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硝烟味,还有阳光晒过的味道。

“娘,爹,饺子包好了没?”陆星辰跑过来,看见两人抱在一起捂着眼睛直嚷嚷,“羞羞脸!”

苏瑶赶紧推开陆战野,脸上红得像火烧。陆战野却笑着把陆星辰抱起来:“去去去,跟你弟弟妹妹玩去,别打扰你娘干活。”

陆星辰咯咯笑着跑开了。苏瑶瞪了陆战野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傍晚,饺子出锅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摆在桌上,孩子们吃得满嘴是油。陆战野给苏瑶夹了个最大的,眼里满是笑意:“尝尝,看我包的咋样。”

苏瑶咬了一口,韭菜鸡蛋馅的,是她最喜欢的味道。看着陆战野,突然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顿热乎饭,就是孩子们的笑声,就是身边这个人温暖的怀抱。

吃完晚饭,陆战野把孩子们哄睡了,回到厨房帮苏瑶收拾碗筷。月光从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镀上层银辉。

“对了,王厂长说,想把‘崽崽牌’文具推广到全省去。”苏瑶一边洗碗一边说,“还说要给孩子们专门开个画室,让他们想画啥就画啥。”

“好啊。”陆战野靠在门框上看着她的背影,“孩子们喜欢就好。”

苏瑶洗完碗,转过身靠在灶台上:“你……不走了?”

“不走了。”陆战野走过去握住她的手,“我申请转业了,以后就在家陪你们。”

苏瑶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

“真的。”陆战野从口袋里掏出个红本本,上面写着“转业证”三个字,“以后我就是你的后盾,你想干啥,我都支持你。”

苏瑶把脸埋在他怀里,眼泪无声地掉了下来。这些年的辛苦,委屈,思念,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知道以后再也不用一个人硬撑了,身边有了最坚实的依靠。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照亮院子里的向日葵,也照亮屋里相拥的两人。苏瑶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会有新的挑战,新的希望。但她不怕,因为不再是一个人了。

身边有深爱的人,有懂事的孩子,有温暖的家。这些,就是前进的动力,永远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