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都市科技传奇 > 第35章:意外的盟友
换源: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实验室的窗台,林宇的手环突然弹出一条紧急推送——《龙芯科技创始人王院士:资本霸凌扼杀创新,星辰科技不该孤军奋战》。

他点进去的瞬间,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技术部的小陈举着平板冲进来,声音都在抖:“林总!王院士在采访里直接怼莱茵集团了!他说‘星辰的量子芯片技术,比当年我们搞龙芯时还难,凭什么被资本掐脖子?’”

屏幕上,头发花白的王院士正坐在镜头前,面前摆着两枚芯片——左边是龙芯初代处理器,右边是星辰的“星核”。“大家看这焊点工艺,”他用镊子夹起星核,对着光展示,“7纳米量子封装,没有用任何海外专利,全是自主技术。就这种突破,某些资本却想用断供逼他们交技术?门都没有!”

话音刚落,龙芯科技的官网突然更新了一则公告:“即日起,向星辰科技开放14纳米晶圆制造工艺专利,共享300名工程师团队支持‘星核’量产。”

会议室里瞬间爆发出欢呼,老张激动得直拍桌子:“王院士这是雪中送炭啊!他们的14纳米工艺成熟得很,有了这支持,我们的产能至少能翻五倍!”

林宇刚拿起手机想给王院士发消息,屏幕突然弹出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归属地显示为“未知”。他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一道低沉的男声,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林先生,我是‘启明资本’的负责人。听说你需要资金扩大生产线?”

“启明资本?”林宇皱眉——这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投资机构榜单上,“我们确实在规划新厂房,但目前还没考虑融资。”

“我知道。”对方轻笑一声,“所以我不是来谈投资的,是来‘捐’的。10亿人民币,已经转到你们公司账户,查收一下。”

林宇猛地站起来,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他点开企业账户APP,果然看到一串零——**元,到账时间就在一分钟前。“你到底是谁?”他攥紧手机,“这钱我们不能要,无功不受禄。”

“钱你必须收着。”对方的语气突然严肃,“我只有一个条件:用这笔钱建三条‘星核’民用生产线,优先供应医疗和教育领域。比如给偏远地区的医院装手环监测系统,给山区学校配智能教学终端——别让技术只停留在赚钱层面。”

林宇愣住了:“你到底图什么?”

“图你们能守住‘自主’这两个字。”对方顿了顿,“我是当年参与‘两弹一星’的老兵,看着你们这群年轻人能搞出自己的芯片,比拿再多投资回报都痛快。钱不用还,也不用记情,只要记住——技术是用来强国的,不是用来给资本当摇钱树的。”

电话突然挂断,林宇对着忙音怔了半天,直到小陈指着电脑尖叫:“林总快看!王院士把我们的‘星核’拆解视频发到他的个人主页了,配文说‘这才是中国科技该有的样子’,现在转发量已经破百万了!”

更惊人的是,评论区里突然冒出一串熟悉的名字——华为终端CEO留言“愿意开放鸿蒙系统适配星核芯片”;大疆创新官微发了个握手表情,配文“无人机导航系统急需这种低能耗芯片”;甚至连中科院物理所都转发了:“下周派团队去贵司交流量子封装技术,带上你们的最新样机。”

林宇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合作意向,又看了看账户里那笔滚烫的捐款,突然想起昨晚王院士采访里的一句话:“搞技术的人,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当年我们搞龙芯,全国的科研单位凑零件;现在你们搞星核,自然也有人帮。”

他拿起手环,调出生产线监控画面——龙芯派来的工程师已经到了厂区,正和团队围着星核的晶圆片讨论参数;新厂房的设计图刚传过来,三条民用生产线的规划用红色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还附了一行小字:“预留两条生产线给医疗设备厂商代工”。

老张突然冲进来说:“林总,莱茵集团刚才发声明,说愿意恢复芯片供应,还说之前是‘误会’!”

林宇看着窗外,阳光正好照在“星辰科技”的招牌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他笑着摇头:“回了他们,就说我们的星核已经量产了,谢谢他们‘成全’。”

挂了电话,他点开王院士的微信,输入:“谢谢您的支持,生产线建成那天,一定请您来剪彩。”

几乎是秒回,王院士发了个点赞的表情,后面跟着一句:“别骄傲,后面还有更难的——比如把星核用到航天设备上,让它在太空里也能稳定运行。”

林宇抬头看向实验室墙上的标语——“科技兴国”,这四个字是刚创业时用马克笔写的,如今被无数次的汗水浸透,反而越发清晰。他突然明白,那些看似意外的盟友,其实从来都不是意外——他们只是在守护同一件事:让中国的技术,真正站在世界面前。

这时,手环又震动了,是启明资本那个陌生号码发来的最后一条信息:“生产线建好了告诉我地址,我带当年的老伙计们去看看——让他们瞧瞧,咱们自己的芯片,不比别人差!”

会议室里,大家还在讨论着和龙芯的合作细节,笑声混着键盘敲击声,像一曲格外踏实的交响乐。林宇拿起一枚刚下线的星核芯片,它在阳光下闪烁着,像一颗小小的太阳——这光芒里,有团队的汗水,有盟友的托举,更有无数双期待的眼睛。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