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会面的地点在市郊一座不起眼的疗养院。
林宇站在爬满爬山虎的门岗前,看着手里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找301室的陈老,提‘星核’即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腕上的手环,量子通讯模块突然轻微震动,这是进入强磁环境的预警——疗养院深处,显然藏着不一般的设备。
门岗的老保安核对过身份,递来一张磁卡:“陈老在顶楼等您,电梯需要双重验证。”那磁卡入手冰凉,表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手环扫描后弹出提示:“军用级加密芯片,含定位功能。”
电梯上升时,林宇盯着数字跳动。到12楼停下的瞬间,门刚开一条缝,就闻到浓郁的檀香混合着金属气息。走廊两侧的墙上挂着老照片,全是黑白的——有穿着军装的人在戈壁滩上合影,有简陋的实验室里摆着奇怪的仪器,最尽头那张照片里,年轻的士兵正捧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球,背景是漫天黄沙。
“进来吧。”苍老却洪亮的声音从301室传来。
推开门的刹那,林宇愣住了。房间里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满墙的书籍和几个巨大的玻璃柜。柜里陈列着的不是古董,而是各种金属样本——有的泛着幽蓝的光,有的在黑暗中微微发热,最中间那块拳头大的银白色金属,表面流动着类似水波的纹路,手环突然弹窗:“未知元素反应,疑似含空间粒子特性。”
坐在藤椅上的老人缓缓转身。他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左手食指缺了一截,右手正拿着放大镜观察一块黑色矿石。听到动静,他放下东西,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你就是林宇?‘星核’芯片的设计者?”
林宇点头:“您是启明资本的负责人?”
“那是掩人耳目的名头。”老人笑了,指节敲了敲桌面,“我叫陈建国,退休前在酒泉基地搞材料研究。你账户里那10亿,是我们这帮老家伙凑的‘棺材本’——当年搞两弹一星,我们欠了太多技术债,现在想给你们年轻人搭个桥。”
他起身走到玻璃柜前,指着那块流动着水波纹路的金属:“认识这东西吗?”
林宇的手环自动贴近扫描,屏幕瞬间跳出乱码,紧接着弹出一行刺眼的红色警告:“检测到空间共振频率,建议保持三米距离。”他心头巨震——这频率,和外星科技编码里描述的“多维空间能量介质”几乎完全吻合!
“这是‘陨铁母矿’。”陈老的声音低沉下来,“1972年从罗布泊捡回来的,当年差点把整个检测站的仪器都烧了。它最诡异的地方是能‘吃’能量——把电流通进去,它会变热,但电量消耗是理论值的十倍,多出来的能量……不知道去哪了。”
林宇的呼吸骤然急促。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多维空间能量转换设备的研发一直卡在材料关——关键就在于这种能“承载空间能量”的特殊金属!之前团队试验过无数材料,要么直接被能量撕碎,要么根本无法传导,而眼前这矿石,天生就带着空间粒子的亲和性。
“您知道这东西的特性?”林宇追问。
陈老指了指墙上的老照片:“当年我们用它做过实验,发现它能让无线电信号在地下传播时减少90%的损耗。但那时候技术不行,研究到一半就停了。直到上个月,看到你‘星核’芯片的量子特性报告,我才突然想到——或许,你们能让它发挥真正的价值。”
他打开抽屉,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放在林宇面前:“这里面是三克‘陨铁母矿’的提纯样本。你拿去做实验,要是能搞出成果……”老人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让那些洋鬼子看看,咱们不光能造芯片,还能握住未来能源的钥匙。”
林宇打开盒子的瞬间,手环剧烈震动,屏幕上的空间能量指数飙升到98%。那银白色的粉末像有生命般聚成小球,在盒内滚动时,周围的光线都发生了轻微扭曲——这正是他苦苦寻找的“多维空间能量转换介质”!
“您要什么回报?”林宇抬头,他不信世上有免费的午餐。
陈老指了指窗外——远处的训练场里,士兵们正在进行格斗训练。“条件有三。”他竖起三根手指,“第一,这技术的军用优先级必须最高,比如给无人机装空间能源模块,让咱们的战机在南海能续航翻倍;第二,核心材料的开采和提纯技术,必须交给国家实验室;第三,”老人的目光落在林宇的手环上,“教我们的年轻人搞量子编码,别让他们再走我们当年‘闭门造车’的老路。”
林宇心头一热。他突然明白,那些照片里的人为什么能在戈壁滩上坚持——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让后来者能挺直腰杆。他拿起那盒样本,郑重地说:“您放心,这三条我都答应。而且我保证,五年内一定让空间能源设备列装,让咱们的士兵不再受限于燃油补给。”
陈老笑了,从怀里掏出个牛皮本:“这是我们当年的实验记录,里面有陨铁母矿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数据,或许对你有用。对了,给你看个好东西。”
他按了下墙壁的暗格,弹出一个金属架,上面摆着个半人高的仪器——像是由无数铜管和镜片组成的装置,最顶端嵌着块陨铁母矿的碎片。“这是‘空间谐振仪’,我们当年瞎琢磨的,能放大空间粒子的波动。”陈老打开开关,仪器发出嗡鸣,林宇的手环突然自动连接,屏幕上的空间能量图谱瞬间变得清晰无比,“你们搞多维空间转换,肯定用得上。”
离开疗养院时,夕阳正染红天际。林宇的公文包里装着样本、实验记录和那台老式谐振仪,手环不断收到新消息——
王院士发来:“陈老给我打了电话,说你是个靠谱的娃。龙芯的工程师已经到位,‘星核’的军用适配方案,我们一起搞。”
国防科工委的陌生号码发来:“已收到你的申请,特批你进入西北稀有金属基地,开采权限A级。下周会有专人对接,代号‘天穹’。”
最让他心头一颤的是陈老的短信:“走廊尽头那张照片里的金属球,是我们1967年捡到的第一块陨铁。当年我们不知道它的价值,只能当宝贝一样藏着。现在交给你,别让它再蒙尘。”
车开出疗养院的瞬间,林宇回头望。顶楼的窗口,陈老正敬着不标准的军礼,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手环的量子模块突然传来一段加密信息,解码后是陈老的声音:“小子,记住——真正的科技,从来不是用来赚钱的。能让国家挺直腰杆,才是技术最好的归宿。”
林宇握紧方向盘,脚下的油门深踩下去。车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片燃烧的星海。他知道,从拿到那盒陨铁样本开始,他的战场已经变了——不再只是和资本较劲,而是要带着几代人的技术梦,在多维空间能源的赛道上,为中国拼出一个领先世界的机会。
公文包里的“空间谐振仪”轻微震动,仿佛在呼应着他的心跳。这场仗,他必须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