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都市科技传奇 > 第37章:星辰启航
换源:


       深圳科技园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落在星辰科技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那枚刚刚吊装完成的巨型LOGO在阳光下流转着金属光泽——深蓝色的量子星轨环绕着银白能量环,环内跳动的光点组成“星辰”二字,细看会发现每个光点都是一个微型芯片的轮廓。

“林总,所有设备调试完毕!”技术部的小张对着手环汇报,耳麦里传来电流般的细微嗡鸣——这是团队新开发的“量子对讲机”功能,利用星核芯片的量子纠缠特性,能在百米内实现零延迟通讯,连墙体都无法阻隔信号。

林宇整理了一下胸前的红色礼花,指尖划过手环屏幕。大楼顶层的全息投影装置瞬间启动,一道直径十米的虚拟星轨从LOGO中延伸出来,在半空中组成动态星座图。每个星座都对应着一项核心技术:猎户座代表量子通讯,大熊座标注着生物监测,而最亮的天狼星位置,闪烁着“多维空间能源”的字样。

“这全息投影用了咱们新研发的‘空气成像’技术吧?”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王院士拄着拐杖走来,身后跟着几位中科院的专家,“不用幕布就能在空中成像,比国外的全息投影清楚十倍。”

“是用了纳米级光反射颗粒。”林宇笑着解释,“我们在空气中释放了特制气溶胶,能定向反射激光,成本只有传统设备的五分之一。”他抬手在空中一划,星轨突然变换,组成龙芯芯片的图案,“这是给您准备的惊喜。”

王院士朗声大笑:“你这小子,连庆祝都不忘技术炫耀。”他拍了拍林宇的肩膀,“等会儿剪彩结束,跟我去见几位客人——工信部的领导特意过来,说要给你们授‘重点科技企业’的牌子。”

说话间,远处传来车队的鸣笛声。三辆挂着特殊牌照的轿车缓缓驶来,车门打开,走下来的不仅有政府代表,还有几位穿着军装的人——为首的正是国防科工委的张将军,上次对接“天穹”项目时打过照面。

“林总,恭喜啊。”张将军握住他的手,目光扫过那枚星辰LOGO,“陈老昨天还跟我念叨,说你是‘把技术种在土里,能长出参天大树的人’。”他指了指身后的军官,“这是总装部的技术参谋,以后军用星核芯片的适配,就由他们跟你们对接。”

林宇心里一暖。陈老的“棺材本”没白投,张将军的到来更是释放出明确信号——星辰科技的技术,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上午九点整,剪彩仪式正式开始。当红色绸缎被剪断的瞬间,总部大楼的外墙上突然亮起巨幅屏幕,播放着星辰科技的“成长史”:从林宇在大学实验室里焊接初代手环的模糊影像,到星核芯片量产时的生产线画面,最后定格在多维空间能源设备的概念图上。

“下面,有请深圳市副市长宣布授牌决定!”主持人的声音刚落,副市长走上台,手里捧着一块烫金牌匾。“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授予星辰科技‘深圳市重点科技企业’称号,享受税收减免、用地优先等六项政策支持!”他顿了顿,看向台下的媒体,“深圳永远是创新者的沃土,我们欢迎更多像星辰科技这样的企业,在这里把梦想变成现实。”

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林宇接过牌匾的刹那,手环突然收到一条加密信息,来自启明资本的那个神秘号码:“老伙计们在疗养院看直播呢,都说这牌匾比当年的军功章还亮。”

仪式后的技术展示区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星核芯片体验台”。几位记者戴上特制的脑机接口头环——这是团队基于手环技术开发的简化版,能通过脑电波操控星核芯片驱动的机械臂。《科技日报》的记者试着用意念让机械臂拿起水杯,动作流畅得如同自己的手臂。

“这延迟……几乎感觉不到!”记者惊叹道。

“星核芯片的神经信号处理速度是传统芯片的五十倍。”负责演示的工程师解释,“我们还加入了‘意念纠错’算法,能预判使用者的意图——比如您刚想动手指,机械臂就已经开始调整角度了。”

另一边,医疗展区被围得水泄不通。一台搭载手环健康监测模块的体检仪前,一位老人刚将手腕放在感应区,屏幕上就跳出了详细的身体报告,甚至标注出“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减退”的早期预警——这比传统体检的超声检查结果还要精准。

“这台设备的成本只有传统体检仪的三分之一。”林宇向围拢的专家介绍,“我们计划下个月开始,在深圳的社区医院投放一百台,让老百姓花几十块钱就能做深度体检。”

张将军在旁边看得频频点头:“要是能把这技术用到边防哨所,咱们的士兵在高原上就能实时监测心肺功能了。”他转向林宇,“回头把参数给我,总装部可以先订五百台。”

午后的庆功宴上,王院士端着酒杯,突然提议:“让林宇给咱们讲讲,星辰科技下一步的计划吧。”

林宇站起身,手环对着空中一挥,调出三维投影——那是一幅全球研发中心的布局图,深圳总部外,北京、慕尼黑、硅谷的标记正闪烁着绿光。“三个月内,我们会在慕尼黑建量子通讯实验室,和当地大学合作研发下一代星核芯片;硅谷的实验室专注于民用设备适配,比如把空间能源模块装进电动汽车;而北京的研发中心,将和中科院合作,主攻多维空间能源的小型化。”

他指向投影边缘一个不起眼的小点:“这里是西北的稀有金属基地,下个月我们的勘探队就会进驻,陈老提供的陨铁母矿样本,我们要在这里找到更稳定的矿脉。”

话音刚落,手机突然震动,是陈老发来的视频请求。接通后,屏幕上出现疗养院的活动室——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围着电视看直播,看到林宇,纷纷挥手欢呼。

“小子,别光顾着说,得干出样子来!”陈老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我们这帮老家伙等着看你的空间能源设备上天呢!”

林宇举起酒杯,对着屏幕遥遥一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宴会结束时,夕阳为星辰科技的大楼镀上金边。林宇站在顶楼的露台上,看着楼下穿梭的车流,手环轻轻震动——是张将军发来的消息:“航天局刚才联系我,说想把星核芯片用到下一代卫星上,问你们有没有兴趣?”

他低头看向手环屏幕上跳动的星轨LOGO,突然想起创业初期那个雪夜,自己在实验室里写下的那句话:“要让中国的技术,像星星一样亮在天上。”

现在,星星已经亮起第一颗。而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远处的科研园区里,新的厂房正在破土动工,那里将诞生更先进的芯片、更强大的能源设备,以及无数个像他一样,相信“科技能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夜风拂过露台,带着青草的气息。林宇握紧手腕上的手环,金属外壳的温度仿佛能穿透皮肤,直抵心脏。星辰启航,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不再是口号,而是正在脚下延伸的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