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全息警报器突然发出刺耳鸣叫时,林宇正在调试“星核”芯片的第七代原型机。屏幕上,欧盟“实体清单”的红色印章像块烙铁,烫得人眼睛发疼——清单明确标注:禁止向星辰科技出口任何高端光刻设备及配套材料。
“光刻胶断供了?”张教授的声音带着颤音,他手里的电子显微镜屏幕上,刚生产的芯片表面布满针孔,“德国那家供应商刚才发邮件,说‘不可抗力’,所有订单全部取消。”
林宇抓起一块报废的晶圆片,边缘的裂痕在灯光下像道狰狞的伤口。这是全球最顶尖的ArF光刻胶,能让芯片线路精度达到1纳米,全世界只有三家企业能生产,全在实体清单的“限制出口”名单里。
“他们这是想卡脖子卡到死。”生产部老王踹了脚旁边的废料箱,“刚谈好的东南亚代工订单,对方听说我们拿不到光刻胶,直接把定金退回来了,说‘用劣质材料生产的芯片,我们不敢要’。”
林宇没说话,转身走向实验室的储藏柜。指纹验证通过的瞬间,柜门弹出一排密封罐,里面装着淡黄色的胶体,标签上写着“蝉蛹提取物”。“上周让生物组做的实验,有结果了吗?”
生物组的小李推了推眼镜,调出全息报告:“蝉蛹壳里的甲壳素经过量子处理后,能形成纳米级的光刻胶膜,分辨率测试达到0.8纳米,比德国货还高!就是……”他挠了挠头,“气味有点大,像炸知了。”
【小黑科技插入:甲壳素光刻胶加入了“气味伪装模块”,通电后会释放薄荷醇分子,掩盖昆虫提取物的腥味,同时还能抗菌防腐蚀】
林宇打开密封罐,用镊子夹起一点胶体,涂在硅片上。紫外线照射下,胶体迅速固化,形成的线路比头发丝还细,在显微镜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通知生产部,把所有光刻胶替换成这个,生产线改造方案我已经发过去了。”
他调出改造图纸——传统光刻设备的喷头被换成了“生物纳米喷头”,像蜜蜂酿蜜一样精准挤出胶体,旁边还装着台“气味净化器”,原理是用等离子体分解异味分子,排出的气体带着淡淡的松木香。
“这玩意儿能行吗?”老王还是不放心,“客户要是知道芯片是用蝉蛹做的,会不会觉得膈应?”
“他们只会关心性能。”林宇打开测试报告,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显示:用甲壳素光刻胶生产的芯片,抗辐射能力比传统芯片强3倍,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提升47%。“航天局刚才发消息,说他们的卫星芯片就用这个,还加订了一千片。”
正说着,手环突然震动,是海外经销商的视频请求。画面里,金发碧眼的经销商举着块报废芯片,满脸怒容:“你们的芯片在高温测试中全烧了!莱茵集团说这是‘劣质材料’导致的,现在所有客户都要求退货!”
林宇看着那芯片的烧痕,突然笑了:“这不是我们的产品。”他抬手在空中一划,调出芯片的“量子指纹”——每块星核芯片都有独特的粒子排列,像人的虹膜一样不可复制。“你手里这个,指纹显示是三个月前的淘汰品,而且……”他放大芯片边缘,“这里有莱茵集团的激光刻痕,是他们用旧芯片改造的假货。”
【小黑科技插入:“量子指纹”需要用特制的“粒子扫描仪”读取,这仪器长得像支钢笔,能插在手环上直接使用】
经销商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支吾着挂了电话。半小时后,他的道歉邮件就来了,还附带了莱茵集团推销员的录音:“……把淘汰芯片改改,就说是星辰的新款,出问题我们负责……”
“得让全球都知道,咱们有替代方案。”林宇对公关部的人说,“准备开场直播,就叫‘国产光刻胶的逆袭’,把蝉蛹提取、量子处理的全过程拍出来,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变废为宝’。”
直播镜头里,生物组的研究员正用镊子挑出蝉蛹壳,放进紫色的量子反应釜。随着“滋啦”一声轻响,甲壳素分子在屏幕上分解重组,变成排列整齐的纳米纤维。镜头拉近,能看到纤维之间的空隙刚好0.8纳米,比德国光刻胶的精度还高20%。
“这玩意儿成本多少?”弹幕里有人问。
“比进口货便宜60%,而且蝉蛹在农村遍地都是,原料管够!”研究员笑着回答,手里的镊子还在翻飞。
直播结束时,订单系统突然卡顿——东南亚的代工订单不仅全部恢复,还多了三倍的追加量。航天局更是直接打来电话:“把甲壳素光刻胶的军用标准方案发过来,我们的洲际导弹制导芯片,以后就靠它了。”
林宇站在生产线旁,看着第一片用国产光刻胶生产的芯片下线。芯片在检测灯下旋转,表面的线路像幅精致的星河图。他想起早上实体清单的红色印章,突然觉得那颜色,远不如芯片上泛着的珍珠白好看。
“对了,”他对张教授说,“让生物组再试试苍蝇腿的提取物,我看文献说,那玩意儿的强度比蝉蛹壳还高。”
张教授愣了愣,随即大笑:“您这是要把昆虫界的材料都薅秃啊!”
林宇没笑,只是摸了摸芯片表面。冰凉的触感下,仿佛能摸到无数个正在震动的纳米粒子——那是属于中国技术的心跳,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实体清单?不过是给国产替代的加速剂罢了。
实验室的窗外,夕阳正浓,把生产线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宇知道,光刻胶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被“卡脖子”的技术,等着他们用这种“土办法”,一点点啃下来。而那些试图用封锁扼杀创新的资本,终将发现——真正的技术火种,从来就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