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 第48章 你是扛过枪,保卫过祖国的军人
换源:


       王全胜当即翻身下床,从床头柜里找出纸笔。

灯光下,他的眼神亮得惊人,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第一封信,是写给大队部的王阙和公社的虎志。

这两人都是当初提携过他的贵人。

之前关系不算太深,不好频繁叨扰,但今时不同往日。

他王全胜不再是那个前途未卜的毛头小子,而是立下二等功,即将由国家安排工作的荣誉军人。

这封信,既是报喜,也是投石问路。

信里,他只字未提工作安排的事。

只详述了抗洪的惊险,立功的荣耀和因伤退伍的决定。

字里行间透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几位前辈栽培的感激。

他相信,聪明人,自然能看懂信里的潜台词。

第二封信,是写给家里的。

笔锋瞬间就软了下来,字迹也变得朴实温情。

他告诉爹娘,儿子要提前回家了,腿伤无大碍,还立了功。

国家会给安排工作,让他们别担心,等着抱孙子。

他几乎能想象到,老爹王老汉看到信时,那张布满沟壑的脸会笑成一朵菊花。

一边吧嗒着旱烟,一边跟邻里炫耀。

而老娘刘淑英,肯定会偷偷抹着眼泪,嘴里念叨着我儿出息了。

能早点回去,让他们悬着的心早点放下,比什么都强。

消息很快就在相熟的战友圈子里传开了。

没过两天,病房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了。

第一个找来的是张长功。

他提着一网兜橘子,一屁股坐在床边,剥了一个就塞给王全胜,脸上带着过来人的郑重。

“全胜,听说你小子真要回去了?我跟你讲,现在可是最要劲的时候,千万别傻乎乎地干等。”

“能用的关系,有一个算一个,都得给用起来!人情这东西,你不去走动,就生分了。”

王全胜心里一暖,知道这是掏心窝子的话。

他接过橘子,掰了一半递回去。

“长功哥,你这话算是说到我心坎里了。我正琢磨这事呢。你呢?退伍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提到自己,张长功脸上泛起一丝得意的红光。

“妥了!托了家里的关系,已经打点好了,去市里的水产供销公司!”

“水产供销公司?”王全胜眼睛一亮。

这可是个实打实的肥差!

八十年代,物资匮乏,供销系统就是天。

“那可不!”张长功一拍大腿。

“别的不说,逢年过节,米面油家里就没断过。而且你想想,这年头,海鲜是什么?那是硬通货!”

“走亲访友,提上两条黄鱼,那得多有面儿!到时候,公司里分了什么好东西,我给你小子寄过去尝尝鲜!”

“那感情好!”王全胜真心为他高兴。

“等我回了石水沟,我们山里的山货、野味,也给你弄过去,让你换换口味!”

张长功用力捶了他一拳。

“跟我还客气?记住了,有事就言语,别自己扛着!”

没过两天,黄有武也来了。

他是个实在人,不善言辞,脸憋得通红,半天才吭哧出一句。

“全胜,我今年过年可能回不去了。你回家的时候,能不能帮我给我爹娘捎点东西?”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

里面是攒下来的津贴和一些部队发的糖果饼干。

他又另外摸出一个小纸包,塞到王全胜手里。

“这个是给叔和婶子的,就当我给二老拜个早年。”

王全胜心里有数,黄有武家里条件不好,这些东西怕是他省吃俭用大半年的成果。

他没推辞,重重地点了点头。

“放心,东西保证送到。你爹娘就是我爹娘,我回去肯定再添份礼,帮你好好拜个年。”

要说最高兴的,还得是贾金。

他本就是年底这一批退伍,这下能跟王全胜做伴,乐得嘴都合不拢,嚷嚷着路上有伴,能一块儿吹牛了。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欢送老兵的践行宴上,魏科成一个人闷在角落里,一杯接一杯地灌着酒,眼睛通红。

他是农村兵,在部队里表现平平,退伍回去,就是卷起铺盖卷,重新扛起锄头。

这一批退伍的战友里,只有他,前路一片茫然。

王全胜端着酒杯走了过去,在他身边坐下。

“怎么了这是?大好的日子,一个人喝闷酒?”

魏科成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失落和迷茫,声音嘶哑。

“全胜,我羡慕你们。你们回去都有个好奔头,我呢?回去还是个泥腿子……”

王全胜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稳而有力。

“谁说你是泥腿子?你是扛过枪,保卫过祖国的军人!这身份,就比多少人强?”

“别灰心,现在政策一天一个样,到处都需要人。你回去多看报,多打听,凭着当过兵这块牌子,机会肯定比别人多!”

这番话瞬间照亮了魏科成灰暗的心。

他愣愣地看着王全胜,眼眶一热。

是啊,自己当过兵,身板正,有纪律,怎么就找不到出路了?

他猛地举起酒杯,跟王全胜的杯子重重一碰,酒液溅了出来。

“全胜!谢了!不说了,都在酒里!”

说完,一饮而尽。

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连队为他们这些退伍老兵,特别是为王全胜,举办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欢送仪式。

操场上。

欢送老兵光荣退伍的红色横幅格外刺眼。

连长和指导员的讲话,让一群铁打的汉子都忍不住红了眼圈。

轮到战士们自由告别时,压抑的情绪终于决堤。

“班副!你可要常回来看看啊!”

“全胜,呜……你走了,以后谁带我们冲第一啊……”

二班的战士们围着王全胜,一个个哭得像个孩子。

曾经一起攀爬电线杆,一起在泥水里打滚,一起背着电台冲锋陷阵的兄弟,抱在一起,哭成了一片。

王全胜眼眶发酸,挨个捶着他们的肩膀,一遍遍地重复着保重。

最终,他背上那熟悉的的绿色帆布行李包,在战友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军营的大门。

火车站人声鼎沸,南腔北调混杂着蒸汽机车独特的嘶鸣。

穿着各式军装的退伍兵汇成了一道道绿色的溪流。

“全胜,到了地方,来信!”张长功用力擂了王全胜一拳,眼眶泛红,声音却故作豪迈。

王全胜重重点头,回了他一拳,力道同样不轻。

“长功哥,你也是!到了水产公司,可别忘了给我寄两条大黄鱼!”

“臭小子,忘不了!”张长功咧开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又转向贾金和另一位同行的战友。

“你们俩,路上照顾好全胜,他的腿还没好利索!”

“放心吧,长功哥!”贾金拍着胸脯保证。

汽笛长鸣,催促着离别。

“上车吧。”张长功推了他们一把,自己却站在原地没动。

王全胜和贾金三人随着人流检票进站。

他回头,看见张长功依然站在原地,隔着攒动的人头,用力地挥着手。

直到绿皮火车的轮廓彻底消失在站台的拐角,张长功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转身走向了开往另一个方向的列车。

从此,天各一方,前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