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江湖生活指南 > 清源升炁决
换源:


       “既然如此,老前辈,您可得救我啊。”

说完,刘二七又顿首再拜,袁老头欣慰一笑。

“既然已经答应,救你性命了,那我定不会食言。”

刘二七闻言狂喜,毕竟有活命的机会,哪怕是面对死亡再豁达的人,也会拼命的去求那一线生机。

“老前辈,您别光笑,快些救我啊!”

袁老头依旧散漫的笑着,“急啥,又不是马上就死了。”

刘二七顿时变脸,心底骂着,“又不是你小命不保,你当然不急!”

袁老头抬手点了点,说道:“你小子,是不是在心底骂我啊?”

刘二七赶紧摆手,“没有,没有,我哪里敢骂您啊!我求您还来不急嘞。”

“好了!没工夫跟你闲扯了,跟着我学。”

刘二七看老人整理脚链,然后盘腿打坐起来。于是学着他的动作,也跟着盘腿打坐。

“吸气,感受气息从鼻腔缓慢进入,先充满腹部,让腹部向外隆起,如“球”般,再轻微充盈胸腔。”

见刘二七吸着气,如傻子般盯着自己的胸口,袁老头没好气的说了一句:“闭着眼!

“哎呀!你要把自己憋死嘛,吐气啊?

“别着急一口气吐完,缓慢吐气,再让腹部自然内收,将气息“推”出鼻腔,过程柔和均匀,不急促、不憋气;如此循环往复,一呼一吸间,需停顿片刻…对,就是这样,不错!”

刘二七渐入佳境,杂念全消,袁老头面露欣慰,“倒是个好苗子,几下就入定了。”

待他呼吸如此循环了几十次,袁老头又开口打断道:“可以了。”

刘二七睁眼,感受了一下身体,除了头脑清明些,发现没什么变化,质疑道:“我怎么感觉,没什么用啊。”

阻止了想要起身的小乞丐,袁老头嗤笑一声,“这才刚开始,你急啥?

“来,继续,闭眼!”

刘二七心有余虑,但老人的这套呼吸,确也是实在在让自己安定不少,犹豫一会儿,还是闭眼等待他指示。

“用我教你的呼吸法,然后气入丹田,待腹部隆起,幅度减小,重点感受气息在腹部“停留”不要快速排出。

“吐气时,不刻意用力,让气息自然从腹部缓慢透出,如同薄雾散出,逐渐减少对鼻腔呼吸的依赖,尝试吸短呼长。

“当呼吸足够柔和时,用意念将呼吸点从腹部下沉至涌泉穴,也就是脚底,感受气息从脚底吸入、从腹部透出,接近真人之息以踵的状态。”

袁老头盯着刘二七,看眉头紧皱的模样,便走下石塌,来到他面前,用枯槁手指,并作剑诀,然后点在他的胸口,“不要害怕,不要睁眼,平稳住呼吸,我是来助你。”

刘二七感受到胸口传来的热量,要不是听了袁老头提醒,差点睁眼,稳住呼吸,感觉到那股热量流到丹田内,接顺着经脉留到脚底。

过了些许,袁老头才抽回手,紧盯刘二七,见他终于能顺畅的呼吸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于是悠闲的靠躺回石塌上,等待刘二七的醒来。

临近午时,刘二七缓缓吐出最后一口气,睁眼感受一下身体,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正待开口,忽感胸口有异,用力的咳嗽一下,最后吐出一口痰来。

看着痰中带着血块,刘二七顿时紧张看向袁老头。

“不必紧张,这是好事。”

袁老头没有解释,“你呼吸循环几次?”

除了吐了一口带血的痰,没有感受任何不适,刘二七也就没恼怒老人的答非所问,回想了一番,“应该有两百来次吧?我也没细数。”

见他又看着地上的血痰,袁老头这才开口解释:“不要瞅了,就一口血痰,有什么可看的。

“你本就伤了胸肺,淤血凝结,现在吐了出来,正说明我的法子,对你有用。”

收回目光,刘二七傻笑看着袁老头,“老前辈,您的法子自然是有用的,我是绝对相信您,只是我有些疑惑哈,当然这不是怀疑,就是想知道,为何这一呼一吸之间,便能治好了我的伤病,真的很神奇。”

“你的伤病哪有那么快好,这只是拔出一些淤血,损伤的肺腑,还要配合呼吸法慢慢修复,要是再配合一些药材,估计一两年就能彻底恢复了。”

刘二七听到自己伤病要一两年才能恢复,脸瞬间垮了下来,袁老头似乎很喜欢看他吃瘪的样子,又笑着说道:“至少能活,也用不着花大价钱治病。

“还有这套呼吸法,名曰:清源升炁决,虽说不是什么高深练炁心法,甚至于花点钱也买得到,但若没人指引,怕是修炼两三年,也难以入门,现在有我的教导,你就偷着乐吧!”

刘二七听到此,一下蹦了起来,“你教我的,居然是练炁心法?真的嘛?那我以后岂不是能拳打杜波,脚踢李二愣子了。”

袁老头一脸鄙夷的看着刘二七,“我还以为你听到自己能活了,在这手舞足蹈,不就是一个练炁心法嘛?看把你激动的,还想拳打谁谁?又不是功法武技,光有心法有什么用,给人当沙包用嘛?”

刘二七被袁老头这么讥讽,到没失望,而是带着疑惑的问道:“可我曾听那说书人讲到过,说什么李什么夫的大侠在起于微末之际,掉入什么山崖密洞,得到上古练炁心法秘籍,于是神功大成,名震江湖的故事,难道这是骗人的?”

袁老头被刘二七这话逗乐,“哈哈哈,笑死老夫了,山崖密洞?上古心法?没想到,现在的人已经把李昌夫的故事,编的这么离谱了嘛?”

刘二七不信,“你怎么知道是编的?难道你认识那位大侠?”

“不认识!”刘二七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袁老头被气笑道:“可老夫年轻还在混迹江湖之时,却听的是另一个故事,你想不想知道啊?”

看刘二七双眼发光,袁老头也来兴致,“你听的那个故事原型,就是李昌夫,他也确实名动江湖,一个五品巅峰阶段的强者。只不过他的成名经历,也没你说的那么传奇,甚于在我们那会儿,还有些滑稽可笑……”

四十年前的李昌夫,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江湖小人物。不知他哪来的底气,竟主动向一位早已成名的江湖名宿发起挑战,更令人意外的是,那位名宿居然答应了这场看似荒唐的比试。

更添传奇色彩的是,李昌夫偏要效仿江湖高手的做派,将比武地点选在了一处山巅。这本该是场寻常切磋,却因二人这般离谱的操作,在江湖上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比试当日,闻讯赶来的围观者络绎不绝。可笑的是,那时的李昌夫习武不过数年,既未拜入名门,也无名师指点,竟敢与成名高手对决,说句螳臂当车也毫不为过。不出所料,二人交手没几个回合,他就被那位名宿不慎一脚踹中,就此开启了他人生第一个传奇经历——直坠山崖。万幸的是,坠落途中被崖壁一处凸起接住,才保住了性命。

那处崖壁狭窄荒凉,别说什么密洞奇遇了,那传说中的上古练炁秘籍更是无稽之谈。围观者虽想施救,却因地势险峻无从下手,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困崖壁整整一日。直到次日众人寻来绳索,那位名宿还不计前嫌,亲自攀下崖壁将他救了上来。

那场曾贻笑大方的比试,虽让他丢尽颜面,却也意外令他在江湖中名声鹊起。即便后来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品小宗师,这段传奇经历依旧流传许久。至于他如何从底层武夫,一步步成长为大名鼎鼎的高手,江湖中人大多不甚清楚,只流传着一种说法:全因他在一位邋遢道人手中得到过一部练炁心法,才乘势而起。

而袁老头之所以对他的事迹如此了解,一来是因为李昌夫后来成了江湖上颇有名望的高手,其过往自然引人探寻;二来,从他初出茅庐便敢挑战强者的举动中,便能看出此人骨子里的桀骜与不拘常理——这份特质,也为他日后诸多“著名”事迹埋下了伏笔。

听完袁老头讲述,刘二七从兴奋到一副便秘的表情,可谓精彩之极。

“怎么?失望了!”坏笑的看着小乞丐,袁老头还不忘补刀,“那李昌夫还有更离谱的故事,你要不要再听一下。”

刘二七白眼一翻,没让老人得逞,只是突然想到什么,又开口问道:“哎!老头,我刚刚就一直听你提到什么五品小宗师,说的是修为嘛?你又是几品?”

不知是故意气袁老头,还是无意,刘二七没有敬称老前辈,好在老人原本也不在意,解答道:“可以这么说,但还是不太准确,这是一种境界的划分,本来啊,江湖上也并没有所谓品级之分,只是六百年前,几位顶尖高手苦心孤诣的总结之言,又经后人改良归纳,才有现在武者皆认可的品级界定。

“总而言之,武者一途,分七个品阶,品阶愈高,修为愈深。

“因修行理念与法门迥异,又大致分为两大流派:其一外修重术,讲究一技破万法,锤炼肉身武技,凝练内劲。

“其二为内修练炁法,追求炁贯天地,于体内开辟气府丹田,积蓄磅礴真炁。

“我传授你的清源升炁决,便是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