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刷短视频引领古人大革命 > 第24章 李世民:我要节制天下兵马
换源:


       大唐贞观位面。

李世民看着这些内容,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缓缓说道:“朕自领兵以来,确是将收罗将才视为要事,诸将皆有大才,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更是忠心耿耿,能为我大唐所用,实乃社稷之幸。”

他目光深邃,仿佛又看到了昔日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如今天下已定,这一切成就皆赖众将士拼死效力。”

“朕得此殊功,蒙父皇特赦天策上将之衔,实不敢居功自傲。”

“设立文学馆,广纳天下有识之士,也是希望能为我大唐培养更多贤才,以安邦定国。”

“至于威望超越太子之事,朕当初从未有僭越之心,一切皆为大唐之繁荣昌盛。”

“怎么奈何.......哎!”

【秦王威震四海,人心所向、太子为首的东宫集团感到严重的威胁,不仅开始处处打压,还使出各种暗杀手段,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武德九年夏,突厥犯边,太子向李渊推荐李元吉为出征统帅,还故意要秦府将领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等同去,想借此机会把秦府精兵收归己有,然后进一步谋杀李世民。】

【这个密谋被李世民收买在太子府的卧底得知,报告回去。】

【李世民立即跟着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商议,一致认为行势危急,迫在旦夕,没有犹豫的余地,必须先下手为强。】

【经过周密的计划,决定在玄武门伏杀太子和齐王。】

【此前李世民就已经收买了守卫玄武门的太子旧属常河等将领。】

弹幕飞出:

“武德九年三月至六月,突厥多次南侵,成为太子集团调兵计划的导火索。”

“三月至四月:突厥主力突破长城防线,围攻乌城(今陕西定边县南部),对唐朝北部边境形成严重威胁。”

“六月: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屯守河南,进入边塞,形成对长安的直接军事压力。”

“面对突厥入侵,太子李建成向李渊推荐齐王李元吉为出征统帅,这一安排背后隐藏着削弱秦王势力的政治图谋。”

“李元吉请求征调秦王府核心将领尉迟敬德、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等随同出征,意图将秦府精兵收归己有。”

“据《旧唐书·李元吉传》记载,李建成计划在昆明池设宴送行时暗杀李世民,并坑杀被调离的秦府将领。”

“这一密谋被李世民安插在太子府的卧底王晊(太子率更丞)得知并报告,成为触发玄武门之变的直接导火索。”

“王晊:作为太子率更丞,负责计时工作,能够接触核心机密。”

“史料显示李世民将太子府渗透得遍体鳞伤,形成多层次情报来源。”

“张婕妤:李渊宠妃,表面支持太子集团,实际为李世民提供情报。在政变前夕,她探知李世民计划后曾向李建成报信,但未被重视。”

“张婕妤因土地纠纷与李世民有矛盾,但可能因利益交换成为双重间谍。”

“常何:玄武门守将,原为李建成部下,被李世民秘密收买。根据其墓志铭记载,李世民早在武德七年就开始拉拢常何。”

“李世民分两次赠送常何共计60两黄金,用于收买玄武门各级将领。”

“常何从单纯的守门将领变为李世民在宫中的盾牌,负责监控宫内外动向。”

大唐贞观位面。

李世民看完这些内容后,神色凝重,目光深邃,缓缓开口道:“当时的局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建成、元吉如此相逼,若我等再坐以待毙,不仅我等性命堪忧,这天下苍生亦可能陷入水深火热。”

“玄武门之变乃是为了自保,更为了天下百姓能有太平之日。”

他顿了顿,又道:“我知此事风险极大,但当时我等已无退路。”

【六月三日,李世民完成部署后,密奏李渊说,建成与元吉嫉妒我的功劳,想要杀我。】

【李渊一听不禁愕然,召儿子们明日来问个清楚。】

【第二天,太子与齐王一道入朝,行至灵湖殿,察觉到异常,正欲拨马东归,刹那间李世民呼啸出击,一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敬德奔驰而来,射杀了李元吉。】

【兄弟之间的矛盾斗争,最终以骨肉相残的血腥手段而结束。】

【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这一年他二十八岁。】

弹幕飞出: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李世民在完成政变部署后,向父亲李渊递交了一份关键密奏。”

“明确告发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嫉妒我的功劳”揭露二人想要杀我的具体阴谋,包括昆明池宴会的暗杀计划,附带提及二人“淫乱后宫的罪名。”

“密奏时机选择在政变前夕,即为行动提供合法性依据,通过“太白见秦分“的天象预言强化自身天命,利用李渊多疑性格,迫使其召见诸子对质。”

“李渊阅后反应极具戏剧性:“上省之,愕然,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这种表面震惊实则拖延的态度,反映了李渊既不愿直面儿子们矛盾,又无法继续维持平衡的困境。”

“政变当日寅时,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9人潜入玄武门,常何按计划放行并关闭宫门。”

“辰时:李建成、李元吉行至临湖殿“察觉异常”实为发现守卫换防,二人拨马东归时,李世民现身呼喊,李元吉三次拉弓不中。”

“李世民一箭射穿李建成咽喉,尉迟敬德率70骑驰援,射杀坠马的李元吉。”

“尉迟敬德“擐甲持矛”面见李渊,声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东宫将领薛万彻攻打玄武门失败,见首级后溃散。”

“政变后李渊被迫下诏“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建立唐朝首个“太子监国”体制。”

“人事清洗:处死李建成五子、李元吉五子,流放东宫属官200余人,但保留魏征等核心人才。”

“8月9日李渊下《禅位皇太子诏》,强调“天意人事,归于有德”李世民三辞后受禅,改元贞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