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着这些内容,冷哼一声,面色冷峻道:“这世间多有不明事理之人,妄自揣测朕的心思。”
“郭天旭、张天佑二人,空有其位,无领兵之能,若任由他们胡来,这好不容易积攒的军队迟早要毁于一旦。”
“陈野先叛变之事,朕事前也并不知晓,若真能预料,岂会让郭、张二人白白送命。”
“至于郭天爵谋反,那可是证据确凿,朕岂能容他心怀不轨,危及我军。”
“朕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这大业,为了让兄弟们有个安身立命之所,为了让天下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
“若不如此,如何能成就今日之局面。”
说罢,朱元璋负手而立,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似是在展望那大明的锦绣山河。
朱标在一旁恭敬地听完,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明白您的苦心。”
“您所做之事,皆是从大局出发。郭天旭、张天佑无才无德,难以担当大任,若他们继续掌控军队,恐会让将士们陷入险境,更会阻碍我军的发展。”
“而郭天爵谋反,实乃大逆不道之举,若不及时处置,必成心腹大患。”
“父皇英明果决,当机立断,才使得我军能不断壮大,才有了如今的大好局面。”
“儿臣日后定当以父皇为榜样,为这大明社稷殚精竭虑,不负父皇的期望。”
朱标言辞恳切,眼神中满是对朱元璋的敬佩与尊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仿佛已做好了为大明江山奉献一切的准备。
【至正十六年三月,朱元璋用了不到十天,便攻下了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朱元璋终于有了一块能稳定发展的根据地。】
【这时候占据了浙江、四川、湖广的张士诚、陈友谅、方国贞等,已经纷纷称王称帝。】
【但朱元璋没有想到一个叫朱升的学生,给了他一条能平定天下的战略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至正十七到至正十九年,朱元璋带着手下的徐达、常玉春、耿炳文、赵继祖、胡大海各地征战,彻底拿下了江左,之后立刻休养生息。】
【他动员百姓生产,大力开展军队屯田,兴修水利,并为了积攒粮食,朱元璋下令禁酒。】
【结果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社,私下酿酒获利,朱元璋立刻下令,将胡三社杀掉。】
【麾下众人都劝说,胡大海正在带军攻打绍兴,放他儿子一马吧。】
【这时朱元璋说道,我宁可让胡大海造反,也绝不能让我的军令无法推行,然后他亲手送了胡三社上路。】
【朱元璋最大的优点,就是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无论前面挡路的是谁,都会被他通通砍碎。】
【世人所说的冷血无情,他根本就不会在意。】
弹幕飞出:
“1356年三月,朱元璋仅用不到十天时间便攻下集庆,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这一胜利标志着朱元璋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根据地。”
“集庆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龙蟠虎踞”既有长江天险可守,又地处江南富庶之地,为朱元璋提供了稳固的后勤保障。”
“与当时已称王称帝的张士诚(占据浙江)、陈友谅(控制湖广)、方国珍(盘踞四川)等割据势力不同,朱元璋采纳了徽州儒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战略耐心。”
“高筑墙:构建三重防御体系:长江天险为外围屏障,石头城为中层防线,应天府城墙为最后屏障。”
“广积粮:推行军屯制,实现“兵农合一”至1360年粮食储备达800万石,是陈友谅的三倍。”
“缓称王:继续拥戴红巾军名义领袖韩林儿,避免过早成为元廷和其他割据势力的主要打击目标。”
“军屯制度: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种”边境地区更是达到二八开的比例。”
“水利工程:至洪武二十八年,全国共开塘堰40987处,疏浚河流4162道,修建堤坝5048处。”
“奖励垦荒:规定开垦荒地“听为己业”原主归还后由官府就近拨补荒地。”
“胡大海的反应也值得玩味,这位被朱元璋誉为“百年难遇的良将”并未因此反叛,反而继续忠心效力,直至1362年被叛将杀害。”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着眼前关于自己过往的记述,微微点头,沉声道:“咱行事向来以大局为重,军令如山,岂容儿戏。”
“胡三社违禁酿酒,若不惩处,何以服众?”
“纵胡大海可能因此生怨,亦不能坏了规矩。”
他顿了顿,又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乃良策。”
“咱当时根基未稳,若贸然称王,必成众矢之的。”
“如今想来,朱升此计有功。”
说罢,他目光望向远方,似是回忆起当年征战的艰辛:“这天下,本就是靠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咱心中唯有平定四海、安邦定国之念,旁人所谓冷血无情,于咱而言不过是无稽之谈。”
“咱要做的,便是扫清一切障碍,让这天下百姓有安居乐业之日。”言罢,他又低头继续审视着天幕,神色严肃而坚定。
【而同时,一个和他一样冷血无情的男人,率先出招了。】
【至正二十年,连杀两位顶头上司的老大克星陈友亮,建汉称帝,并自恃兵力强大,与东边的吴王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
【应天府的谋臣们纷纷向朱元璋建议,放弃应天,撤退保留实力。】
【这时候一个男人站了出来对朱元璋说,主公这些说投降逃跑的都应该杀了,以免他们扰乱军心。】
【陈友亮娇气充溢,目空一切,利用好这一点我们就能灭了他。】
【朱元璋看着这个之前并不怎么重视的男人笑了,然后对众人厉声说道,听刘伯温的,咱们就他们跟陈友亮干一把。】
【六月二十三,朱元璋在应天郊外设伏,大败陈友亮,夺回了太平城,占领信州,安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