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你一个说书人,怎么金榜题名了? > 第28章 读书人脑子就是好使
换源:


       厚福堂的老板求之不得,他赶紧请齐砚到后堂入座,并吩咐手下伙计赶紧斟茶。

他的态度比之前简直判若两人,现在对齐砚和颜悦色,客客气气。

虽然齐砚的身份不高,但老板觉得这人身上有一股读书人的锐气,再加上又在深墙高院的林府谋生,想必是有些手段的。

要是真的有好办法对付二道贩子,那可是解决了他一个天大的难题。

“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姓齐。”

“噢,齐公子,你刚才说有办法对付那些二道贩子,可是真的?”

齐砚见老板的好奇心已经被勾起来了,于是也不卖关子,直接提出了三点举措。

“第一,从今往后从厚福堂卖出去的松子糕,纸包上必须要标上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作为序列号,那些一次买很多份的人,无论他买了多少,只能给他一个序列号。”

“根据那些纸包上的序列号,在厚福堂推出一个抽奖活动,客人根据自己手上纸包的序列号,才能来换取奖品。”

“至于奖品是什么老板你看着办,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根据奖品的贵重程度多设几个获奖名额。”

老板听到这里的时候,依然还是一头雾水,这样的法子可真是闻所未闻啊,但他依然认真地默记下来。

齐砚这时继续说道,“第二,那些经常往你们这里大量进货的人,你要让伙计们特别留意,日子一长到底哪些人是二道贩子,你们心里就有数了。”

“货的源头掌握在你们手上,必要时完全可以不卖给他们,这自然就能断了他们的生财之路。”

“还有第三,在厚福堂门口张贴告示,言明只有在厚福堂柜面上买的松子糕,你们才会提供售后服务,从其他途径买的,若是碰上了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等等质量问题,厚福堂概不负责!”

等齐砚说完这三条,又耐心给老板解释了关于序列号、售后服务等等的新鲜概念,并完善了一些细节。

老板认认真真听完齐砚的整套办法,简直惊为天人。

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激动地说:“齐公子,你不愧是读书人呐,脑子就是好使。”

“我和手底下那些伙计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样妙的主意,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纪某受教了!”

厚福堂老板被齐砚面对面上了一课,他知道就这些举措一旦拿出来,必定会收效显著,自己也能早日摆脱被那些二道贩子败坏金字招牌的苦恼。

他当即命人取来五十两银子,还有十包松子糕赠送给齐砚。

“齐公子,这是些小小的心意,你可千万要收下,往后你随时到我们厚福堂来,就跟自己家一样。”

“我纪长福这辈子在生意场上也没服过谁,齐公子今日让我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实在是感激不尽。”

齐砚瞥了一眼桌上的五十两银子,心情都快高兴地飞起来了。

他虽然很想摆出一副世外高人,不落俗尘的架势,但这些银子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他又怎么能让自己的眼珠子不往那里瞟呢!

毕竟他齐砚是个穷鬼,大俗人一个,赚了钱自然要高兴。

何况这钱是他凭本事赚来的,人家纪老板给得心甘情愿,他收得理所应当,五十两银子看似很多,但实际上比起帮厚福堂挽回的名誉损失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齐砚却之不恭,高高兴兴离开了厚福堂。

他带着东西先折回了林府,将银子、松子糕放好后,这才又出门直奔孙秀的家。

孙秀见到他很高兴,但看脸色似乎又比之前差了不少。

齐砚问:“这几日还是吃不下饭吗?”

孙秀叹息了一声,哀婉道:“看来我这条命,今年就要被老天爷给收了去,我死了倒也没什么,就是放心不下这一院子的花花草草。”

齐砚环顾周围,孙秀家不算很大,但干净雅致,特别有文人的书香气。

那些长在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被照顾得很好,看来孙秀还是个很喜爱养花养草的人。

“孙兄,先别说这些丧气话,今天我给你带来了治疗厌食症的方子,你先试试管不管用!”

齐砚将自己对孙秀这种病的了解以及治疗方法,都详细地跟后者说了一遍。

用前世现代医学的理念结合当前这个时代的中医理学,齐砚不能打包票一准能药到病除,但绝对要比孙秀这样拖着等死强。

孙秀耐心听完齐砚的解释,淡淡地说道:“齐兄有心了,我没想到你为了我,真的去查阅古籍,找出医治这种怪症的法子。”

“哪里话,你不也帮了我很大的忙吗?其实能跟孙兄坐在一起称兄道弟,是我这个无钱无势的小书童高攀了。”

“齐兄这是什么话,君子之交淡如水,你我意气相投,引为知己,光是这样就够了,何必在意那些俗不可耐的东西。”

孙秀说到这里,关心起了齐砚的背考情况。

“以齐兄的才学,将来金榜题名指日可待,下个月就要举行童生考试,不知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齐砚回答说:“倒是一切顺利,如果我连个秀才都不是,那干脆就回去种地地了,丢不起这个人。”

科举考试的整套系统分为不同层级,其实齐砚要考的童生考试,目的只是为了争取一个入门资格,考上之后便是俗称的秀才。

而只有成为了秀才,才算具备了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所以说齐砚距离金榜题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在想想那个前身可真是纯废物一个,这么多年居然连童生考试都通不过。

“对了,孙兄,你当年考取功名之后,不是应该获得了官职吗?怎么后来没有走上仕途呢?”

齐砚一直好奇这件事,现在孙秀虽然家境不错,但只是以售卖些馒头、包子等点心为生,这恐怕并不符合他当初读书时的抱负。

提到这个话题,似乎勾起了孙秀心中的些许不快。

他感慨道:“当初我也仅是考中了个举人,虽然有资格进入仕途,但不过是个梅州候补县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