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那声极轻的木头摩擦或瓦片拨动的异响,如同毒蛇冰冷的信子舔过脖颈,瞬间冻结了房间内所有空气。
内室帘幔后,张碧兰和母亲廖静徽的身体同时僵住,连呼吸都停滞了。恐惧攥紧心脏,血液似乎逆流。是谁?去而复返的李四?还是……那双早已盯上张家的冰冷眼睛?
外间死寂了一瞬,随即传来张儒林极力压抑、却仍带着一丝不稳的呼吸声,沉重得像破败的风箱。紧接着是衣袂摩擦的窸窣声,他似乎在极其缓慢地转身,每一步都踩在薄冰上。
“阿福。”张儒林的声音压得极低,气若游丝,每个字都带着千斤的重量,“顶上……有动静。”
门边的阿福,早已在那异响初起时便绷紧了全身的肌肉,如同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此刻听到吩咐,他没有丝毫犹豫,魁梧的身躯却展现出猫一般的轻盈和迅捷。他无声地贴到窗边,锐利如鹰隼隼的目光穿透窗纸上模糊的格棂棂,死死锁定上方屋檐的轮廓。同时,一只手已悄然按在后腰——那里,常年别着一柄随他走过无数水路风波的沉重扳手,黝黑冰冷的金属是他最后的依仗。
昏暗的油灯光晕之外,屋顶的阴影浓重如墨,吞噬着一切细节。阿福凝神屏息,耳朵捕捉着最细微的声息,全身的感官提升到极致。时间在窒息般的寂静中拉长,每一秒都如同钝刀切割神经。那异响再未出现,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惊弓之鸟的幻听。
“老爷……”不知过了多久,阿福的声音贴着窗缝传回,依旧紧绷,却带着一丝不确定,“没……没再听到动静。瓦片瞧着……好像也没什么大变化。”他顿了顿,补充道,“也许是风?或是夜猫子窜过去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帘幔,落在内室母女耳中。
廖静徽紧绷的身体猛地一松,长长地、颤抖着吁出一口气,仿佛被抽去了所有骨头般瘫软下来,额头抵着女儿的肩膀,冰凉一片。是虚惊一场?她劫后余生般地想,指甲深深陷入张碧兰的手臂。
张碧兰的心却沉得更深。阿福的补充带着安抚,却也暴露了真实——瓦片有变化!哪怕微小,也确凿无疑地证明刚才绝不是风声或野猫!有人!一定有人!而且能在阿福眼皮底下隐匿行踪,绝非李四那种街头混混的手段。这更像是……一双藏在暗处、冰冷窥探的眼睛!
帘幔被一只骨节分明却微微发颤的手掀开。张儒林站在入口,脸色比窗纸还要苍白,眼底残留着惊魂未定,目光扫过抱在一起的妻女,最后落在张碧兰脸上。那眼神复杂无比,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深不见底的疲惫,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震动。陈世伯血淋淋的警告、李四的威胁、屋顶诡异的窥探……这一切都像沉重的磨盘,压垮了他心中最后一点“等等看”的侥幸。然而,当目光触及女儿那张虽然苍白却异常沉静、眼神锐利如出鞘短匕的面孔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对女儿如此敏锐洞察世事的震动,更有一种……近乎欣慰的酸涩。这丫头,从小就被他当顶门立户的继承人教导,书没少读,道理没少听,如今生死关头,竟真显出这份远超寻常闺阁女子的决断和担当来了!
房间里的空气依旧凝固,沉默如同粘稠的墨汁,包裹着每一个人。陈墨林描述的文庙碎碑声、周家字画的焚烧火光、柳先生古琴被夺的屈辱,似乎还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着屋顶那声要命的“吱呀”,反复撕扯着张儒林的神经。
张碧兰知道,父亲的防线已经被这一连串的冲击轰开了巨大的缺口。时机稍纵即逝!她必须趁这摇摇欲坠的关口,把那唯一的生路,像楔子一样狠狠钉进父亲动摇的意志里!她顶着父亲复杂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从小被当作继承人培养的经历,让她拥有在父亲面前直言进谏的底气。
她轻轻挣脱母亲冰凉僵硬的手臂,动作带着大病初愈的虚浮,目光却锐利地穿透昏暗,直直迎上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她的声音虚弱沙哑,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阿爹,”她的称呼带着女儿对父亲的亲昵,语气却像最冷静的谋士,“陈世伯的话,字字泣血,就在眼前!李四敢上门拍门叫嚣,屋顶上……不知是人是鬼的眼睛在盯着我们!这已经不是‘等等看’的时候了!再等下去,等他们真打上门来,我们张家这点根基,这点您和娘视若性命的东西,想保也保不住了!”她刻意顿了顿,让“保不住”三个字重重砸在父亲心上,然后才抛出那个沉重的词,“刚才那梦……我又看到了……火!好大的火!烧的……就是咱们张家的书房!那些书……全在火里卷着,变成黑灰!爹……您半辈子的心血啊!祖宗留下的文脉啊!”
“书”字出口,张儒林的身体肉眼可见地晃了一下,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击中胸口。他下意识地转头,望向书案上那本摊开的《海国图志》,泛黄的纸页在昏灯下显得格外脆弱,仿佛下一刻就要在臆想中的烈焰里化为飞灰。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指节捏得发白。女儿的话,像一把精准的凿子,凿在他最痛的地方。保住!他张儒林一生所求,不就是保住这些承载着家国文脉的典籍吗?
“不——!”
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尖叫猛地撕裂了沉重的寂静!廖静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从软榻上弹起,死死抱紧怀中的锦缎包袱,力道之大几乎要将包裹揉碎!她双目赤红,因恐惧和愤怒而扭曲的脸上,迸发出一种玉石俱焚般的偏执和疯狂。
“走?我不走!死也不走!这是张家的祖宅!是我嫁进来守了半辈子的家!我的绣品……我的魂儿……都在这里!”她几乎是扑到张儒林面前,声音尖利得刺耳,“离了这宅子的风水,离了这绣房的光线,离了我日日供奉的祖宗牌位……我的绣就毁了!那《万里江山图》的灵气就散了!绣不成……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让我走?不如现在就把我烧死在这里!和我的绣稿一起烧成灰!”
她的声音带着绝望的哭腔,眼泪汹涌而下,却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捍卫至宝、寸土不让的疯狂。她猛地指向窗外,指向那片被屋顶阴影笼罩的虚空:“外面的人想要?来啊!让他们来!我就是一把火烧了!烧成灰扬了!也绝不让他们碰一根丝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老祖宗的话,我廖静徽今天就是死了,也刻在骨头上带进棺材里去!”
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八个字,如同淬火的钢针,带着凛冽的寒意和决绝的疯狂,狠狠扎进张儒林的心头。他看着妻子近乎歇斯底里的脸,看着那紧紧护在怀中的绣稿包裹,一股巨大的悲怆怆和无力感如同冰水瞬间将他淹没。这宅子,这满屋的书香,这承载了家族记忆的一砖一瓦,何尝不是他张儒林的血肉?何尝不是他作为前清进士、作为张氏族长最后的尊严和风骨?背井离乡,仓皇出逃……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蚀骨的屈辱!妻子的执拗,更是将这屈辱推向了极致!
他僵立在原地,如同一尊被风霜侵蚀殆尽的石像,脸上所有的表情都褪去了,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茫然。一边是妻女截然不同的求生路径,一边是祖宗基业与文人风骨的沉重枷锁。这抉择,如同千钧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痛苦地闭上眼,喉结剧烈地滚动着,似乎在吞咽着无法言说的苦涩。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再次降临。只有廖静徽压抑不住的、神经质的啜泣声在房间里断断续续地回荡。阿福依旧守在窗边,背影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警惕着窗外和屋顶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张碧兰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擂动。母亲的执拗如同铜墙铁壁,父亲的痛苦和茫然则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泥沼。
就在她准备开口继续劝说父亲的时候——
“咚!”
一声闷响,伴随着细微的碎裂声,突然从窗外院子的方向传来!像是什么沉重而脆硬的东西砸在了铺着青石板的地面上!
紧接着——
“姓张的!开门!给老子滚出来!别他妈的装死!”李四那流里流气、却比之前更加嚣张、甚至带着一丝得意和凶狠的嗓门再次响起,重重地砸在门上!“妈的!刚才跟谁密谋呢?老子都听见了!想跑?没门儿!识相的快开门!老子告诉你,‘那位大人’可都听着呢!你们张家这点破事,一件也别想藏住!”
李四那“那位大人可都听着呢”的狂叫,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扎进张儒林的耳膜!他死灰般的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彻底褪尽,只剩下彻底的绝望和恐惧!屋顶的窥视并非幻觉!那位大人……那位还未正式露面、却如同阴影般笼罩下来的存在,其无形的压力已经如同悬顶之剑,剑尖直指张家咽喉!
张儒林高大的身躯猛地一晃,仿佛被抽掉了脊椎骨,踉跄着倒退一步,重重跌坐在身后的硬木圈椅上,发出“哐当”一声刺耳的巨响。他双手死死抓住扶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出惨白,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那眼神空洞地望着虚空,里面是信仰崩塌、退路断绝后的……一片死寂的荒原。
廖静徽的啜泣声也戛然而止,她惊恐地睁大眼睛,看着丈夫瞬间被击垮的模样,再看向紧闭的大门,仿佛那门外就是择人而噬的深渊巨口。
张碧兰靠在冰凉的墙壁上,手腕胎记处还残留着收纳成功的温热,但此刻,一股远比刚才更刺骨的寒意瞬间冻结了她的四肢百骸。空间的存在给了她一丝微弱的希望火苗,但门外李四嚣张的狂吠和那句“那位大人可都听着呢”,却像一盆冰水当头浇下!那双在屋顶窥探的眼睛……不仅存在,而且其背后的“大人”,显然已经将张家的挣扎尽收眼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