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开局掀翻贾张氏 > 第九章:傻柱还想作妖?张根硕证据砸懵他
换源:


       “一大爷,您别气坏了身子。”

秦淮茹见状赶紧上前,想给易中海顺顺气,却被他一把甩开。

“去!马上报警!”

易中海怒吼道,再也顾不上什么息事宁人了,他今天非要让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付出代价不可!

闫解放被这声怒吼吓得一哆嗦,不敢再犹豫,拔腿就往院外跑,布鞋踩在地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很快就消失在胡同口。

院子里再次陷入沉默,只剩下傻柱偶尔发出的痛苦呻吟和贾张氏不怀好意的眼神。

阳光渐渐西斜,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条条扭曲的蛇。

没过多久,胡同口传来了“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由远及近。

闫解放领着两个穿着警服的人走进了四合院,前面那个年长些的巡捕约莫四十岁,国字脸,眼神锐利,正是张巡捕。

他跟易中海是老熟人了,每年院里办暂住证,都是他来登记。

“老易,怎么回事?”

张巡捕把自行车支在门口,摘下头上的大盖帽,露出被汗水浸湿的头发。

“张巡捕您可来了!”

贾张氏像是看到了救星,连滚带爬地扑过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起来,“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这小子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上门就讹钱,我们不答应,他就动手打人!把东旭打成这样,还把傻柱打得吐血了!您看您看……”

她一边说一边把贾东旭往前推,又指着地上的傻柱,哭得情真意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受了多大委屈。

易中海也赶紧上前帮腔,指着傻柱身上的血迹痛心疾首:“张巡捕,这小子太危险了,下手狠毒,必须严惩!不然我们院里人都没有安全感了!”

张巡捕皱着眉头,目光扫过现场,最后落在了张根硕身上。

这年轻人虽然衣衫褴褛,可眼神坦然,不像那种穷凶极恶之徒。

他心里已经有了几分计较,却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张根硕不卑不亢地迎上他的目光,声音清晰有力:“我承认我打人了,但我是自卫。”

他顿了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我是贾家的乡下亲戚,父亲去世前让我来投奔他们,顺便讨回贾家欠我们家的钱。

可我刚到门口,就被贾大妈嫌弃,说我是要饭的,还动手推我。

贾东旭也认出了我,却帮着他娘赶我走,甚至先动手打我。

我没办法,才还手的。”

他看向周围的邻居:“刚才贾东旭一开始就认出我了,好多街坊邻居都听见了,他们可以作证。”

贾张氏一听这话,脸“唰”地一下白了,尖叫道:“你胡说!东旭根本不认识你!”

“哦?不认识?”

张根硕冷笑一声,“那刚才在门口,是谁说‘你是张根硕?’的?”

贾东旭吓得缩了缩脖子,不敢说话。

张巡捕何等精明,一看这情形就明白了七八分。

他看了看衣衫褴褛的张根硕,又看了看撒泼打滚的贾张氏,心里已经有了定论。

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么说,你报警是为了让贾家还钱?”

“没错。”

张根硕点点头,眼神坚定,“要么他们还钱,要么就让赖账的贾家母子坐牢,没有第三条路。”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双眼睛里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

院子里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在等着张巡捕的判决。

张巡捕的目光在张根硕和贾张氏之间来回扫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手铐。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地上那滩未干的血迹上,泛着诡异的暗红。

“咳咳。”

李大爷突然清了清嗓子,烟袋锅在鞋底上磕得邦邦响,“张巡捕,这事儿……我看小张同志不像说瞎话的。

刚才贾东旭那小子,明明第一眼就认出人了,后来又改口,这里面肯定有鬼。”

西厢房的温红秀赶紧点头,布鞋上的水渍还没干,说话时带着点结巴:“是……是啊,我也听见了,贾东旭说‘你是张根硕’,错不了。”

周围的邻居们也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

“贾张氏那德性,欠钱不还太正常了。”

“就是,前两年借了我家两斤白面,到现在都没还。”

“刚才还拦着不让报警,肯定是心里有鬼。”

贾张氏气得浑身发抖,三角眼瞪得像要吃人,手指着众人尖叫:“你们这群混蛋!都跟这野小子串通一气来欺负我!我跟你们拼了!”

她说着就要往人群里冲,却被旁边的巡捕一把拦住。

“够了!”

张巡捕厉声呵斥,眼神里的不耐烦越来越浓。

易中海见状赶紧上前,整理了一下中山装的领口,摆出一副公正不阿的样子:“张巡捕,您别听他们瞎说。

贾家是正经的城里人,跟乡下那些穷亲戚早就没来往了,怎么可能借钱给他们?我看这小子就是编造谎言,想讹钱!”

他特意加重了“城里人”和“穷亲戚”几个字,眼神里带着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在他看来,乡下人的话怎么能信?

“就是就是!”

贾东旭立刻附和,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我们家跟他根本就没交集,哪来的借钱一说?他就是想讹钱!”

贾张氏也跟着哭喊起来:“这小子就是个强盗!讹钱不成想抢东西!张巡捕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把他抓起来重判!”

地上的傻柱也哼哼唧唧地附和,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指着张根硕控诉:“他……他无缘无故就打人,太嚣张了!”

张根硕看着他们一唱一和的样子,突然鼓起了掌,嘴角噙着抹嘲讽的笑:“好,说得好!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他慢悠悠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牛皮夹子,那夹子边角都磨得发白了,显然用了很久。

他打开夹子,从里面抽出一张泛黄的纸,高高举起:“事实胜于雄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