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我在乱世开物资库 > 24 外白渡桥的日食时刻
换源:


       木牌边上的刻痕还卡着黑灰,我把它塞进帆布包夹层,手指来回蹭着那行“07-23-1”。腕子上的玉镯突然一震,不是警报,是认下了这个号。右小指猛地抽了一下,像锈刀划过筋,麻顺着胳膊往上爬。我咬住舌尖,嘴里泛腥,压住那股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抖。

天刚蒙亮,河面浮着灰白雾。我贴着苏州河岸往前蹭,桥墩影子在水里晃。外白渡桥的钢架子像一排铁牙,咬住两岸。桥封了,宪兵来回走,探照灯扫来扫去,光柱里飘着灰。我趴进泥水,手摸到桥墩上的记号——三个圈压一横线。顾明川留的。他们来过,毒气罐已经上桥。

从包里抽出半块发硬的绷带,血结成了黑痂。从731废墟带出来的,布丝里混着点怪东西,能骗红外眼。我把绷带塞进铆钉缝,拿碎石压住。三分钟后,桥头探照灯突然偏了,照向河面,狗冲着雾狂叫。就半分钟,机会。

竹哨塞进嘴里,三短一长。货堆后头,十几个孩子冒出来,每人举一面小圆镜。太阳刚过楼顶,光斑全甩上卡车驾驶室。第一辆司机抬手挡眼,方向盘歪了,车慢下来。第二辆踩了刹车。第三辆底盘下,油布盖着的金属罐轮廓清楚,排气管震得厉害。

我盯着那罐,手腕一紧,空间裂开,像无声的嘴。第一罐离地,滑进黑里。第二罐。第三罐——红十字在光下反白,我咬牙,继续。第四罐刚吸进去,手背一烫,玉镯裂了,红线贴皮蔓延,像烧红的蛛网。我闷哼,膝盖撞上桥墩。

第五罐进去,天黑了。

日食提前两分钟。云压下来,桥面黑成一片。日军乱叫,探照灯全亮,光柱乱晃。我撑着桥体,左手卡住裂缝,右手抓第六罐。罐刚离地一半,空间一抖,玉镯低鸣。第六罐卡在口上,半截在外,半截在里。

我伸手去推,指尖刚碰铁皮,耳边响起刻刀刮纸声——沈青禾在刻版,右手小指弯着,一下一下,跟我现在抖的一样。我甩头,咬破嘴唇,把最后力气压进去。第六罐滑进,裂缝合上。

天光回来,日食过去。

我瘫在桥墩阴影里,手背烫出暗红印,像烙铁压过。远处摩托响,桥南有援兵。我撑着起身,往桥下退。

刚拐进涵洞,梯子传来金属刮声。山田惠子从暗渠爬上来,护士服沾泥,左臂绷带渗血。她不说话,从药箱夹层抽张纸,塞我手里。指尖凉,带着青霉素的微光。她嘴唇动了动,声音轻得像风:“总部……在哈尔滨。”

她要走,我抓住她手腕。她回头,没躲。

“你爹的课本,”我说,“还留着?”

她顿了顿,点头。

“别让他们再用红十字。”

她没应,滑进暗渠,水吞了背影。

我把纸塞进空间夹层。地图刚没,玉镯裂纹收了半寸,疼轻了点。换来的。

靠在涵洞壁上,掏出炭条,在湿墙上划三横、一圈、一点。刻完,远处笛声起。顾明川在货堆后吹竹笛,音孔插着野雏菊。调子断断续续,是《茉莉花》,但节奏变了,撤退信号。

我摸了摸帆布包,内袋《千字文》还在,“三七”页墨渍干了,压着裂痕位置。右手还在抖,但能握住炭条。

桥上,日军清点卡车,掀油布,罐没了。指挥官吼着封两岸,宪兵开始搜货堆。摩托冲上桥心,轮胎碾过我趴过的地方。

我缩进更深的涵洞,头顶脚步震动。笛声还在,忽然断了。接着一声短哨——两短一长,危险。我贴墙不动,心一紧,攥死包带,随时准备躲。

涵洞口透进一丝光,照在手腕上。玉镯静了,可裂缝深处,还有点微光跳,像没烧尽的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