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我在乱世开物资库 > 45 北火车站的蒸汽迷宫
换源:


       裂缝里的光一点点灭了。我确认两个孩子都进去了,肩上的口子火辣辣地疼,没空管,弯腰把他们背上,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帆布包死死压在右肩裂口上,布条缠得手都发抖。血早干了,皮肉却像贴了烧红的铁片,走一步抽着疼。苏州河的风从背后推,带着焦味和锈气,我低着头,沿着塌了半截的栈桥往北蹭。

怀表还在手腕上,游丝松了一圈,磁针稳稳指着北偏西十五度。我知道那是北站的方向。阿秋她爸当年测过这条线,用的老式怀表齿轮,跟我玉镯里浮出来的那个,一模一样。

铁轨横七竖八铺在货场,地下蒸汽管每隔几十米就喷出一股白雾。我让俩孩子趴下,手肘撑地,跟着我爬。雾太厚,十步外看不见人影,可日军巡逻的脚步声传得老远。我摸出铜怀表,拧开壳,用游丝拨表针——三短两长。顾明川教的暗号,确认周围没动静。

通风井在调度室外墙根,铁格栅锈得不成样。我抽出高跟鞋里的弹簧片,插进锁扣,慢慢撬。肩上的裂口又撕开一寸,汗流进去,像盐粒撒在刀口上。我咬住帆布带,猛地一掀,格栅“哐”地弹开。

里面是条窄道,通向地下控制室。我让他们先钻,自己最后一个进去。刚落地,头顶“咔”一声,铁格栅自己合上了。

门是德制密码锁,三重转盘。我正要动手,墙角传来窸窣声。一个人影从暗处走出来,穿白大褂,戴口罩,只露出眼睛——山田惠子。

她不说话,走到我面前,手指在锁盘上飞快转:昭和十九年六月六日。

锁开了。

屏幕亮起,列车编组图跳出来。她指尖点在第三节车厢,声音压得极低:“樱花剂原液,C-731-B,三十罐,去新京。”

我盯着那节车厢编号。和孩子铁牌上的序列一样。731项目的标记。和我掌心批号,同一年。

“你为啥帮我?”我问。

她没答,只塞了张磁卡进我手里:“十五分钟后巡检。走。”

我刚要动,头顶玻璃“砰”地炸开。

渡边隆二落在窗框上,右手义肢闪着冷光。他一把掐住惠子脖子,狼牙戒指抵她喉结,声音像砂纸刮铁:“你把药给了中国人。”

惠子没挣,嘴角渗出血。她看着我,忽然用中文说:“带他们走。”

渡边冷笑,手指收紧。惠子猛地抬膝撞他肚子,同时把磁卡甩过来。我接住,往后退一步,玉镯突然发烫。

“你忘了你是谁。”渡边低吼,抽出匕首。

我不再等。左手按住玉镯,咬破舌尖,血滑进裂缝。脑子里那道竖着的刀口猛地张开,光涌出来。

整列火车开始震。车轮离轨,铁轨扭曲,蒸汽管一根根爆开,白雾瞬间吞了站台。我看见车厢门打开,密封罐滚出来,标签清楚:C-731-B,液体里浮着组织块。

渡边抱着惠子往窗边退,我最后看到的是她回头的眼神。

裂缝闭合时,我听见一声枪响。

火车没了。调度室空了,只剩地上的玻璃渣和一滩血。我扶着墙,裂口已扯到腰侧,皮肉绷得发亮。两个孩子缩在角落,没哭,也没动。

我把他们塞进废弃车厢,盖上麻布。外面风大了,蒸汽慢慢散,远处传来汽笛。

我摸出电报机,天线刚支好,信号就来了。赵连长的榆木腿弹道报告,字歪得像狗爬,可结论清楚:撞击角27,指向吴淞炮台地下三层。

我盯着那行字,电报纸边被血浸透。

这时,沈青禾站在五十米外的信号塔下,手里举着老花镜。镜片在夜里反着光,不是普通反光——那光里有细纹,像蛛网,又像裂痕。

周慕云从塔后走出来,单片眼镜闪了一下。他盯着镜片,轻笑:“原来漏洞在这儿。”

沈青禾不动,镜片仍对着夜空。我知道她在看什么——空间裂缝的波动轨迹。

周慕云往前一步,掏出一支钢笔,旋开笔帽,露出里面的显影针头。他对着空气画了个圈,像在试风。

我蹲在车厢后,手指抠进铁皮缝。两个孩子还在里面,呼吸轻得几乎听不见。我不能动。

沈青禾忽然低头,对着镜片说了句什么。周慕云眯起眼,抬手示意身后的人上前。

我正盯着他们,电报机突然“嘀”了一声。

低头看纸条,四个字:货仓待命。

我攥紧纸条,抬头望信号塔。沈青禾已放下镜子,正慢慢摘下镜框。她用手指擦了擦镜片,然后——把镜片对准了我的藏身方向。

光点打在我脚边的铁轨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