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鉴宝爆金币开局上交国家 > 第10章: 积微成著,资金滚雪
换源:


       与王少李雯那场无聊的遭遇,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仅仅在林国恩心中荡起一丝微澜,便迅速归于平静。他的注意力很快回到了正事上——积累资金。

拥有了探宝意念空间这个逆天神器,若不能充分利用,那才是真正的浪费。接下来的几天,林国恩化身为一台高效而精准的“捡漏机器”,频繁出入城南古玩街及其周边相关的旧货市场、文玩小店。

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漫无目的地大面积扫描,那样精神消耗太大,效率也低。他总结出了更优化的策略:分区域、分类型进行重点排查。

周一,他主攻钱币区。意念空间的感知如同精细的筛子,过滤掉海量的普通流通币和低仿赝品。他的目标明确:版别特殊的古钱、品相良好的银元、或者像之前那样的错版人民币。一天下来,他以几百到几千不等的成本,入手了一枚品相极佳的“袁大头”三年签字版(增值潜力显著)、一套五帝钱中的“雍正通宝”(品相较好,单枚价值已远超普通清钱)、以及几枚有潜力的铜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迅速转手给相熟的币商,当天资金增值两万余元。

周二,他转向杂项区。这里东西更杂,竹木牙雕、铜锁印章、旧钢笔老眼镜,无所不包。这里更需要眼力,也更容易埋没宝贝。林国恩凭借能力,从一个专门卖旧钢笔的摊位上,以极低的价格淘到一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派克真空钢笔,笔尖含金,保存完好,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又从一堆破旧铜器里,捡漏了一个清代晚期的黄铜手炉,工艺精湛,只是表面布满污垢,稍作清理后价值立显。这两样东西为他带来了近三万元的收益。

周三,他甚至在古玩街附近的一个老旧居民区巷口的“跳蚤市场”有了意外收获。在一个老太太摆卖旧衣物的摊子上,他敏锐地感知到一件压箱底的旧棉袄里似乎藏着东西。借口买下整件棉袄(花费五十元),回家拆开缝线,从中取出一对品相完好的清代翡翠耳坠(虽然种水一般,但贵在完整老工),又值一万多元。

他的行动越来越熟练,出手越来越果断。每次捡漏的成本都控制在较低范围,利润却相当可观。他严格遵守“快进快出”的原则,除了极其珍贵或需要时间处理的物件,大多数东西都在当天或隔天就找到合适的渠道变现。

他不再局限于“博古斋”那样的大店,也开始与一些信誉良好的中小型店铺、甚至个别资深藏家建立联系。他表现出来的“运气”和偶尔精准的眼力(他往往会将能力的发现归结于某种模糊的“直觉”或“细节观察”),开始在小范围内引起一些议论,但大多数人依旧认为他只是近期运气爆棚的“幸运儿”。

几天下来,林国恩的银行卡余额如同滚雪球一般飞速增长。五千、一万、三万、五万……每一次到账短信提示音,都如同最美妙的乐章。

他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每次交易都尽量选择不同的对象,避免在一家店或一个摊位频繁出手引人怀疑。穿着依旧普通,行事低调,拿到钱后立刻离开,绝不久留。

这天晚上,林国恩坐在出租屋的书桌前,再次核对着手机银行里的余额。

【余额:人民币387,652.18元】

三十八万七千多元!

看着这个数字,即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依旧感到一阵心跳加速。

短短不到十天时间,他从一个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失业青年,变成了一个手握近四十万现金的“小富翁”!

这简直如同梦幻一般。

然而,这巨大的财富并没有让他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是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相比起那些动辄拍卖会上千万上亿的真正珍品,他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探宝意念空间的能力,也绝不仅仅用于捡这些几万块的小漏。

更重要的是,这笔钱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意味着底气,意味着选择权,意味着能让家人过上好生活的坚实基础。

他想了想,再次给父亲的银行卡转去了五万元,备注依然是“项目奖金”。他不能一次转太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收入增长”过程,慢慢改善家里的生活,让父母逐渐适应和安心。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

数十万的资金,已经足够他涉足一些更高层次的“游戏”了。

比如,那条来钱更快、风险也更大的赛道——赌石。

(第10章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