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的警告像一片阴云,悄然笼罩在林国恩的心头。他知道,赵鲲鹏那种人物的“打听”,绝不会停留在口头阶段。平静的日子,或许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但他并没有因此惶惶不可终日,或是龟缩家中。过度反应反而容易暴露自己的心虚和底牌。他采取了一种外松内紧的策略。
一方面,他刻意减少了去古玩街、玉石市场这些鱼龙混杂之地的频率。即便要去,也会选择人流量最大的时段,并且尽量与博古斋老板等相熟的人同行,减少落单的机会。他不再进行任何大宗交易,偶尔出手,也只是捡一些价值几万块的小漏,维持着“运气不错的业余爱好者”的形象。
另一方面,他悄悄强化了自身的防护。他在新家的门窗上安装了隐蔽的感应警报器,并耐心地教会了父母最基本的应对方法——遇到陌生人来访或异常情况,第一时间锁门报警并联系他。他给妹妹林雪的手机设置了紧急联系快捷键。
“爸,妈,现在社会上骗子多,咱们刚搬新家,小心点总没错。”他用这个理由解释这些安防措施,父母虽然觉得儿子有些过于谨慎,但还是点头记下。
同时,他并没有完全断绝与高端圈子的联系,那同样是他的保护色之一。他只是更加注重场合的选择,尽量参与徐老、马先生等人在私人场所组织的小型鉴赏活动,避免公开露面。
在一次马先生组织的茶话会上,一位藏友带来了一盒混杂的旧铜钱,请大家随手翻看有无心仪之物。众人大多一笑置之,偶尔拿起一两枚看看便放下。
林国恩也随手翻动着,意念空间的能力下意识地扫描着。突然,一枚看起来锈蚀严重、甚至有些破损的“崇宁通宝”折十钱,让他停住了动作。
【物品:铜钱】
【名称:崇宁通宝折十钱(试铸母钱)】
【年代: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
【特征:精铜所铸,字口深峻如刀削,地章平整,虽锈蚀严重,但工艺远胜普通流通钱。】
【状态:锈蚀覆盖(需专业清理),边缘略有磕损。】
【价值评估:北宋母钱存世极稀,具有极高收藏与研究价值。此枚虽品相有损,但仍估值人民币60-80万元。】
【风险提示:清理需极其谨慎,以免伤及字口。】
母钱!竟然是极其罕见的北宋母钱!
林国恩心中一震,但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将这枚锈迹斑斑的铜钱和其他几枚普通宋钱一起拣出来,对那藏友笑道:“张老师,我挺喜欢宋钱的韵味,这几枚品相一般,您看能不能割爱?我凑个品种。”
那藏友本就没把这盒铜钱当回事,见林国恩只挑了几枚品相差的,更是大方地一挥手:“拿去拿去,什么钱不钱的,喜欢就好。”
林国恩坚持付了一千块钱,将这几枚“破烂”收入囊中。此举在众人看来,更是坐实了他“眼光独特”、“喜欢淘换冷门小玩意儿”的形象,甚至带点文人式的痴气,并未引人怀疑。
会后,徐老私下对他笑道:“你小子,又淘到宝了?那枚崇宁通宝怕是不简单吧?”老人眼光毒辣,虽然没看出是母钱,但总觉得林国恩不会无的放矢。
林国恩也不完全隐瞒,低声道:“感觉锈下有精工,可能是枚好版,具体得清理了才知道。碰碰运气。”
徐老了然地点点头,不再多问,反而提醒他:“最近似乎没怎么见你去淘货了?也好,沉下心来多看看书,多听听我们这些老家伙闲聊,根基才能扎实。”
林国恩点头称是,知道徐老这是在隐晦地提醒他继续低调。
带着那枚珍贵的母钱回到家中,林国恩没有急于处理。他将它和其他一些捡漏得来的小件珍品一起,藏在了书房一个极其隐蔽的保险柜里。
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城市的夜景。账户里的资金已经接近八百万,加上这些尚未变现的藏品,他的身家早已突破千万。
然而,财富带来的安全感,此刻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抵消。
赵鲲鹏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落下。
他知道,对方是在观察,在评估。一旦确认他的价值远超预期,或者认为他缺乏足够的背景和反抗能力,出手是必然的。
“必须做更坏的打算了。”林国恩喃喃自语。
他打开电脑,开始更加深入地去搜集关于赵鲲鹏及其名下产业、行事风格的任何公开信息。他甚至匿名在一些本地论坛和法律咨询网站上,查询应对威胁、保护自身安全的合法途径。
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这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里,
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篱笆扎紧,
然后,静待风雨的到来。
(第30章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