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之下,暗流愈发汹涌。林国恩的生活似乎进入了一种新的“常态”:深居简出,低调行事,偶尔参与顶级的私人交流,大部分时间则用于学习、消化吸收新知识,并默默规划着未来。银行账户里因为拍卖而“缩水”的资金,随着之前几件小精品的有序出货,又逐渐充盈起来,稳定在两千多万的规模,为他下一步行动储备了充足的弹药。
机会很快再次降临。国际顶尖拍卖行“苏富比”即将在新加坡举行一场盛大的“亚洲艺术周”,其中重中之重是一个名为“西渐东韵:海外遗珍”的专场拍卖,拍品全是早年流散海外的重要中国艺术品,种类繁多,品质极高,吸引了全球目光。
通过顾先生和李泽巨的渠道,林国恩顺利拿到了拍卖图录和竞投资格。这一次,他决定亲自前往新加坡。一方面是为了更直观地审视拍品,另一方面,也是有意暂时脱离赵鲲鹏可能布控的环境,拓宽视野。
飞抵狮城,入住预定的酒店。拍卖前的预展现场,人流如织,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家、学者、古董商汇聚一堂,气氛热烈而国际化。林国恩徜徉其间,意念空间全开,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扫描仪,过滤着海量的信息。
重器比比皆是,竞争注定惨烈。许多拍品的估价已然是天价,利润空间被压缩。林国恩的目标不再是那些万众瞩目的明星拍品,而是继续寻找被低估、被忽视的“遗珠”。
他的目光最终被一套不起眼的“清代白玉十二生肖组佩”所吸引。这套组佩白玉质地,雕刻十二生肖,工艺精湛,但被归为“杂项玉器”类,估价仅为15-20万新元(约合70-95万人民币)。因其生肖题材较为通俗,且部分玉件略有绺裂和微瑕,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然而,当林国恩的意念扫过时,反馈的信息却让他心头狂震!
【物品:白玉十二生肖组佩】
【材质:和田白玉籽料】
【年代:清乾隆宫廷造办处】
【状态:整体完好,部分玉件有天然绺裂及轻微磨损。】
【价值评估:工艺精湛,玉料上乘,但题材原因市场价值受限。估值约100-150万人民币。】
【隐藏信息:组佩盒内衬底层发现隐藏夹层!内藏乾隆御题诗白玉扳指一枚!诗文为乾隆御笔亲题,涉及重要历史事件,具极高历史与艺术价值!】
【综合价值评估:仅御题诗扳指一项,价值远超组佩本身,估值可达2,000-3,000万人民币!】
【警告:夹层开启需极高技巧,切勿暴力拆卸!】
又见夹层!又是宫廷秘藏!
林国恩几乎要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乾隆御题诗扳指!这价值甚至超过了他那面唐代宝镜!而且其历史文化意义极其重大!
他强作镇定,记下编号,决定不惜代价拿下这套组佩。
拍卖日,现场气氛白热化。一件件重槌落地,成交价屡破纪录。轮到那套十二生肖组佩时,竞价果然不温不火,只有寥寥几人出价,价格缓慢攀升至18万新元。
林国恩果断加入,几次加价后,以25万新元(约合118万人民币)的价格顺利拿下。这个价格略高于估价,在激烈的拍卖现场毫不起眼,无人能想到其中隐藏着惊世骇俗的宝藏。
后续他又出手竞拍了几件小有利润的瓷器和玉器,有成有败,整体表现符合一个“有实力、有眼力但也有失手”的年轻藏家形象,并未过于引人注目。
拍卖会结束后,林国恩没有立刻回国。他小心地将那套组佩带回酒店房间,锁入保险箱,然后计划着享受一两天难得的闲暇,感受一下南洋风情。
然而,就在他第二天参观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时,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找上了门。
当他正在中国陶瓷展厅驻足时,一位穿着得体、气质干练、约莫三十出头的女士微笑着走近他,用流利的中文说道:“冒昧打扰一下,您是林国恩先生吗?”
林国恩心中微微一凛,警惕地看向对方。他在海外并无熟人。
“我是,您是?”
女士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印着:“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特别项目顾问,苏晴”。
“林先生您好,久仰大名。刚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见识了您的风采。”苏晴笑容亲和,语气自然,“我们基金会正在筹备一个‘海外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与研究’项目,旨在通过高精度扫描和数据库建设,为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建立数字档案,并为未来的实物回归提供学术支持。听闻林先生对古代艺术品鉴赏极具慧眼,不知是否有兴趣了解一下我们的项目?或许未来有机会合作。”
理由充分,身份看似合理,时机也恰到好处(刚拍完卖)。林国恩的意念空间微微波动,并未传来危险的预警,反而感知到对方身上有一种正气和专业的“能量场”。但他并未放松警惕。
他接过名片,礼貌回应:“苏小姐过奖了。基金会的工作很有意义,我个人非常支持。不过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恐怕难当大任。”
苏晴笑道:“林先生太谦虚了。您的眼力可是连顾老先生和李总都赞不绝口呢。我们不需要您做太多,只是希望在未来项目推进中,如果遇到一些难以断代的、或者价值评估有争议的器物,能有机会向您这样的民间高手请教一二,集思广益。”
她的话语非常得体,既表达了赞赏,又未提出任何过分要求,更像是一种前瞻性的学术人才储备邀请。
“如果只是提供一些浅见,那我当然乐意效劳。”林国恩谨慎地回答,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
两人又就展厅里的几件瓷器简单交流了几句,苏晴展现出深厚的专业素养,言谈举止令人如沐春风。最后,她再次表达了希望保持联系的意愿,便礼貌地告辞离开,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毫无刻意之感。
林国恩看着手中的名片,眉头微蹙。“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他下意识地用手机搜索了一下,确实有这个机构,是正规的国家级非营利组织。苏晴的名字也能在官网的顾问名单中找到(虽然介绍极其简略)。
是巧合?还是……
他隐隐觉得,这或许并非一次纯粹的偶遇。但他暂时无法确定对方的真实意图。不过,对方提出的“文物数字化回归”的理念,确实与他自己内心“上交国家”的某种潜在倾向隐隐契合。
他将名片小心收好,决定暂时观望。
而就在博物馆的另一个角落,苏晴通过加密耳机低声汇报:“目标已初步接触,反应谨慎,未表现出排斥。初步评估:心性沉稳,警惕性高,对文物本身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兴趣。建议维持当前温和接触策略,逐步建立信任。”
电话那头传来龙五沉稳的声音:“收到。继续观察,非必要不干预其正常活动。优先获取其更多能力边界的实证数据。”
“明白。”
狮城之行,林国恩不仅再次收获了隐藏的国宝级重器,财富潜力逼近亿元级别,更与国际顶级的收藏圈子有了初步接触,而且还意外地接到了来自疑似国家背景的“橄榄枝”。
收获颇丰,但前路似乎也更加迷雾重重。
他带着那颗隐藏着乾隆御题诗扳指的组佩,登上了回国的航班。窗外云海翻腾,正如他此刻难以平静的内心。
新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之中。
而这一次,风暴眼可能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第39章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