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平稳降落在国内机场。林国恩带着那只装有“白玉十二生肖组佩”的精密手提箱,安全返回。过海关时,他主动申报了这件文物(价值按拍卖成交价申报),手续齐全,过程顺利,没有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回到位于市区的保密住所,他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检查那套组佩。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他利用高倍放大镜和强光手电,仔细审视那只紫檀木原装盒子的内部。果然,在意念空间的精确指引下,他在内衬底部的锦缎之下,发现了一条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缝隙。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探入,轻轻一撬,一个薄如蝉翼的暗格悄然弹开。
暗格之中,静静地躺着一枚洁白温润、宝光内蕴的白玉扳指。扳指外侧,以极其精湛的微雕技艺,刻着一首乾隆御笔亲题的五言律诗,笔力遒劲,气韵非凡,内容涉及一次重要的皇家秋狝活动,并钤有小型御印。玉质、雕工、诗文、历史内涵,无一不是顶级的宫廷艺术水准!
【物品:乾隆御题诗白玉扳指】
【材质:和田羊脂白玉】
【年代:清乾隆年间】
【状态:保存完美,莹润无瑕。】
【价值评估:兼具极高艺术、历史与文化价值,堪称乾隆玉器中的铭心绝品。市场估值难以准确衡量,保守估计不低于2,500万人民币,且极具学术意义。】
又一件国之重宝!
林国恩深吸一口气,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小心地将扳指放回暗格,恢复原状,然后将整个组佩盒子存入银行最高级别的保险柜中,与那面唐代宝镜分开存放。他知道,自己守护的,是民族的文化瑰宝。
处理完这一切,他才真正松了口气。此次新加坡之行,收获之巨远超预期。不算那几件小利润的藏品,仅这枚隐藏的乾隆扳指,就让他此次出行的资金投入获得了超过二十倍的增值潜力!他的实际资产净值,已然稳稳跨过亿元门槛,实现了真正的“指数级增长”。
财富的增长固然可喜,但更让他在意的是新加坡那次“偶遇”。他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渠道去核实“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和“苏晴”的信息。所有反馈都显示,基金会是真实、正规且背景深厚的国家级组织。苏晴的名字也确在其中,公开身份无懈可击,但更深层次的信息无从得知。
几天后,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显示正是苏晴。
“林先生,冒昧打扰。没别的事,只是上次在新加坡聊得很愉快,回到国内了,跟您报个平安。”苏晴的声音依旧亲切自然,仿佛只是朋友间的寻常问候。
“苏小姐太客气了,我也刚回来不久。”林国恩保持着警惕,语气客气。
“那就好。另外,上次跟您提过的那个‘数字化回归’项目,我们近期正好有一个小的尝试。基金会收到一批海外回流的文物影像资料,其中几件瓷器的断代和窑口问题,专家团队内部有些分歧。不知林先生近期是否方便,能否请您这位‘外脑’帮忙看看,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纯粹是学术探讨,当然,我们会支付相应的咨询费用。”苏晴提出了一个具体且看似合理的请求。
林国恩沉吟片刻。这是一个试探,也是一个机会。既能进一步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也能在不暴露自身核心秘密的前提下,以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与这个疑似国家背景的机构建立联系。
“咨询费就不必了,能为文物保护出一点力,是应该的。”林国恩选择了应承下来,但拒绝了金钱,以示姿态,“不过我的看法仅供参考,未必准确。”
“太好了!那就先谢谢林先生了!”苏晴的语气透出恰到好处的欣喜,“资料我稍后发到您邮箱。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挂断电话不久,一份加密的压缩文件包发送到了林国恩的特定邮箱。里面是十几件瓷器的多角度高清照片和基础尺寸信息,没有任何来源和背景说明。
林国恩集中精神,用意念空间对这些图像进行“鉴定”。他发现,这些瓷器确实有些意思,真伪混杂,年代跨度大,其中几件的断代难点甚至带有一定的迷惑性,绝非随手找来的普通货色,像是精心挑选过的“考题”。
他花费了一些时间,将自己的“判断”(隐去了过于惊世骇俗的细节和估值)整理成文字,重点阐述了判断依据(选择那些符合常规鉴定逻辑的点),并通过加密邮件回复了过去。
他并不知道,这份回复很快被呈送到了龙五的案头。
“结论全部正确,甚至比我们内部专家团队的判断更为精准和肯定,尤其是在两件存在巨大争议的器物上。”分析员小李汇报,“其判断速度也远超常人。更重要的是,他拒绝了咨询费,表现出对文物事业的非功利性态度。”
龙五看着报告,目光深邃:“心性、能力、乃至对国家的潜在认同感,初步评估都是正向的。继续观察,维持当前接触节奏,逐步增加互信的砝码。”
“那赵鲲鹏那边……”另一名负责监控社会风险的分析员问道。
“跳梁小丑,不足为虑。继续监控,确保其不会对目标造成实质性威胁。必要时,可以‘提醒’一下他,让他安分点。”龙五语气淡然,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确,在国家机器面前,赵鲲鹏这种地方黑势力,根本不值一提。
仿佛是为了印证龙五的判断,接下来的日子,赵鲲鹏那边异常地安静了下来。黑熊及其手下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不再有任何针对林国恩的监视或小动作。林国恩甚至隐约听说,赵鲲鹏的“鲲鹏艺术交流中心”最近因为消防、税务等问题被频繁检查,搞得焦头烂额,似乎暂时无心也无力再来找他的麻烦。
林国恩虽然不清楚背后发生了什么,但乐得享受这难得的平静。他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学习深造,巩固人脉,并悄悄地着手实施下一步计划——利用手头的资金,成立一个以小博大的投资公司或基金会,为自己未来的巨额资金流动和更宏大的目标提供一个合法的外壳和运作平台。
他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繁华的都市。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失业青年,到如今身家过亿、手握重宝、游刃于顶级圈层甚至引起国家关注的存在,他只用了短短数月。
这一切,如梦似幻,却又真实无比。
探宝意念空间,是他命运的转折点,但如何运用这份能力,走什么样的路,却取决于他自己的选择。
青萍之末,微风已起,卷动了他的命运。
如今,他已不再是随风飘摇的浮萍。
风云际会,潜龙昂首。
更大的舞台和更深的漩涡,正在前方等待着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