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鉴宝爆金币开局上交国家 > 第61章:突破壁垒 与 暗影迫近
换源:


       “水晶宫”实验室和国内数家顶尖材料研究院所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

林国恩下达的紧急攻关指令和随之而来的、几乎不限量的资金支持,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这些平时更侧重于理论和长期积累的研究机构。一夜之间,多个原本需要数年论证和排队等待资源的前沿材料项目被提升到最高优先级,最好的设备、最顶尖的团队被迅速集结起来。

然而,科学规律并非仅靠资金和决心就能轻易打破。斯通集团精准的技术封锁,确实卡住了咽喉。几种用于“龙王”号耐压舱体升级、能量屏蔽层以及新型传感器制造的特殊高性能合金和复合陶瓷材料,其核心专利和最优制备工艺都掌握在海外少数几家巨头手中,国内虽有替代方案,但性能指标和稳定性始终存在差距。

一位负责新型超强钛合金研发的首席工程师,顶着黑眼圈向视频会议另一端的林国恩和苏明月汇报,语气带着疲惫和挫败感:“……林理事长,苏特派员,我们已经尝试了十七种不同的熔炼和热处理工艺,强度勉强接近要求,但疲劳寿命和在不同压力温度交变下的稳定性,始终无法达到‘龙王’号万米级反复下潜的设计标准……时间太紧了!”

另一边,负责能量屏蔽材料的研究团队也遇到了瓶颈:“那种未知能量辐射的穿透性和干扰性太强,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高原子序数金属和复合屏蔽方案,效果都不理想。要么太重影响深潜器浮力,要么在模拟能量场中很快失效……”

现实的壁垒,冰冷而坚硬。

林国恩沉默地听着汇报,他的意念空间仿佛能透过屏幕,“感知”到实验室里那些焦头烂额的科学家们散发出的焦虑和执着,以及那些材料样品在极限测试中内部结构的细微变化和潜在缺陷。

他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无数关于材料科学、冶金工艺、甚至是从那深海样本中感知到的奇特能量-物质相互作用模式的碎片信息,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碰撞、组合、推演……

几分钟后,他睁开眼,对着麦克风说道:“李总工,尝试在你们现有的第七号工艺方案基础上,将二次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缩短百分之十五,但将随后的时效冷却速率提高百分之二十五。另外,在熔炼阶段,尝试引入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的……钪元素微合金化,注意控制氧化。”

视频那头的李总工愣住了,下意识地反驳:“缩短保温时间?提高冷却速率?这……这会增加内部应力集中风险!而且钪元素极其昂贵且活性高,控制不好反而会……”

“直觉告诉我,值得一试。”林国恩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应力集中点可能会形成更细小的晶界,反而提升疲劳抗力。钪元素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钉扎和细化晶粒作用。费用不是问题,立刻去试。”

他又转向屏蔽材料团队:“王教授,放弃单纯依赖高密度材料的思路。试试多层复合结构,最外层用高导电性金属网应对电磁干扰,中间层尝试用……掺杂了特定稀土元素的聚合物基纳米泡沫材料,利用其多孔结构耗散能量,最内层再用超薄的高Z材料收尾。重点优化各层之间的阻抗匹配和界面结合。稀土元素的配比,可以参考……”

他又报出了一组极其复杂、甚至有些违背常规认知的稀土元素种类和比例。

视频会议两端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林国恩提出的方案,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完全不符合现有的材料学教科书和主流理论,甚至有些参数设置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

但是,有了之前“龙王”主材攻关的成功先例,没有人敢再轻易质疑这位理事长的“直觉”。

“好……我们立刻安排实验!”两位负责人虽然满心疑虑,但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就在国内实验室按照林国恩那“匪夷所思”的指令全力攻坚时,陈浩主导的金融反击也悄然展开。

基金会庞大的资金,如同无形的巨鲸,潜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深海。这一次,目标不再是斯通资本的核心,而是精准地指向了那几家率先撕毁供货合同、并对基金会发起恶意诉讼的斯通关联公司。

做空报告如同精准制导的导弹,突然出现在几家影响力巨大的金融论坛和媒体上,矛头直指这些公司存在的财务瑕疵、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斯通)、以及某些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技术获取手段。报告证据翔实,逻辑清晰,瞬间引发了市场疑虑。

几乎同时,这几家公司的股票和债券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凶猛而精准的卖空打击,股价应声暴跌,交易量急剧放大,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

“反击开始了!”陈浩在指挥中心紧握拳头,眼神兴奋,“他们想用法律和商业手段拖住我们,就要做好被撕掉几块肉的准备!”

斯通集团迅速调动资金托盘,一场小规模的金融绞杀战在资本市场再次上演。虽然无法对斯通财团造成伤筋动骨的打击,但足以让那几家跳出来的马前卒公司焦头烂额,资金链骤然紧张,有效地牵制了斯通的部分精力。

然而,苏明月这边监控到的情报却显示,斯通的“普罗米修斯”计划,并未因金融市场的骚扰而放缓脚步,反而更加隐秘和激进。

“我们监测到多个高度可疑的、经由第三方国家中转的学术交流申请,目标直指参与‘水晶宫’外围辅助研究的几位年轻科学家,提供的待遇优厚得惊人,明显是挖角。”

“另外,过去48小时内,我们多个研究所和关联企业的外部网络,遭受了超过上千次来源隐蔽、技术级别极高的网络攻击,试图渗透进设计数据库和内部通讯系统。虽然都被拦截,但频率和强度前所未有。”

“最值得注意的是,”苏明月语气极其凝重,“我们通过特殊渠道获悉,斯通似乎通过某些私人军事承包商(PMC),雇佣了一支代号‘海妖’的专业团队。这支团队以进行高风险海洋打捞和‘工业设施安保’著称,但实际业务范围……包括水下渗透和破坏。他们的一艘装备精良的母船,目前行踪不明,最后出现的位置,正在向太平洋方向移动。”

林国恩目光一凝。“海妖”……这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危险的意味。斯通终于要动用更直接、更暴力的手段了吗?目标会是“探索一号”还是未来的“龙王”号?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技术壁垒、金融博弈、网络攻击、以及即将到来的、可能的水下暴力冲突。

就在这重重压力之下,两天后,一个惊人的消息先后从两个材料实验室传来!

“成功了!林理事长!成功了!”视频里,李总工激动得语无伦次,“按照您的方案,新一批钛合金样品性能全面达标!疲劳寿命甚至超出了设计预期百分之二十!您是怎么想到钪元素和那个冷却工艺的?这简直是奇迹!”

几乎是同时,王教授团队也传来了喜讯:“林理事长!多层复合屏蔽结构初步测试效果远超预期!对那种未知能量辐射的屏蔽效率提升了整整一个数量级!重量还下降了!特别是您建议的那种稀土掺杂纳米泡沫……它……它简直是为这种能量场量身定做的一样!”

两个最棘手的技术壁垒,竟然真的在林国恩那看似“荒谬”的直觉指引下,被一举攻克!

指挥中心里,所有人都用看神一样的目光看着林国恩。

林国恩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意念空间传来的反馈确认了成功的真实性。他平静地下达指令:“立刻扩大生产,优先保障‘龙王’号升级所需。下一步,全力攻关那种能量介质的稳定激发和控制技术。”

技术的突破,如同在黑暗的包围中撕开了一道明亮的口子。

但所有人都知道,斯通的“海妖”,或许已经潜伏在黑暗的深海中,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龙王”必须尽快完成升级,再次下潜。

与时间赛跑,与暗处的敌人赛跑。

(本章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