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74当放映员,被女厂长倒追 > 第95章 一代宗师竟是瘸腿爱好者?背后原因令人暖心
换源:


       叶昭的小院里,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充满工业朋克气息的露天实验室。

那套代表德国工业巅峰的德律风根音响,已被他大卸八块。精密到令人发指的内部零件,按照他的理解分门别类地摆放了一地:这边是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扬声器单元,那边是缠绕着殷红铜线的电感线圈,中间还散落着各种颜色与大小的电容、电阻。

叶昭光着膀子,穿着条洗得发白的大裤衩,正蹲在地上。他手里拿着个黑色的万用表,两根表笔在一个硕大、由十几个元件构成的分频器上不停地戳来戳去,嘴里哼着不成调的跑调小曲,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纯粹愉悦。

这才是属于他的最顶级享受——没有领导的催促,没有专家的质疑,没有美女的纠缠,只有他和这一堆冰冷却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零件。这是独属于他的、最纯粹的寻宝时光。

他刚刚测完一个德国产ROE电容的数据,其精准的容值与极低的误差,让这个脑子里装着未来几十年电子工业发展史的穿越者,都忍不住在心里赞叹: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然而,这份宁静纯粹的快乐并未持续太久。

“砰!砰砰!”

院门突然被人用极大的力道敲响,那力道之大,让饱经风霜的木门板都“吱呀呀”地剧烈震动。

叶昭的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

【叶昭内心独白】:操!又来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块巨大的人形磁铁,而麻烦就是一堆生了锈的铁屑。无论他多想躲清静、多想把自己藏起来,这些该死的、无处不在的铁屑,总会不受控制地前赴后继被他死死吸引过来!尤其是周毅那张脸,现在在他看来,比上门催债的还让他头疼!

他烦躁地把万用表往地上一扔,起身趿拉着拖鞋,满脸不爽地走过去,一把将院门拉开。

门口站着的果然是周毅。

只是此刻的周毅,脸上再也没有平日里领导的沉稳与上位者的从容。他头发有些凌乱,额头上布着一层细密的汗珠,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

周毅一冲进院子,看到满地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音响零件,先是愣了一下,但随即也顾不上这些细枝末节——现在有比这套价值连城的音响重要一万倍的事情!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叶昭面前,脸上带着压抑不住、几乎要将他整个人点燃的焦急。他抓住叶昭的胳膊,嘴唇都在哆嗦,把聂成栋院士的身份和对方提出的那个要命的问题,像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脑吼了出来,连标点符号都不带停顿。

“叶老师!出大事了!天大的事!”

“聂老!聂成栋院士!国内机械工程领域的泰山北斗,活着的传奇!他……他看了那篇报道,亲自给我打了电话!”

周毅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变调。他死死盯着叶昭,抛出最后那个最致命的问题:“聂老他……他现在就想知道,你那位师傅在‘金属材料热处理’和‘复杂构件内部应力消除’方面,到底有什么独到的、不传外人的见解!”

叶昭的大脑在那一瞬间,宕机了足足零点五秒。

一股强烈的、被当场戳穿谎言的巨大危机感,像决堤的洪水般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悠闲与懒散。

【叶昭内心独白】:我操!我他妈随口吹的一个牛逼,现在居然要我提交一篇国家级核心期刊水平的学术论文来证明?!

但他毕竟是叶昭。

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慌乱过后,他立刻切换到了那个早已驾轻就熟的“高人”模式。

他慢悠悠地将被周毅抓住的胳膊抽出来,然后旁若无人地伸了个懒腰,全身的骨头关节都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

做完这一切,他才扫了周毅一眼,表情里满是“你怎么这么烦人”的极度嫌弃。他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用无所谓的语气开口:“师傅?哦,你说那个老酒鬼啊。他懂个屁的金属应力消除。”

这句轻飘飘的话,直接把周毅说懵了。

周毅感觉自己的血压“蹭”地一下就顶到了脑门,他快要急疯了,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嘶吼:“叶老师!我的神仙!我的亲祖宗!这都什么时候了!火都烧到眉毛了!您就别跟我开这种玩笑了行不行!聂老那边还拿着电话等着我回话呢!”

“谁跟你开玩笑了?”

叶昭表情没有一丝波澜,他从地上那堆零件里,随手拿起一把造型有些古怪的尖嘴钳子——这是他之前为了方便拆卸某个特殊螺丝,故意掰弯的。

他脑中灵光一闪,前世在网上看过的那些关于解构主义、现代艺术和反向工程的段子,此刻像救命稻草般被他一把抓住,又飞快在脑子里重新组合成一套全新的、惊世骇俗的理论。

他掂了掂手里的弯钳子,用极其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小事的口吻继续:“那老头子脑子里,从来就没什么狗屁理论。他只信奉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原则——不对称。”

“他管自己那套东西叫‘缺陷创造法’。”

“缺陷创造法?”周毅呆住了,完全无法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叶昭用那把弯钳子的尖端指了指地上的一块金属板,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他说,任何一块经过铸造、锻压、切削的金属,内部都充满了无数个看不见的、互相拉扯的应力。这些应力就像一张被拉满的弓,永远处于‘对称’‘紧张’且不稳定的状态。”

“你们这些所谓的工程师,想让它放松,就只知道用加热或者震动的方式去抚平它、安慰它,这是最蠢的办法。”

“而那老头子的做法恰恰相反。”叶昭举起手里的弯钳子,在周毅眼前晃了晃,“他从不去抚平,要做的是在这张拉满的弓上,在另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方向,用最小的力气主动制造一个全新的、‘不对称’的微小缺陷。”

“这个新缺陷会像一根针,瞬间刺破那个原本维持着紧张平衡的气球,让金属原有的、对称的内部应力结构在瞬间彻底崩溃。随后在一次剧烈、无序的释放之后,金属会在一个能量级更低、也更混乱的状态下,达成一种全新的、永恒的平衡。”

为了增加这套歪理邪说的说服力,他把那把弯钳子塞到了周毅手里:“就像这把钳子,我故意把它掰弯了。它疼过了,也就不再想着变回原来的样子,‘认命’了。它现在这种弯曲的状态,对它自己来说才是最舒服、最稳定的状态。”

“老头子常说:‘完美是工业最大的谎言,是设计师强加给材料的枷锁。只有不完美,才是材料最真实、最稳定的灵魂归宿。’”

说到这里,叶昭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更离谱的话:“所以他才故意把自己的一条腿弄瘸了。他说那样能让他左右脑的思维也变得‘不对称’,能看到凡人看不到的东西,更有创造力。”

这番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甚至带着几分邪教色彩的歪理,像一记看不见的重锤,狠狠砸在了周毅的脑门上。

他呆呆地看着手里的那把弯钳子,又抬头看了看叶昭那张一本正经的脸,脑子里彻底乱成了一锅沸腾的粥。

这套理论听起来荒诞不经、反科学,却又好像在某个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更高维度上,蕴含着某种他根本无法触及的深刻哲学。

叶昭丢下这番话,露出一副“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的表情,压根不再理会已经石化的周毅。他转身重新蹲下,拿起万用表继续研究那个心爱的分频器,只留给周毅一个高深莫测、仿佛承载了全世界孤独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