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省城,还带着夏末的燥热。
林辰背着双肩包,站在省城财经大学的校门前,看着“立德树人”的校训石,心里满是感慨——前世他连专科校门都没好好看过,这一世却能走进一本院校,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
校门口挤满了报到的新生和家长,志愿者们举着院系牌子,热情地指引方向。
林辰找到工商管理学院的报到点,递上录取通知书,负责登记的学姐笑着说:“欢迎加入工商学院!你的宿舍在3号楼402,室友已经到了三个,快去认识一下吧。”
拎着行李走进宿舍,三个室友正围在桌子旁整理东西。
看到林辰进来,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率先站起来:“你就是林辰吧?我叫周宇,学会计的,咱们以后就是室友了!”
另外两个室友也赶紧自我介绍——一个叫赵阳,来自农村,性格腼腆;一个叫孙浩,家境不错,性格开朗。
“以后大家互相照顾,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林辰放下行李,开始整理床铺。
他特意把装着社区生鲜账本的笔记本放在抽屉最里面——这是他和张昊的心血,就算上了大学,也不能耽误。
开学第一天的班会,班主任李老师让每个人上台介绍自己,说说大学规划。
轮到林辰时,他拿着话筒说:“我叫林辰,来自咱们省的小城。大学期间,我想学好专业知识,同时兼顾家乡的社区生鲜创业项目。”
“希望能把专业所学用到实践中,也希望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创业想法。”
台下传来一阵小声议论,有人惊讶,有人好奇。
班会结束后,孙浩凑过来:“林辰,你还搞创业呢?厉害啊!以后要是需要帮忙,比如做个宣传海报什么的,我可以帮你!”
林辰笑着道谢,心里暖暖的——刚到大学,就遇到了热心的室友。
接下来的几天,林辰一边适应大学生活,一边远程统筹社区生鲜的事。
每天早上六点,他都会准时给张昊发消息,询问当天的订单量和蔬菜供应情况;晚上睡前,他会和张昊开视频会议,分析当天的营业额,讨论如何优化配送路线。
这天晚上,张昊在视频里说:“辰哥,咱们的摊位最近又多了不少新客户,还有人问能不能送水果。”
“我跟我爸商量了,想从下周开始,增加水果品类,你觉得怎么样?”
林辰打开电脑里的表格,看着最近的订单数据:“可以试试,但要注意水果的保鲜期。”
“先少进点,比如苹果、香蕉、橙子这些耐放的,看看客户反馈。另外,记得在微信群里做个调查,问问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再根据反馈进货。”
挂了视频,林辰又打开省城小区业主群,开始推广社区生鲜的试吃活动。
他编辑了一条消息,附带家乡摊位的照片和蔬菜检测报告:“大家好,我是省城财经大学的学生林辰,在家乡经营社区生鲜,主打新鲜直供、价格实惠。”
“国庆期间回家乡,会带新鲜蔬菜和水果来省城,免费给大家试吃,有兴趣的可以加我微信预约。”
消息发出去后,很快就有人加他微信,咨询试吃活动的细节。
林辰一一回复,还建了一个“省城社区生鲜试吃群”,不到半小时,群里就有了50多个人。
孙浩看到他在忙,凑过来看了一眼:“林辰,你这推广方式挺接地气啊!要不要我帮你做个宣传海报,发在学校的表白墙和贴吧上?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人。”
“真的吗?那太谢谢你了!”林辰赶紧把摊位的照片和活动信息发给孙浩。
第二天,孙浩就做了一张精美的宣传海报,发在了学校的表白墙和贴吧上。
海报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摆得整整齐齐,旁边写着“大学生创业,家乡直供,免费试吃”的字样,还附带了试吃群的二维码。
海报发出后,加群的人越来越多,不到一天,群里就有了200多个人。
林辰看着群里的消息,心里满是期待——省城的市场,终于有了初步的进展。
周末的时候,林辰去了省城的蔬菜批发市场,考察水果和蔬菜的价格。
他对比了十几家供货商,终于找到了一家价格实惠、品质又好的供货商,约定国庆期间从他们那里拿货,送到省城给大家试吃。
晚上回宿舍,林辰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说了省城试吃活动的事。
李桂兰笑着说:“辰辰,你在大学里也别太累了,注意身体。家里的社区生鲜有我和张叔帮忙,你放心就行。”
“妈,我知道了,您也别太辛苦。”林辰心里暖暖的,挂了电话,又打开笔记本,开始写国庆试吃活动的详细方案。
——从拿货量到配送路线,从试吃流程到客户反馈收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清清楚楚。
躺在床上,林辰看着天花板,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大学的新生活已经开启,社区生鲜的事业也在稳步推进,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会有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让父母安享晚年,让兄弟实现梦想,让社区生鲜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的笔记本上,照亮了“逆天改命,不负韶华”八个字。
这是林辰重生后写下的第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信念。他相信,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就一定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