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高考前我要逆天改命 > 第二十章:校园团购初筹备,仓储难题先破局
换源:


       国庆收假的铃声刚在教学楼顶绕完最后一圈,林辰就抱着一摞省城试吃活动的反馈表往宿舍冲。

塑料文件夹在怀里硌得肋下发酸,他却没心思顾——表上密密麻麻的勾和“还想再买”的手写留言,是他做校园团购的底气。

刚推开302宿舍的门,一股油墨味就扑了过来。

孙浩举着涂鸦海报凑到眼前,马克笔还在滴墨:“辰哥!‘新鲜蔬菜5人团,送到宿舍楼下’,这字体够炸不?”

海报上荧光绿的白菜咧嘴笑,旁边写着“试吃好评180条”,连同学的试吃照片都贴在了角落。

林辰接过海报,指尖蹭过照片上的酱汁印,忍不住笑:“孙浩,你连试吃图都用上了,够细心。”

不过咱们先别急着贴,得先解决配送和储存的问题。

这话像盆凉水,原本凑着看海报的周宇,默默掏出了个牛皮账本。

那是他专门记团购账的本子,封皮写着“校园团购账本”。

“按5人拼单算,每份赚5块,每月至少2000利润。”周宇指着铅笔算式,“但蔬菜放宿舍不行。”

咱们宿舍就一个小阳台,上次我的青菜放两天就烂了,总不能抱着菜上课吧?

赵阳坐在床边整理课本,听到这话突然抬头:“我家以前卖过菜,新鲜蔬菜最多放两天。”

要是没地方存,拼单的菜送晚了就蔫了。

上次我妈寄的萝卜,路上耽误三天,拿到手都糠了。

林辰点点头,把反馈表摊在桌上,指着圈出的“新鲜”二字:“省城试吃能成,靠的就是新鲜。”

当时每天早上从批发市场拉菜,中午就到试吃点,同学都说比超市新鲜。

校园团购要是砸了这个招牌,以后就难弄了。

四人围着桌子讨论到傍晚,窗外的天从蓝变橘红,又沉成深灰。

从“找校外超市代存”到“租小区地下室”,要么超市要300块月租,要么地下室离学校太远。

骑车要20分钟,菜送过来估计都凉了。

林辰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突然想起开学时辅导员提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当时辅导员说,靠谱的学生创业项目,能申请免费场地和指导。

“对了!孵化中心说不定能申请免费仓储空间!”

林辰猛地拍桌,桌上的笔都震得跳起来。

第二天一早,他揣着策划案提前半小时到了孵化中心。

策划案里有试吃反馈,还有画的校园地图,红笔标好了宿舍和教学楼的位置。

甚至写了三条保新鲜的办法:早上6点采买、保温箱运输、每天清库存。

负责接待的王老师翻着策划案,手指停在“解决学生买菜难”上,又看了眼试吃照片。

有同学举着番茄比耶,还有人写“再也不用扛菜爬六楼了”。

“你们这项目挺实在,既服务同学又能实践。”王老师拿出申请表,“不过申请要走流程,填好表等三天审核,明天早上交过来就行。”

林辰连忙接过表,笔尖飞快地填信息,连课间都在宿舍核对数据。

周宇帮他算预估销量,孙浩找孵化中心联系方式,赵阳提醒他写清楚项目便利。

周三下午,林辰正在整理反馈表,王老师突然打来电话,声音带笑:“林辰,你的申请过了。”

孵化中心三楼有个10平米小仓库,明天就能用。

记得多带收纳箱,别把蔬菜堆地上,容易受潮。

挂了电话,林辰立刻在宿舍群发消息。

没一会儿孙浩抱着马克笔冲进来:“辰哥!我现在改海报,加‘新鲜直达,校孵化中心保鲜储存’,再画个仓库图标!”

周宇翻出校园地图:“咱们先推离孵化中心近的1、2号楼,送菜方便。”

可刚解决仓储,配送又出了岔子。

林辰在兼职平**系三个配送员,要么嫌“送宿舍麻烦,要一栋栋跑”。

要么开口要“每次20块配送费”——拼一单才赚5块,送两单就倒贴了。

周五晚上,林辰蹲在孵化中心仓库门口,看着空货架发愁。

仓库的灯是声控的,一动就亮,一静就暗,忽明忽暗的光打在脸上,影子都透着焦躁。

这时仓库门口传来刹车声,赵阳攥着纸条跑进来,额头全是汗。

“辰哥!我表哥在后勤处,他说每天下午5点后有闲置校园三轮车!”

能帮咱们送宿舍楼,只收5块油费!

赵阳递过纸条,上面有表哥的电话和三轮车编号。

林辰猛地站起来,拉着赵阳就往后勤处跑。

赵阳的表哥正在核对车辆登记表,笑着拍他肩膀:“你这弟弟,知道帮同学解决问题。”

“每周一、三、五下午5点来取车,我给你们留着,钥匙放门卫室,报我名字就行。”

从后勤处出来,夕阳落在教学楼上,把窗户染成金色。

林辰掏出手机,给省城的张昊发消息——张昊是一起做试吃的朋友,现在还在做社区团购。

“昊子,仓储和配送有着落了,下周先试推1、2号楼。”

没一会儿张昊回语音,带着笑声:“辰哥,我就知道你能搞定!”

“对了,我寄了两卷保鲜膜,冬天蔬菜容易蔫,送之前裹一层能保鲜,我现在都这么用。”

周日晚上,孙浩打印了20张修改后的海报。

海报上加了孵化中心仓库图标,角落还写着“支持提前备注需求”。

林辰和周宇抱着海报往1、2号楼跑,贴在宿舍楼下公告栏,还留了微信群二维码。

那是孙浩昨天建的群,名叫“302宿舍蔬菜拼单群”。

刚贴完最后一张,就有两个女生凑过来扫码。

其中一个拎着空菜篮,篮子沾着泥土:“同学,这拼单真能送到楼下吗?上次我买的菜,拎回六楼差点累死,还掉了个土豆滚到一楼。”

林辰连忙点头,指了指海报上“校孵化中心保鲜储存”的字。

“阿姨,我们下周一开始接单,每天下午6点送过来,蔬菜放孵化中心仓库,保证新鲜。”

有特殊需求也能提前说。

女生笑着加群:“我拉室友凑5人团!对了,能不能多进点番茄?我室友爱做番茄炒蛋。”

“没问题,明天就跟供货商说!”林辰连忙答应。

回到宿舍时,微信群里已经有30多人了。

林辰看着群里的留言——“想要番茄”“加鸡蛋”“送菜轻一点,上次鸡蛋磕破了”,心里踏实不少。

他知道,校园团购才刚迈出第一步,后面可能还有订单少、保鲜难的问题。

但至少现在,最关键的仓储和配送难题解决了。

孙浩还在对着海报傻笑,说贴海报时有人问能不能订胡萝卜。

周宇在旁边记群里的需求,赵阳在查明天去批发市场的路线。

林辰看着忙碌的三人,突然觉得,就算后面有再多问题也不怕。

他们四个一起想办法总能解决,慢慢来,守住“新鲜”和“方便”,总能在校园打开局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