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清晨的风还带着点凉,林辰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刚拐进孵化中心仓库所在的小巷,就看见周宇的身影蹲在仓库门口。走近了才发现,他正把昨天在文具店挑的吸水纸往菜筐里铺,手指捏着纸边一点点捋平,连角落都没放过——那纸是周宇特意选的,说比菜市场的粗纸软,不会刮坏菜叶,旁边还摆着几卷保鲜膜,卷身上还贴着他写的“生鲜专用”小标签。
“辰哥,你看这么铺行不行?”周宇抬头,鼻尖沾了点灰,手里举着张皱巴巴的清单,“昨天我琢磨半宿,菜放筐里底下总积潮气,铺层纸能吸汗,等会儿分完单再裹层膜,同学拿到手至少能多鲜三四个小时。”他说着把清单递过来,指尖在“1号楼学姐:2斤青椒,12点前送”那行划了划,“这单我没敢归到下午,怕误了人家事儿,就是中午送得专门抽个人跑一趟。”
林辰接过清单,指腹蹭过纸上被周宇反复折叠的折痕——这小子总爱把重要订单折个角做标记。他刚要说话,就听见巷口传来“吱呀”的三轮车声,赵阳推着车过来,车斗里的纸箱摞得整整齐齐,最上面那箱还露着点白菜叶的绿。“辰哥!周宇!张叔这次太够意思了!”赵阳把车停在门口,掀开纸箱给他俩看,里面的白菜裹着淡绿色保鲜袋,每棵之间都夹着张吸水纸,叶子水灵得能掐出水,“上次我跟张叔吐槽菜放两天就蔫,他这次不光加了吸水纸,还说下次给咱带小份葱姜蒜,说学生做饭用不了一大捆。”
林辰伸手摸了摸白菜叶,指尖能感觉到清爽的香气,比上次进的确实新鲜不少。他看了眼手腕上的电子表——刚过9点40,转头对赵阳说:“你上午没课吧?中午12点给1号楼学姐送青椒,顺便跟她说,咱常规配送是下午3点到6点,要是有急单,提前两三个小时说,咱能调得开人手。”
赵阳赶紧点头,从背包侧兜掏出个印着奥特曼的小塑料袋——还是他上次给侄子买零食剩下的,说装菜显干净——把青椒小心装进去,又从兜里摸出张便签纸,用黑色马克笔写了“加急!1号楼学姐”,还画了个小星星,贴在袋子上。“放心吧辰哥,我11点40就去楼下等,绝对不耽误学姐做饭。”他说着蹲下来帮周宇铺纸,又想起什么,掏出手机晃了晃,“对了,刚才在快递站碰到咱系的李同学,问能不能订小份冬瓜,说想做冬瓜丸子汤,超市卖的半颗太大,放冰箱三天就坏,我记备忘录里了。”
中午11点50分,赵阳站在1号楼下的凉亭里,手里攥着装青椒的袋子,给学姐发了条消息:“学姐,青椒到啦,我在凉亭等你,怕菜吹着,没放外面。”没一分钟,就看见个穿浅紫色外套的女生跑过来,手里还拎着个空饭盒。“天呐,真的送到了!”学姐接过袋子,打开看了眼青椒,笑着说,“我早上起来想做青椒肉丝,翻冰箱发现青椒坏了,外卖的青椒看着蔫蔫的,就试了试你们的团购,没想到这么快。”
赵阳挠了挠头,耳朵有点红:“应该的学姐,下次您要是有这种急单,提前说一声就行,咱仓库离宿舍近,跑一趟很快。”正说着,旁边两个去食堂的女生凑过来问:“同学,你们这能订小番茄吗?超市一盒太多了,我一个人吃不完总坏。”赵阳赶紧掏出手机,把“小番茄:2盒,要偏硬的”记下来,还特意加了个括号:“别要熟透的,容易压坏。”
下午4点,仓库里的阳光斜斜地铺在地上,林辰和孙浩正蹲在地上分拣订单。孙浩突然“哎”了一声,指着旁边一个透明袋:“辰哥,你看这袋西红柿,是不是昨天剩下的?我摸着有点软。”林辰赶紧拿过袋子,拆开小口捏了捏——确实软,蒂部还泛着点浅褐色,但没烂,闻着还有西红柿的香味。
“这可不能给同学送,软了咬着没劲儿。”林辰把软西红柿挑出来,放进旁边一个印着“自己吃”的旧饭盒里——那饭盒还是他去年实习带饭用的,现在专门装不能送的菜,又从新到的西红柿箱里捡了几个硬实的、表皮红得发亮的装进去。“下次进西红柿得更准点,这种娇气货,当天进当天卖最好,剩下的就算没坏,第二天也不新鲜了。”他说着从裤兜里摸出个小本子,在“进货注意”那页写了行字:“西红柿:按订单量 2斤,多了不进,易软。”
孙浩点点头,掏出手机刷了刷团购群,突然抬头:“辰哥,3号楼有个学长私发我,说想要小米辣,他要做蘸水,超市卖的一大包,他一个人吃半个月都吃不完,放冰箱里全烂了。”林辰想了想,从货架上拿了个小塑料袋,比了比大小:“你跟学长说,明天给他带1块钱的,大概五六个,够他做两三回蘸水。下次进货咱多订点小米辣,分装成小份,肯定有同学要。”
孙浩刚回复完学长,外面突然刮起一阵风,雨点“噼里啪啦”砸在仓库的铁皮顶上。“坏了,下雨了!”林辰赶紧起身,从仓库角落拖出块蓝色防水布——还是上次下雨后,他和周宇特意去五金店挑的,又厚又结实,“快把三轮车上的菜筐盖起来,别让雨浇了。”
孙浩也跟着忙活,两人把防水布扯平,边角用绳子牢牢系在三轮车栏杆上。“还好上次买了这个,不然菜淋了雨就该烂了。”孙浩说着从货架上拿了两件雨衣,递了一件给林辰——那雨衣还是去年学校运动会发的,印着学校的校徽,“等下送菜穿这个,今天风大,别感冒了。”林辰接过雨衣,看见袖口还沾着点上次下雨的泥点,笑着说:“这雨衣还挺耐用,上次淋了半小时都没湿。”
下午5点半,雨小了点,变成了蒙蒙细雨。林辰和孙浩推着三轮车往1号楼赶,车轮碾过湿漉漉的路面,溅起小小的水花。刚到楼下,一个穿黑色卫衣的男生就跑了过来,有点着急地说:“同学,我上午订的2斤土豆,能不能换成红薯啊?我刚才刷视频看见烤红薯,突然特别想吃,要是换不了也没事……”
林辰愣了愣,赶紧拿出订单表翻了翻,找到男生的名字——确实是“2斤土豆”。他看了看三轮车里的菜筐,红薯还有不少,都是早上刚到的,表皮干干净净,个头不大不小正合适烤。“能换,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去仓库拿。”他对孙浩说,“你在这儿守着,要是有1号楼的同学来取菜,先登记下,我很快就回来。”
林辰骑着自行车往仓库赶,雨丝打在脸上有点凉,他特意骑得慢了点——这自行车刹车不太灵,雨天得小心。到仓库后,他挑了两个红薯,装在袋子里,还特意在水龙头下冲了冲表皮的泥,又骑上车往回赶。来回只用了10分钟,男生看见红薯,眼睛都亮了:“太谢谢你了!我还以为订单下了就不能换了,没想到你们这么灵活。”
“只要有货,换菜都没问题。”林辰把红薯递给男生,“下次你要是想换,提前在群里说一声,咱分拣的时候直接给你换,不用跑这一趟。”男生连声道谢,拿着红薯往宿舍走,还回头喊了句:“我明天还订你们的菜!”
送完3号楼的最后一单,已经是晚上7点了,天完全黑了,宿舍楼上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林辰、周宇、赵阳三个人坐在仓库里,围着一个小桌子算账。周宇手里拿着账本,笔尖在纸上划着:“今天一共33单,赚了182块5,比昨天多了43块。还有同学订了明天的小米辣、冬瓜、小番茄,我都记下来了,还标了谁要的、要多少。”
赵阳从兜里掏出个橘子,掰成三瓣分给他俩:“今天那个要小番茄的女生,还说要推荐室友来订呢!”林辰接过橘子,尝了口,酸酸甜甜的。他看着窗外的夜色,路灯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整齐的菜筐上,心里特别踏实。他想起刚开始做校园团购的时候,一天就两三单,菜还总剩下,现在慢慢好起来,靠的就是这些小事——学姐要急单,就专门跑一趟;学长要小份小米辣,就分装卖;同学想换红薯,就多跑回仓库;菜软了,就自己留着吃。
第二天一早,林辰刚到仓库,就给张叔打了个电话。电话里传来张叔爽朗的声音:“小林啊,今天要啥菜?我这刚从地里摘了新鲜的小番茄,甜得很!”林辰笑着说:“张叔,给我带5斤小番茄,再多点小米辣和冬瓜,小米辣我要分装小份,冬瓜帮我切成长条,别太大块,同学拿着方便。”
“没问题!”张叔在电话里说,“小米辣我给你挑新鲜的,没坏的,冬瓜切成长条,大概一指宽,正好炖菜。对了,我还进了点新鲜的小葱,给你带一把,同学做汤能用上。”林辰赶紧答应:“谢谢张叔,太麻烦您了!”
挂了电话,林辰看着仓库里整齐的菜筐,还有墙上贴着的“细节清单”——那是周宇用马克笔写的,上面列着“1.吸水纸每筐必铺;2.保鲜膜裹紧;3.不送软菜、坏菜;4.特殊需求尽量满足”,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他知道,做校园团购不用急,只要把每个细节都做好,让同学觉得放心、方便、贴心,订单肯定会越来越多,日子也会像这些新鲜的菜一样,慢慢变得红火起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