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晨光刚漫进孵化中心仓库,林辰就和周宇一起拆张叔寄来的新货箱。刚打开箱子,一股新鲜的辣气就飘了出来——里面装着用小袋分好的小米辣,每袋约莫一两,还裹着层薄保鲜膜。
“张叔这分袋真规整,连重量都差不多。”周宇拿起一袋小米辣掂了掂,又翻出账本,“3号楼订小米辣的学长有5个,1号楼有2个,刚好够分。”林辰点点头,把小米辣单独放在一个菜筐里,贴上“小米辣(1元/袋)”的标签。
刚整理完,孙浩就举着手机跑进来,语气里带着兴奋:“辰哥!群里有人问能不能订小份排骨,说想炖萝卜汤,超市的排骨都是整扇卖,吃不完。”林辰愣了愣——生鲜里加肉类,比蔬菜难多了,不仅要考虑保鲜,还得保证新鲜度,万一变质了,砸的是招牌。
“先别答应,咱们先问问供货商能不能搞到小份排骨,再算成本。”林辰掏出手机,给省城的供货商王老板发消息。等了快半小时,王老板才回复:“小份排骨可以弄,但得提前一天订,还得放冰袋保鲜,成本比蔬菜高不少。”
林辰把消息念给几人听,赵阳摸了摸下巴:“要是加冰袋,咱们得买保温箱,不然送到同学手里,冰化了排骨容易坏。”周宇也补充道:“成本高的话,排骨定价得贵点,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接受。”
“先试试吧,找几个常订菜的同学问问意见。”林辰拿出手机,在1、2、3号楼的团购群里各发了条消息:“调查:大家是否需要小份排骨(约1斤/份)?接受价位在15-20元之间吗?”
消息发出去没一会儿,群里就热闹起来。3号楼的学长回复:“18元左右能接受,最好能切好块。”1号楼的学姐说:“要是能保证新鲜,我每周都订。”林辰统计了下,有12个同学表示愿意尝试,他心里有了底,给王老板回消息:“下周一起订12份小份排骨,麻烦切好块,配冰袋。”
解决了排骨的事,林辰又想起孙浩提过的“冬瓜需求”。他打开张叔寄来的货箱,里面的冬瓜用保鲜膜裹得严严实实,还带着新鲜的水珠。“咱们把冬瓜切成1斤装的小块吧,方便同学拿。”林辰说着,从仓库角落翻出之前买的菜刀和菜板。
赵阳主动过来帮忙,两人小心地把冬瓜切成小块,孙浩则负责用保鲜袋分装,周宇在旁边贴标签。“辰哥,你看这样行不?”赵阳举起一块冬瓜,“大小刚好,一个人能吃两顿。”林辰点点头:“再把冬瓜和萝卜放在一起,同学炖排骨的时候能一起买。”
下午送菜的时候,林辰特意把冬瓜的样品放在三轮车上。3号楼的学长来取小米辣时,看到冬瓜眼睛一亮:“这冬瓜刚好能炖排骨,我订一份!”林辰笑着说:“下周就能订小份排骨了,到时候你可以一起买。”学长连忙点头:“那太好了,到时候一定订。”
送完1号楼的订单,林辰发现还有两份白菜没送出去——订菜的同学临时有事,说要晚上8点才能回宿舍。“我等下再来送吧,别让菜放坏了。”林辰把白菜放进仓库的阴凉处,又裹了层保鲜膜。
晚上8点,林辰准时到了1号楼下。同学跑下来取菜时,一脸歉意:“不好意思,让你跑两趟。”林辰摆了摆手:“没事,你拿到新鲜菜就行,下次要是有事,提前跟我说,我调整送菜时间。”
回到宿舍,周宇已经把账算好了:“今天一共送了38单,赚了210多块,冬瓜卖了12份,小米辣卖了7份,还有5个同学预定了下周的排骨。”林辰接过账本,在“排骨”那栏画了个圈:“下周订排骨的时候,记得让王老板多放几个冰袋,再买两个保温箱。”
四人围坐在一起,又讨论了下周的计划——孙浩负责设计排骨的宣传海报,周宇负责统计预定排骨的人数,赵阳负责准备保温箱和冰袋。林辰看着大家认真的样子,心里很清楚,校园团购能慢慢发展起来,靠的就是这样一点点回应需求、解决问题。
第二天一早,林辰去超市买了两个保温箱,还特意问老板要了些冰袋。他把保温箱放在仓库的角落,又在上面贴了“排骨专用”的标签。看着整齐的仓库和满满的订单,林辰嘴角微微上扬——慢慢来,只要用心对待每个需求,总能把校园团购做得更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