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2.?重生之携系统破大荒 > 第73章:玉佩与开春的芽
换源:


       年后的雪化得慢,山坳里的冰棱挂到二月底才消。林晚秋把陈默送的山楂玉佩用红绳串了,系在娃的脖子上,小玉石贴着嫩皮肤,暖得像块小暖炉。娃总举着玉佩往嘴里塞,她就捏着绳头笑:“这是陈伯伯给的护身符,得好好戴着。”

苏瑶抱着新到的玻璃罐进院时,鞋上沾的泥在石板上印出串小脚印。“法国的低糖果酱罐到了,”她把罐子往石桌上摆,罐底的山楂林图案在光下看得真切,“王小虎试印了几个,说比之前的清楚——就是这罐子比普通的贵两毛,算下来每罐成本涨了点。”

“贵点也值。”林晚秋正给菜苗浇水,手里的瓢晃出串水珠,落在土里洇出小湿圈,“低糖的要给糖尿病人吃,罐子得更干净透亮才放心。”她顿了顿又说,“让老李腌坛低糖酱菜试试,说不定以后能供养老院。”

老李在腌菜坊接话:“早腌上了!用的是去年晒的陈盐,比新盐淡三分。”他掀开坛口的红纸,一股清咸香飘出来,“昨天让村头的老支书尝了,说不齁,正合口。”

正说着,村口的老槐树下来了辆摩托车,是乡邮员。他举着个厚信封喊:“林晚秋!国际邮件!”

林晚秋擦着手跑过去,信封上印着“马来西亚”的邮戳,是之前订酱菜的经销商寄的。拆开一看,里面是张报纸,头版印着家超市的照片,货架上摆着排“大荒新生”的酱菜坛,配的标题是“来自中国乡村的腌菜香”。还附了张字条:“当地食客说要学腌法,我带了两个徒弟,开春想去村里拜师。”

苏瑶凑过来看报纸,眼睛亮得像沾了光:“要拜师?那咱的腌菜手艺可就传到国外去了!”老李蹲在坛边抽旱烟,烟杆往鞋底磕了磕:“来呗!只要肯学,我就教——咱这糊坛的泥,在马来西亚也能寻着红胶泥不是?”

过了两天,陈默的电话打来了,声音里带着笑:“农场的草莓发新芽了,你带娃来玩时,正好能摘头茬。”林晚秋往窗外看,山楂树的枝桠上也鼓了芽苞,嫩绿色裹在褐色枝干上,像藏着堆小翡翠。“等菜苗再长些就去,”她摸着娃脖子上的玉佩,“还得让你尝尝老李腌的低糖酱菜。”

挂了电话,娃突然举着玉佩往山楂树那边指,嘴里“咿呀”着要去。林晚秋抱着他往树下走,芽苞蹭着娃的小手,软乎乎的。她想起去年此时,还攥着化验单在仓库后墙犯愁,如今却能站在树下等花开——日子就像这芽苞,看着沉得住气,实则早把劲攒在土里,等春风一吹,就齐刷刷地冒出来。

夜里给娃盖被子时,玉佩从领口滑出来,在灯下发着温润的光。林晚秋捏着玉佩摸了摸,突然想去陈默的农场看看——看看他说的草莓芽,看看向日葵地的新土,看看那个总在她难时递手的人,此刻是不是也望着窗外的芽苞,盼着开春的风。

第二天一早,她让苏瑶盯着装法国的果酱罐,自己抱着娃往县城车站走。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带着点融雪的湿意,却不冷了。娃趴在她肩上,玉佩贴着她的脸颊,暖得正好。路过合作社的牌子时,“大荒新生”四个字被朝阳照得发亮,她突然觉得,这名字起得真对——大荒的土在新生,村里的人在新生,连带着那些跨山越洋的订单,都成了新生里的光。

车开时,她往窗外望,山楂树的芽苞在风里晃,像在跟她点头。心里盘算着到了农场要跟陈默说啥——先说酱菜在马来西亚火了,再说老李的低糖酱菜成了,最后问问他,开春山楂花开时,要不要一起在腌菜坊的藤椅上坐会儿,看娃举着玉佩跑,看漫山的芽都长成叶,把日子铺得绿生生的,甜滋滋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