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2.?重生之携系统破大荒 > 第72章:新坛的泥香与跨洋的信
换源:


       泰国客商的定金到账那天,老李带着老社员们在腌菜坊排开了长队。新拉来的陶土坛码得整整齐齐,坛口敞着,等着装刚收的霜打青菜。张婶蹲在坛边捡菜,指尖捏着菜帮往坛里码,码得一层比一层紧实:“这菜得挤着放才入味,就像咱村里人凑着过日子,热乎。”

林晚秋抱着娃在旁边看,娃的小手扒着坛沿晃,差点把老李刚调好的盐罐碰倒。陈默从身后伸手扶住罐,指尖蹭到坛口的新泥:“我让农场送了批山泉水来,在院外卡车里。”他蹲下来逗娃,“小东家要不要试试撒盐?”

娃举着小手往坛里抓盐,盐粒从指缝漏下去,落在青菜上沙沙响。陈默笑着帮他拢手:“以后这腌菜的手艺,还得传给他呢。”老李在旁边接话:“那是!我早把封坛的法子写在纸上了,等娃长大了就教他糊泥——三层泥得按顺时针抹,漏了气可就白腌了。”

正忙着,苏瑶举着个牛皮信封跑进来,信封上印着“法国巴黎”的邮戳:“是那个订果酱的经销商寄的!说要追加订单!”拆开一看,信里夹着张照片——巴黎的面包店柜台前,摆着印着“大荒新生”的果酱罐,几个金发姑娘正举着罐子笑。

“他说果酱在当地卖疯了,”苏瑶念着信,“要订一千罐,还想让咱做低糖版的,适合糖尿病人吃。”林晚秋摸着照片上的果酱罐,突然想起第一次见陈默时,他递来的那张定金支票——那时哪敢想,大荒村的罐子能漂到巴黎去。

夜里腌菜坊的灯亮到后半夜,老李带着人封坛,陈默蹲在旁边帮忙递红纸。林晚秋抱着娃坐在藤椅上看,灶上温着的山楂酱飘出甜香,混着坛口的泥味,竟比城里的香水还好闻。“法国的订单得用小玻璃罐,”苏瑶在旁边核账,“王小虎说能在罐底印上山楂林的图案,更洋气。”

陈默突然说:“我食材馆想加个‘大荒腌菜体验区’,摆上老坛子,让城里客人自己腌。”他指着墙上的照片,“周明拍的那些体验营照片,挂在馆里天天有人问。”林晚秋笑着点头:“让张婶去教,她的手巧,教得仔细。”

第二天一早,泰国客商派来的验货员到了。围着腌菜坊转了圈,捏着酱菜尝了尝,突然竖起大拇指:“比上次的好!这坛泥的香味都渗进菜里了。”他掏出合同要签全年供货协议,林晚秋让苏瑶添了条:“每批货附张封坛人的名字——老李、张婶、李刚……让吃的人知道是谁腌的。”

验货员走后,陈默往车上装要带的样品,突然从包里摸出个小布包:“给你的。”包里是块玉佩,雕着棵小小的山楂树,“我托人找的,说能安神。”林晚秋捏着玉佩笑,玉佩温温的,像他握过的手感。

车开出去时,娃趴在车窗上挥小手,陈默站在村口也挥着,风把他的衣角吹得飘起来。林晚秋摸着玉佩看窗外,山楂林的红果落了满地,老社员们正往筐里捡,张婶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脆生生的,像刚腌好的酱菜。

她突然想起系统曾弹出的“共担”buff——哪是系统的功劳?是老李糊坛的手,是张婶递来的鸡蛋,是陈默蹲在菜地里教测土样的身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人,把大荒村的日子,从仓库后墙的慌,过成了跨洋订单里的甜。

娃在怀里攥着玉佩晃,嘴里咿咿呀呀的,像在唱山里的歌。林晚秋低头亲他的额头,心里盼着开春——盼着山楂树开花时,陈默能来村里,坐在腌菜坊的藤椅上,尝口新腌的柠檬叶酱菜,看娃举着玉佩在山楂林里跑,跑成颗蹦跳的红果,落在漫山的希望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