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2.?重生之携系统破大荒 > 第85章:山楂节的甜与圣诞订单的暖
换源:


       山楂节开幕那天,天刚亮就飘起了细雪。碎雪落在山楂林的红果上,红白相间像撒了把糖霜,张婶站在灶房门口笑:“瑞雪兆丰年!今年的山楂节准能火!”

木牌坊下的红绸被雪打湿,却更艳了。赵总剪彩时,手里的剪刀刚落下,客人们就欢呼着往山楂林跑。有个上海来的小姑娘,举着小篮子蹦蹦跳跳,摘下颗红山楂就往嘴里塞,酸得眯起眼,却又笑着再摘一颗:“比超市买的甜!”

陈默领着德国留学生往腌菜坊走,雪落在他的肩头,很快积了层白。“先学熬酱,”他推开腌菜坊的门,灶上的大锅里已经熬着山楂果肉,“等会儿你们自己熬的酱,装在圣诞罐里带走,就是独一无二的礼物。”

林晚秋抱着娃在灶前添柴,娃的小手扒着灶台边,想抓锅里的山楂酱。有个留学生蹲下来逗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小东家,要不要一起熬酱?”娃举着玉佩晃,咯咯地笑,玉佩上的雪化了点,沾着水汽亮晶晶的。

老李带着客人们封坛时,雪下得更大了。红胶泥在手里揉得发烫,糊在坛口时,雪落在泥上瞬间化了,倒像给坛子镶了圈银边。“封坛得按顺时针抹泥,”老李边教边示范,“三层泥,每层都要捏实,这样酱菜才不会坏——就像过日子,得一步一步踩实了才甜。”

中午在院里吃火锅,锅里煮着山里的腊肉和青菜,旁边摆着刚蒸的草莓花糕。客人们围着火锅坐,雪落在院子里的红布袋上,没人在意,只顾着往嘴里塞菜。有个退休教师喝了口山楂酒,抹着嘴笑:“这日子,比城里的养老院舒服多了!”

下午雪停了,陈默带着客人们去农场摘草莓。草莓棚里暖烘烘的,红果藏在绿叶间,像撒了满地的小灯笼。德国留学生们举着手机直播,镜头对着草莓说:“这是中国大荒的草莓,比德国的甜!”弹幕里刷满“想去”“求代购”。

山楂节闭幕后,客人们拎着自己腌的坛、熬的酱、摘的山楂往回走。那个上海小姑娘抱着小坛子哭:“我明年还要来!还要跟张奶奶学蒸花糕!”张婶赶紧塞给她袋炒山楂:“路上吃,想大荒了就尝尝,跟在村里一个味。”

送走客人,老社员们聚在腌菜坊清点订单——光是现场订的酱菜礼盒就有三百多份,还有十几个客人预约了下次的体验营。苏瑶翻着账本笑:“德国的一万罐圣诞酱也该开工了,王小虎刚说包装厂的罐明天就能到。”

陈默往灶里添了把柴,锅里温着的山楂酒飘出香:“等圣诞酱发走,咱就办个总结会,给老社员们发奖金——今年大家都辛苦了。”老李摆摆手:“啥奖金?能看着咱的酱菜卖到欧洲,看着村里这么热闹,比啥都强!”

夜里,林晚秋抱着娃坐在院门口看月亮。雪后的月亮特别亮,照在腌菜坊的坛口上,红绳映着光,像串小灯笼。陈默走过来,把件厚外套披在她身上:“别冻着。”他蹲下来,手指摸着娃脖子上的玉佩:“明年山楂节,咱把娃的画印在礼盒上,让更多人知道大荒有个小东家。”

林晚秋点点头,望着远处的山楂林笑。雪压在枝桠上,红果在雪下透着点甜,像藏着满树的希望。她想起年初陈默为收购的事犯愁,想起法国订单断货时的慌,想起阿明刚来时连中文都不会说——如今再看,那些坎都成了垫脚石,把大荒的日子垫得越来越高,越来越甜。

第二天一早,包装厂的玻璃罐准时运到了。新罐上的圣诞树闪着光,老社员们围着罐忙起来,洗罐的洗罐,熬酱的熬酱,封坛的封坛,腌菜坊的嗡鸣声混着笑声,像首热闹的歌。陈默帮着搬罐时,林晚秋递过杯山楂茶:“慢点搬,日子还长着呢。”

陈默接过茶笑,阳光落在他脸上,暖得像刚熬好的酱。他知道,这日子还得接着熬——熬着圣诞订单的暖,熬着明年山楂节的盼,熬着娃慢慢长大,熬着他和林晚秋,把大荒的故事,熬成一辈子都讲不完的甜。

娃在旁边举着玉佩跑,玉佩在阳光下晃,像颗跳动的红山楂,落在这满是烟火的日子里,甜得人心头发颤。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