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剧透洪荒:我预知封神榜 > 第41章盟友助力:青鸾情报的关键价值
换源:


       我将布帛封入镇灵匣时,指尖沾上了一丝青灰色的痕迹。玉玄子站在门口,欲言又止。我知道他想说什么——青鸾的情报从未经过验证,贸然呈报,一旦有误,便是动摇根基的大忌。

但昆仑墟的水刃、控水旗的残片、灵液泄露时那股精准的追踪感,全都指向同一个源头。这不是巧合,是链条。

我合上匣盖,灵纹封印自动生成裂纹状光痕,随即隐没。任务已闭环,可真正的危机才刚开始。

《封神演义》从腰间取下,摊开在案。书页翻至“妖族篇”,字迹沉静,无异动。我闭目,剧透神通悄然启动。画面浮现:金翅大鹏穿越荒原,羽翼划破风沙,爪中紧握玉瓶,瓶内灵液与昆仑墟所采样本如出一辙。它飞向极西之地,一座隐匿于沙丘间的祭坛。守坛者披灰袍,手持舍利,交接瞬间,舍利碎裂,化作一道金光没入瓶中。

这不在书里。

可神通从不虚构细节。

我睁开眼,提笔将所见默写于玉简,不留一字赘述。随后取出另一枚空白简,将青鸾此前所言逐条列出:截教以控水旗残片为信物,换取妖族三处水脉据点的通行权;西方教则以舍利供养妖兵,换取其不介入封神之战的承诺;而真正交易的核心,是“借阵破封”——利用妖族古阵引动地脉震荡,削弱祭坛封印。

两条线索并列而置:一是我亲眼所见的控水旗现身昆仑墟,二是神通预判的金翅大鹏西行。两者交汇于“水脉据点”与“舍利交易”。若青鸾所言为虚,截教不会持有残旗;若西方教未介入,舍利不会出现在妖族祭坛。

逻辑闭环已成。

玉玄子终于开口:“你真要拿一个妖族女子的话,去见元始天尊?”

“我不是拿她的话,”我说,“我是拿事实拼图。她提供的是缺角,我补上了三块。”

他沉默片刻,点头退至门外。

我整理衣袍,将两枚玉简收入袖中,起身前往玉虚宫正殿。

元始天尊端坐云台,目光落在我身上,未语。

我行礼,取出第一枚玉简,呈于案前。“弟子近日查探昆仑墟灵脉,发现截教弟子持有‘玄元控水旗’残片,并以此发动水行禁术。此物本应散落无踪,为何现于敌手?弟子翻阅《封神演义》,见其中记载:金灵圣母曾遣多宝道人联络妖庭旧部,欲借其水脉古阵破封。故斗胆推测,截教已与部分妖族达成密约。”

殿内气息微凝。

元始天尊指尖轻点玉简,神识扫过内容,神色不动。“书中所载,未必尽实。且妖族早已分裂,何来旧部可联?”

我再取第二枚玉简,双手奉上。“此为弟子所获情报汇总。提供者为青鸾,上古妖族血脉,曾亲历巫妖之战。其言:截教以残旗为信,换得三处水脉据点通行权;西方教则以舍利供养妖兵,换取中立承诺。两方皆欲借妖族古阵引动地脉,削弱祭坛封印。”

元始天尊目光微动:“一妖女片语,何足为据?”

“非仅凭其言。”我直视天尊,“弟子在昆仑墟亲见截教持残旗追击,灵压特征与书中描述一致;且其追击路线,恰好绕开三处水脉节点,显为避让守阵者——若无约定,何须避让?更关键者,灵液泄露时,对方追踪之精准,远超寻常感应。唯有提前掌握水脉走向,方能如此。”

殿内静默。

良久,元始天尊开口:“你如何知她所言非诈?”

“因她所求,非为阐教,亦非为利。”我缓缓道,“弟子曾以神通窥其过往——月下焚香,祭奠族人,口中所念,是‘不侍截教,不渡西方,唯愿山河静’。此非作伪可成。她助我,只为阻止妖族再被卷入劫争。”

元始天尊闭目,似在推演天机。

片刻后,他睁眼:“即日起,设‘妖踪司’,专理西北方异动。苏一,你主理情报参议,每三日直奏一次。”

我低头领命。

一名长老忽而开口:“青鸾身份未明,若为截教反间,借此误导我方部署,岂非自陷危局?”

“若她是反间,”我答,“就不会告诉我截教用残旗换据点。此乃机密,若暴露,交易即破。她若真为截教所控,当引我误判,而非揭露真相。”

长老无言。

元始天尊抬手,一道灵光自掌心飞出,落入案前铜盘。盘中浮现出西北区域地形图,七处光点闪烁,正是青鸾所提的水脉节点。

“你所言三处据点,可对应其中?”

“第三、第五、第七。”我指向光点,“尤其是第七处,位于幽涧谷北,正是此次伏击发生地。对方能精准布阵,必因掌握该地水脉流向。”

元始天尊凝视地图,终于点头:“传令下去,加强三处节点巡查,禁用一切水行遁术出入。另,命十二金仙轮值守,不得松懈。”

我退出大殿时,天色未明。

灵月在廊下等我,手中握着一盏未燃的灯。

“你上了议事台。”她说。

我点头。

“从此,你不再是旁观者。”她声音很轻,“是执棋人了。”

我没回应。执棋也好,棋子也罢,眼下只有一件事确定:青鸾的情报,已被纳入战略核心。她的存在,不再只是隐秘盟友,而是被体制承认的关键节点。

我抬手按了按腰间,《封神演义》安静如常。

但我知道,这张网已经铺开。截教、西方教、妖族之间的秘密交易,不再是暗流,而是摆在台面上的棋局。而我手中,终于握住了第一枚可验证的棋子。

回到居所,我取出青鸾留下的玉片,置于案上。玉片微光流转,映出七处阵眼星位。我以灵力轻触,最后一处——那曾不可见天光的第八阵眼,依旧隐匿。

我未再尝试破解。

有些底牌,必须留在最暗处。

窗外,风掠过屋檐,吹动檐角铜铃。一声轻响,像是某种回应。

我将玉简副本封入石匣,埋入地下三尺。随后取出新玉简,开始记录今日奏对内容,字字严谨,不留破绽。

写至“青鸾所提供情报经多重验证,可信度极高”时,笔尖顿了顿。

然后继续。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玉玄子。

“长老们已开始调兵。”他说,“西北三节点,今夜就有人进驻。”

我收起玉简,点头。

他看着我,忽然问:“如果下次她给的情报错了呢?”

“那就说明,”我说,“天机已经彻底偏移。”

他没再说话。

我望向窗外,夜色深沉。远处玉虚宫灯火未熄,那是决策层仍在议事的标志。

一场静默的博弈已经开启。

而我,终于站在了能看见全局的位置。

铜铃又响了一声。

我起身,将案上玉片收入袖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