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君心知我意归处 > 寒夜定军机,雁门寻旧部
换源:


       沈若初在奉国府邸住了两日,白日里多是对着窗外的飞雪出神,指尖总无意识摩挲着腰间——那里本该挂着母亲为她打造的双鱼佩,如今却只剩空荡荡的绸带。夜里她常做噩梦,梦到沈府起火时的浓烟,梦到父母唤她的声音,每次惊醒,枕巾都湿了大半。

这日午后,卫凛再次来访,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纸册。他将纸册放在桌上,轻声道:“沈将军,这是您要的北境旧部名录。属下按您说的,查了近半年大夏军的调动记录,您当年的亲兵队,有七人还在雁门关附近,只是都被副将张诚调去了最偏远的哨所,负责巡查边境荒漠。”

沈若初抬手翻开纸册,上面的名字一个个跳入眼帘:林锐、赵虎、周平……都是她当年在北境一手带出来的弟兄,跟着她打过奉国的铁骑,也守过西漠的风沙。她指尖落在“林锐”的名字上,想起那日在雁门关营寨,他红着眼眶接兵符的模样,心口又是一阵发紧。

“张诚倒是会卸磨杀驴。”她冷笑一声,语气里满是寒意,“这些人都是能以一当十的好手,却被他派去守荒漠,分明是怕他们念着旧情,坏了他的事。”

“将军打算何时去找他们?”卫凛问道。

“越快越好。”沈若初合上纸册,眼神变得坚定,“雁门关是大夏北境的门户,张诚草包一个,根本守不住。若奉国要取大夏,雁门关是必争之地,有这些旧部在,我们能省不少事。”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脚步声,萧玉轩提着一件玄色镶边的披风走了进来。他将披风递到沈若初面前,笑道:“看来你已有打算,倒省得我再费口舌。这披风是用驼绒织的,防风保暖,北境风大,你带着正好。”

沈若初接过披风,指尖触到柔软的面料,心中微暖。她抬头看向萧玉轩,发现他眼底带着几分疲惫,想来是为了军务熬了夜。

“陛下似乎早就知道我要去雁门关?”她问道。

萧玉轩走到桌前,铺开一张北境地形图,指着雁门关的位置道:“你在北境待了十一年,最熟悉那里的地形与守军习性,除了你,没人更适合去接管前线。况且,我已让人探得,张诚近日以‘整顿军纪’为由,处死了两名不肯顺从他的老兵,雁门关的士兵早已怨声载道,你去正好能收揽人心。”

他顿了顿,又从怀中掏出一枚青铜虎符,放在沈若初面前:“这是奉国的‘镇北符’,持此符者,可调动雁门关外奉国的三万骑兵。卫凛会带五百亲卫跟你一起去,遇事也好有个照应。”

沈若初看着那枚虎符,青铜表面刻着狰狞的虎纹,透着一股威严。她知道,这枚虎符代表着萧玉轩的绝对信任——三万骑兵是奉国北境的主力,他竟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她。

“陛下就不怕我带着兵,回头攻打奉国?”她故意问道,想看看他的反应。

萧玉轩却笑了,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信你不会。你若想反,在大夏时便不会死守北境,更不会因夏景琰的猜忌而落得家破人亡。况且,我们要的是天下太平,不是相互猜忌。”

这番话让沈若初心头一震。这些年,她在大夏军中,听得最多的是“女子掌兵必为祸乱”,见得最多的是朝臣的排挤与皇帝的猜忌,从未有人这般无条件地信任她。她握紧虎符,沉声道:“陛下放心,沈若初若有二心,甘受万箭穿心之刑。”

萧玉轩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如此。他指着地形图上的一处峡谷道:“这处叫‘断云谷’,是从奉国都城去雁门关的捷径,只是谷中常有狼群出没,你需让卫凛多备些驱狼的火折子。另外,谷口有奉国的暗哨,你出示虎符,他们会给你补给。”

他细细交代着沿途的注意事项,从补给点的位置到守军的暗号,无一不详尽。沈若初认真听着,将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她知道,萧玉轩看似随意的交代,背后是无数次的探查与谋划。

交代完军务,天色已近黄昏。萧玉轩看着沈若初收拾行装,忽然开口道:“沈府的事,我已让人去查了。放火的禁军统领姓王,是夏景琰的小舅子,当年你父亲弹劾过他贪赃枉法,他一直记恨在心。”

沈若初收拾行装的手顿了顿,眼底的寒意更甚:“王某……我记下了。若有机会,我定要让他为沈家满门偿命。”

萧玉轩叹了口气,走上前道:“报仇之事急不得,你需先保重自己。夏景琰如今根基未稳,南方还有叛乱未平,他暂时腾不出手来对付奉国,你在雁门关可安心布局。待时机成熟,我们再挥师南下,取他狗命。”

沈若初点了点头,将纸册与虎符收好,又把那柄萧玉轩赠予的破阵剑系在腰间。她走到门口,忽然转身看向萧玉轩,轻声道:“陛下,若我此次在雁门关出事,还望您能……”

“不许说这种话。”萧玉轩打断她,语气带着几分严肃,“你必须活着回来。沈家的仇要报,天下的太平也要靠你我一起实现,你不能出事。”

沈若初心中一暖,不再多言,对着萧玉轩行了一礼,转身走出了房门。卫凛已带着五百亲卫在府外等候,见她出来,立刻翻身下马,抱拳道:“属下恭迎将军!”

沈若初翻身上马,接过卫凛递来的缰绳,目光望向北方。那里是雁门关的方向,是她曾经守护过的土地,如今却要成为她复仇与建功的起点。

“出发!”她大喝一声,马鞭一扬,黑马发出一声嘶鸣,朝着北方疾驰而去。五百亲卫紧随其后,马蹄声踏碎了地上的积雪,扬起一片雪雾。

萧玉轩站在府门口,望着沈若初远去的背影,直到那抹玄色身影消失在风雪中,才缓缓转身。他走到桌前,拿起沈若初落下的那本旧部名录,指尖落在“林锐”的名字上,轻声道:“希望你们能助她一臂之力,也助我实现天下太平的心愿。”

此时的雁门关,张诚正坐在帅帐里,喝着美酒,看着舞姬跳舞。一名亲兵匆匆跑进来,跪地禀报道:“将军,奉国边境近日调动频繁,似有异动!”

张诚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骂道:“慌什么!奉国若是敢来,老子正好让他们尝尝我的厉害!再敢打扰老子喝酒,拖出去打五十军棍!”

亲兵吓得不敢多言,连忙退了出去。帅帐里的歌舞依旧,张诚却不知,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他眼中的“草包”,即将带着复仇的火焰,回到这片土地,将他的美梦彻底击碎。

沈若初一行人快马加鞭,第三日清晨便抵达了断云谷。谷口的奉国暗哨见她出示虎符,立刻引着他们去了补给点。休整片刻后,他们继续往谷中走,刚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忽然听到前方传来狼嚎声。

卫凛立刻拔刀,沉声道:“将军小心!是狼群!”

沈若初却冷静下来,她翻身下马,从行囊里掏出火折子,点燃了随身携带的干草。火光升起,狼嚎声渐渐远了些。她对亲卫们道:“大家把火折子都点上,狼群怕火,我们抓紧时间穿过峡谷!”

亲卫们纷纷点燃火折子,火光在峡谷中连成一片,如同一条火龙。狼群在暗处徘徊,却不敢靠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穿过峡谷。

走出断云谷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沈若初望着前方连绵的山脉,知道雁门关已近在眼前。她翻身上马,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弟兄们,前面就是雁门关,我们的第一战,就从这里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